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左启  李贤  郑怡 《中国西部》2015,(9):20-25
<正>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其有明确记载可考的历史,在2200年以上,加上商周时期创建的"郪王城",其历史远远超过3000年。唐朝梓州时期的东川道和宋朝潼川府时期的梓州路、潼川府路(治所在今天的三台县),是省级行政机构。在四川,一度有"北有梓州,南有成都"之谓,梓州(今三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曾与成都不相伯仲,在全国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
黄世涛  李贤  张籍匀 《中国西部》2015,(9):16-19,15
<正>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其文化渊源或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郪国",而唐宋梓州、潼川时期的三台,其政治、经济地位一度与成都不相伯仲,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誉,历史的辉煌与纷纭在三台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生动的印记。作为四川汉代崖墓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郪江崖墓;历史源远流长的郪江古镇、客家文化聚集地西平古镇;以及被称为四川省第二大道教圣地、在宗教领域有着重要地位的云台观……三台县的古文化旅游景点可谓举不胜举。近年来,三台县县委、县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动全县旅游发展。旅游产业形成了汉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3.
汉墓之乡千古三台出绵阳东南60余公里,即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县。三台县古称梓州和潼川,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就有(妻阝)王国存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在今县南(妻阝)江镇设(妻阝)县,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在今县城潼川镇设北伍城县,南梁时在今县北花园镇设始平县,三台即由此三县  相似文献   

4.
郪江古镇位于绵阳市三台县城南47公里处,南临郪江,东滨锦江,建于两江汇合处,曾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郪王国存于巴、蜀两国之间,很小却很神秘,后被蜀国吞并。秦国灭蜀之后,郪江归入蜀郡。西汉高帝时置郪县,(三国)蜀汉分广汉郡,郪江成为东广汉郡治。唐宋起,郪江虽不再作行政治所,但郡县名称一直延续到明朝洪武年间。郪江古镇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作为百姓民间信仰演示活动的郪江城隍庙会也已经有23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正>神秘的郪江汉墓和道教胜地云台观固然风采独具,但鲜为人知的是,作为唐代名都的梓州,元稹和薛涛也在此留下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薛涛的塑像至今仍在三台县东山公园凄婉地矗立着,而杜甫的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亦在梓州的牛头山上挥就。作为川中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三台县境内诸多名胜古迹享誉巴蜀,杜甫草堂、东林晚钟、奎阁迎辉、三台滴翠、琴泉余韵、典雅灵峰,还有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雄伟壮丽的鲁班湖主坝……  相似文献   

6.
余姚,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浙东宁绍平原中部,历史悠久,素有"文献名邦"、"东南名邑"和"越州巨镇"的美称,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已  相似文献   

7.
<正>"烟花三月下扬州……"1300年前,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悠然吟诵着这千古绝句,送自己的好友孟浩然南下。1300年后,同样是烟花三月,我们从成都北上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穿越时空,去寻访李白的另一位好友——杜甫。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杜甫赴梓州避难,寓居此地一年多,留下了近200首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诗作,包括其欣闻安史之乱终告结束而作的"生平第一首"抒发喜悦心情的"快诗"——《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千年之后的清朝乾隆年间,为纪念诗圣杜甫,后人在梓州草堂遗址创建杜甫祠,祀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10,(11):F0003-F0003
余姚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素有“文献名邦、东南名邑”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她位于浙江省东部,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北濒杭州湾,南屏四明山,西连绍兴市,东接宁波港,全市共辖14个镇、1个乡、6个街道、1个开发区,总面积1527平方公里,人口85万。  相似文献   

9.
杨水昌  古丽 《宁波通讯》2007,(7):42-43,I0005
余姚市泗门镇地处宁绍平原中部,北临杭州湾,紧靠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镇总面积66.3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4个社区,常住人口近6.3万,是一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浙东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农商兴旺、人文荟萃的发展历史,素有“名邦之源”、“阁老(谢迁)故里”之美誉。  相似文献   

10.
影子 《中国西部》2013,(29):102-113
"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位于山西介休的张壁,村地上有内涵深厚的古城坚堡,地下有"万米长城"的隋唐地道;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是一座被冠以全国罕见的"国之瑰宝",是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于一体的古代袖珍"城堡",堪称一部厚厚的史书。这座2005年度CCTV"魅力中国"系列评选的"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榜上名的古村,有的竟有着怎样究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1.
于磊 《中国经贸》2009,(13):86-86
余姚,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浙东宁绍平原中部,历史悠久,素有“文献名邦”、“东南名邑”和“越州巨镇”的美称.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境内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他的发现把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并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个结论不仅写进了中国历史的教科书,而且还体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人文地图上。它用事实向世人述说早在7000年前这里的河姆渡先人就种植水稻、捕鱼打猎、构建杆栏式建筑、雕刻精美象牙饰、崇拜鸟神.  相似文献   

