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已引起银行业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在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地认识与体会到,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从防范上讲,堵新是关键,从化解上讲...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和化解问题是农村信用社经营和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良贷款比例逐年下降,但是,在看到不良贷款绝对值、占比“双降”的同时,对新增不良贷款也应为极为关注。本对新增不良贷款的成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农村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颖 《新疆金融》2009,(10):26-29
我国的国家控股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控股商业银行由于不良贷款规模较大,不良率较高,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如不及时处理,将引发流动性风险。为及时有效地防范不良贷款,本文针对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发展现状,揭示不良贷款成因,阐述适合国家控股商业银行防范不良贷款的对策,为国家控股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业发展银行由于贷款性质和对象的特殊性,信贷资产面临的不良贷款越来越大,不良贷款防范和执行政策的矛盾日显突出,不良贷款表现形式由以往政策性为主转变为集政策性不良贷款、市场不良贷款、信用不良贷款、操作不良贷款等多种不良贷款交织的综合性不良贷款,不良贷款防范形势也更加严峻。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不良贷款占用的资产、经营和担保情况的监管比较粗放,银行掌握的有关不良贷款信息零散不系统,加之银企之间、各分支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对不良贷款风险的防控缺乏分类预案,在风险突发时往往陷入被动局面。因此,强化信贷不良贷款管理工作已成为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不良资产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层次:一是对不良贷款形成后的处理,二是对不良贷款的防范.前者涉及到不良贷款存量的减少,后者涉及到不良贷款的增加.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存量处理上,主要采取将部分不良贷款划转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解决,部分不良贷款由各商业银行自行消化;而在不良资产增量防范上,虽经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尚未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为此,国有商业银行为达到将不良贷款降到规定要求的最低点,并切实有效地防范新增不良贷款的目的,必须在尽快寻求划转存量不良贷款措施的同时,建立扼制不良贷款增量的管理机制和防范措施,以此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参与竞争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宋建荣今年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年,逐步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实现不良贷款比例全年下降2-3个百分点的目标,是当前银行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中之重。从莆田市目前情况看,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不良贷款比例持续上升,信...  相似文献   

7.
张宁 《金融论坛》2005,(6):25-32
本文分析了渐进转轨中我国经济增长无法回避和跨越的问题——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并把不良贷款分为政策性不良贷款和经营性不良贷款,分别讨论他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范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支持可持续经济增长,分别从政府、银行、监管当局方面提出消除软预算约束,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银行综合改革,实现信贷行为优化,防范不良贷款风险;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基准,实行审慎贷款风险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良贷款按其在报表中反映的形态分为显形不良贷款和隐形不良贷款.所谓显形不良贷款就是在信贷报表中直接反映的不良贷款,而隐形不良贷款是指在信贷报表中反映为正常贷款,但其真实形态为不良贷款.当前,隐形不良贷款数额不断增加,其潜在的风险亦与日俱增,如何削减隐形不良贷款数额,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张宁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6):25-32,62
本文分析了渐进转轨中我国经济增长无法回避和跨越的问题——银行的不良贷款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并把不良贷款分为政策性不良贷款和经营性不良贷款,分别讨论他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范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支持可持续经济增长,分别从政府、银行、监管当局方面提出消除软预算约束,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银行综合改革,实现信贷行为优化,防范不良贷款风险;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基准,实行审慎贷款风险监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巨额的银行不良贷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的重大隐患.毫无疑问,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当务之急是要有效化解历史遗留的不良贷款存量,切实减轻银行负担,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要防范新的不良贷款的增加,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当前,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难点在于我国法律制度、政策和信用环境以及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因此,有效防范和化解辖内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在政府的指导和企业的配合下,积极实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机构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已关系到我国银行同外资银行的竞争与生存,也关系到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业稳定、确保经济和金融的安全运行。为此,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管理,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提高贷款发放和管理的质量,加快清收处理不良贷款进度,降低不良贷款比例。  相似文献   

12.
农行防范金融风险化解不良贷款的思考———从分析广西农行贷款质量中得到的启示韦现飞近年来,广西各级农业银行在加强信贷管理,用好贷款增量、盘活存量,提高经营效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金融风险防范不力,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资金营运超负荷、亏...  相似文献   

13.
降低不良贷款比率不外乎两个渠道,一是不良贷款绝对额下降;二是贷款余额的持续增加。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一方面加大对历史不良贷款的处置。另一方面在防范出现新的不良贷款的同时,加大有效信贷投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过高,危害颇大。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提出了防范不良贷款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的清收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法律风险仍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在改革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已近尾声、《新资本协议》即将实行的今天,对这些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本文针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清收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认识现状和表现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清收中的法律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付天佑 《时代金融》2009,(4X):59-60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巨额不良贷款问题已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最大最难障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不良贷款处置现状及启示,提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建立市场化处置不良贷款机制,多渠道化解存量不良贷款。同时指出今后不良贷款工作重点应是防范新增不良贷款,本文从银行角度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此防止新的不良贷款大规模产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别从制度、经营和管理等层面分析农业政策性不良贷款的成因,认为需要采取分类管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队伍建设、规范贷款程序、提取不良贷款准备金等措施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18.
林东阳 《福建金融》2014,(10):65-67
当前,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加强信贷风险管控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入手,分析造成不良贷款上升的因素及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有效防范和控制不良贷款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进康 《甘肃金融》2002,(12):40-42
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目前困扰农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活化不良贷款,强化信贷风险防范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常态下,控制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于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系统分析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近年来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供其它城市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