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内资讯     
正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龙江穿越工程通过验收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龙江穿越工程中俄联合验收会近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召开,中俄双方签署了质量评价报告,标志着该工程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继中俄原油管道之后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又一重大合作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中国每年将从俄罗斯引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  相似文献   

2.
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是中石油目前国内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乙烯装置合金钢管道数量多,特别是A335 P91管线,具有高温(最高设计温度545℃)、高压(最高设计压力13.6 MPa)的特点,管道内的介质包含超高压蒸汽、高压蒸汽。该管线操作条件复杂、质量要求高、焊接难度大、热处理要求高。特别是大口径、厚壁的P91管线,热处理及硬度控制的合适与否,决定焊接质量,广东石化乙烯装置及时解决焊缝硬度问题,保证P91焊接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3.
2014年5月,中俄签署天然气协议,金额近4000亿美元,管线总长度达5000km,有望带来数百万吨新增管材需求。另外,国内新粤浙、西气东输等重大管线工程的招标,管材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 中俄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走向为黑河一北京一上海,拟新建管道约3060km。入境点位于黑河开发区北侧约10km,新建管道管径1016~1420mm,同时配套建设5座地下储气库。  相似文献   

4.
事件——好事多磨2002年12月,俄罗斯《消息报》曝出惊人内幕:俄联邦安全会议在11月下旬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改变从安加尔斯克至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路线(安大线),把该石油管线的终点改建在俄远东的纳霍德卡(安纳线)。酝酿已久的中俄铺设输油管道计划,由于日本的插足和俄罗斯国内分歧,枝节横生。实际上,修建中俄原油管道最早还是由俄方首先提出来。1994年11月,在俄国的提议下,中俄双方开始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2001年9月,中俄两国总理签署了《中俄关于共同开展铺设中俄原油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总协议》。2002年12月初,中国与俄罗斯共同签署了联…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是1965年从大庆转战胜利油田的一支老施工队伍。30多年励精图治,不断发展,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创造出不平凡业绩:敷设了我国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输油管线——东辛长输管线;在我国第一次成功地实施了大口径管线穿越大型河流——滨  相似文献   

6.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180t级重的预制梁吊装极为少见,本文概述了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预制梁的吊装方案,为今后重量级预制梁的吊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明俊 《化工管理》2013,(8):108-108
在黄土塬山区地段敷设输油输气管道,由于沿线地形起伏较大、遍布陡坡长坡,地形较破碎,沟谷切割较深,不像平原施工易于修出大型机械能施展开的施工便道和施工作业带,给管道安装,尤其大口径管道安装带来巨大困难。山区管道施工的布管工作是影响工程总体进度非常关键。随着管线口径的增大,人工布管已经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而且人工布管增加了安全风险,所以大口径管道在山区施工时,机械布管依然是施工的首选,机械布管不仅能够加快施工进度,而且能够保证施工安全,使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杨晟 《化工管理》2018,(21):107-107
管道安装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安装过程,对项目的进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项目工期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管道施工科学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大型施工项目特别是国际工程或涉外工程,业主或总包方都会要求管道进行工厂化预制。本文以我公司承包的委内瑞拉管道制造项目为实例,阐述管道工厂化预制与模块化预制的程序,希望能对以后同类项目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气管道的快速发展,高强钢、大口径、高壁厚管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油气管道输送系统,在极大地提高了管道运输能力的同时,对油气管道抢修切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切割大尺寸、高钢级管道时,常规的一些切割方法具有切割速度慢、适用管径小等缺点,已难以满足需求。基于国内外标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机械切割、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以及聚能爆破切割等切割技术的特点,研究满足高强钢、大口径、高壁厚管道的切割技术,并分析在线切割的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辽宁省重点输水工程采用长距离大口径PCCP管道施工技术,在沟槽开挖、管道的运输及装卸、内拉法管道安装及后续处理等方面取得的丰富施工经验,为其它大口径PCCP管道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1.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公司承建的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其设计装机容量为2×600MW。其中1RX安全壳(即核反应堆广房)穹顶钢衬里下口直径φ37m,高度为11.05m,厚度为6mm。采取整体吊装,并与简体钢衬里进行对接焊接,一次准确到位,满足错口不大于1.5mm的对接要求。这一技术在我国核电建设史上是第一次,创造了目前国内核电整体吊装,薄壁大口径焊接建设新纪录。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石油化工生产装置规模快速提升,一体化、大型化、工艺复杂化程度大幅提高,而施工周期却越来越短,装置管道安装速度成为影响工程竣工的主要因素。四建公司积极创新,完施工厂化管道预制,实现管道作业流水化,提高了装置管道安装速度。打开管道预制速度突破口四建公司创新管道预制模式,成立专业的工程公司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年底,中俄原油管道将建设完成,计划于2011年1月1日开始输油,该管道的建成投产将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供应发挥重要作用。管道建成后,不排除中俄双方在生态和环境、技术、商务、管道改造投资等方面发生争议的可能。与一般的国际贸易争端相比,跨国能源管道运输争议解决方法略有不同,具体包括政治外交途径和法律途径。对中俄原油管道可能发生的纠纷,同样可使用这两种方式来解决。为妥善解决中俄原油管道运输可能发生的争议,建议:1)抓住建立和发展国家间友好关系这一关键;2)在企业间运行合同中加入“如发生运输争端,一方不得因此停止或缩减运输数量,直到争端解决”的表述。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管道防腐显身手  近几年我国大口径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以陕京天然气集输管道建设为标志 ,掀开了我国大口径管道建设新的篇章。曾记当时 ,国外某大公司为了抢夺陕京管道的外防腐材料市场 ,使尽了种种不正当的手段 ,企图垄断中国市场。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 ,是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研究所的优秀科研成果及产品 ,顶住了国外大公司的竞争压力 ,夺回了市场 ,为中国人争了气。树脂研究所隶属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现有职工 2 10人 ,固定资产 1亿元。该所采用国家“八五”攻关技术开发生产的包覆管用系列PE防腐…  相似文献   