12.
正四川省剑阁县地处秦蜀要冲,素有"蜀北屏障、两川咽喉"之称。剑门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之说。剑阁县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4月2日,红四方面军攻克剑门关,召开了剑阁会议,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约5万余名红军从剑阁迈出了长征第一步,剑阁县踊跃报名参加红军的达2525人,2万余人抬担架送伤员。剑阁县历史悠久,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国家AAAAA级景区剑门关、  相似文献   

13.
任银睦 《走向世界》2011,(35):31-31
早在七八千年以前,青岛地区也拥有与其他具有悠久历史文明地区一样的史前文明。作为目前所知的青岛古文化的最早源头——莱夷文化,北阡贝丘遗址所展现出的北辛文化,与三里河遗址展现出的大汶口和龙山文化,以及东岳石遗址所展现出的岳石文化,它们有着自己的发展序列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其中的许多文化元素纵贯整个青岛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4.
正澥浦镇位于镇海区北部,是宁波中心城区北门户,素有"千年古镇,甬商之源"之美誉。近年来,澥浦镇先后获评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浙江省旅游强镇、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首批样板镇、市级首批特色小镇。澥浦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镇域内历史古迹众多,至今仍有古城墙月洞门、渔盐税务所勒石碑等遗迹,拥有省、市、区级文保点15个,其中闻名全国的"郑氏十七房古民宅群"属省文化保护区,为国家4A级景区,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促进会的"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传承基地"。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澥浦船鼓",  相似文献   

15.
正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镇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面积132.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17248人。剑门关镇蜀汉时称剑阁。隋唐时始称剑门关。位于剑门关镇境内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剑门关风景区有"蜀北屏障、两川咽喉""剑门天下险""蜀之门户"等美誉。1935年4月发生在这里的红军血战剑门关是红四方面军的著名战例之一。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是剑门关镇三大支柱产业。剑门关镇种植业以烤烟为主,年种植烤烟4000亩,产值达2500万元,烟农户均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剑门关镇生产的马和尚豆腐制品、剑门关矿泉水驰名内外。依托旅游业,剑门关镇发展了星级农家乐,开发了剑门豆腐干系列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阆中市位于四川省北部,嘉陵江中游,东枕巴山,北靠秦岭,西倚剑门。阆中历史悠久,炎帝时属戎州,高莘氏时归蜀国,商代为巴方,周初为巴子国地,战国末期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灭巴国,置阆中县,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历代王朝都视阆中为四川和西南重镇,曾在这里设置县、郡、州、路、军、道、府重要行政军事机构。明末清初,阆中为四川临时省会达20年之久。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相似文献   

17.
昭君,一名西汉的"良家子",因肩负"胡汉和亲"的使命而笑离皇宫来到塞外,从此,她的形象穿过漫长的历史隧道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艺术舞台上的王昭君是悲剧人物,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却是自愿和亲的"友好使者"。两千多年过去了,现代人心中的王昭君是什么形象?昭君缘何受到人们的广泛热爱和推崇?她的人格魅力究竟何在?从她留下足迹发展到今天的昭君精神和昭君文化,这其中又有怎样的内涵和底蕴,它反映了什么?又代表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正>一、吴文化与无锡城市品牌有史文字记载,无锡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历史上无锡从未设置道、府、郡制。上溯太伯祖先定居梅里,筑城勾吴,但有考证的城邑却不是苏州(相城),就是常州(阖闾)  相似文献   

19.
卢诚 《改革与开放》2013,(12):186-187
本文以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强国"理论为指导,首先是阐述了冼夫人文化精神是经过岭南1500多年历史的长期演绎,独具岭南特色的民族精神,它集中体现在爱国、爱民、民族团结、法治等四个方面。其次是分析了冼夫人文化精神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即构建岭南共识文化价值、价值整合价值、精神激励价值。  相似文献   

20.
沈海滨 《中国西部》2014,(43):78-83
<正>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的四川省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共同结合的过渡地带,是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新兴旅游城市,也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在这一座城市中,雅女、雅鱼、雅雨曾被人们誉为雅安的"三绝"。然而,在人们颇为熟悉的"雅之名"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