15.
在石油计量工作中,为确定油品的含水量、密度值等参数,需要对油品进行化验分析。目前,原油及其成品油采用长距离大口径管线输送非常普及.管道输送日交接量很大,少则几千吨.多则几万吨.不可能检测全部油品,只能采用抽取油样的方法。管线动态取样工作的关键是所取油样的代表性.必须真实地反映该时段管道内所通过原油的整体情况.如果所采集的油样没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网4月19日,西部管道公司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维修队顺利完成了所辖两条管线中哈管道、鄯乌管道仪表自动化春季检测工作。此次春检内容包括普通压力表检定、上位机系统备份、PLC程序备份、PLC程序逻辑功能测试和机柜接地电阻测试等。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月17日,经过6个多小时的反复磋商,中俄两国在京签署了七个能源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管道公司分别签署的长期原油供销合同.当日签署的文件还包括俄罗斯石油公司、管道公司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协议以及中俄边境相关输油管道的建设运营协议.根据俄罗斯与中国此次签署的俄方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能源协议,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将以20年3亿吨的长期原油供应换取中方250亿美元贷款.  相似文献   

18.
<正>4月22日下午6时15分,涪陵—王场输气管道4号阀室最后一道焊口连头完成,标志着国内首条大口径高压力页岩气外输管道实现全线贯通。该管道与川气东送管道连接,构成我国天然气管网的重要一环。涪陵——王场输气管道途经重庆市涪陵区、丰都县、忠县、石柱县4个区、县,全长136.5公里。在工程建设中,中国石化重庆天然气管道公司、江汉油建、河南油建、第四建设公司等多家单位克服管道沿线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交通条件恶劣的  相似文献   

19.
结合港口起重机的电气运行原理和动作要求,PLC电控系统在港口起重机的应用成为未来设备发展的方向。针对某港口公司起重机吊装作业实际情况、电气控制原理、设备运行动作要求并结合该公司在物流吊装业的发展战略,首次在9台门式起重机采用智能化与集成化程度更高的PLC电气控制系统来完成各个动作指令控制。新型电控系统使得门式起重机在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等各方面都有质的提高,为该港口公司在周边物流业的吊装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的总长度约为6.4万千米,其中天然气管道3.2万千米,原油管道1.9万千米,成品油管道1.3万千米.2008年建设的重点管道工程有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等天然气管道,曹妃甸-天津等原油管道,兰郑长、郑州-安阳汤阴、长岭-株洲等成品油管道.目前,在我国的川渝、环渤海及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中南地区、珠三角地区也基本形成了区域管网主体框架.我国油气管道运输仍存在一些问题: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力不足,同时,地下储气库等调峰设施建设滞后,致使管道输送能力不能充分利用;部分原油管道老化,管线运能不足,管道设施不能满足陆上原油进口的要求;成品油管道建设滞后,管道运输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几年仍将是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管道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将继续向着高压力、大规模、大口径、高钢级方向发展.管道管理模式将从"建管合一"发展到"建管分离",并将积极建立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从而做到对各种事故事前预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