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快速飙升并大幅波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石油进口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1.29%,2010年我国前11月达到53%,超过国际通常认定的50%警戒线。国际油价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显著。从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针对成品油市场化定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大石油勘探力度、加强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石油替代能源等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快速飙升并大幅波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石油进口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1.29%,2010年我国前11月达到53%,超过国际通常认定的50%警戒线。国际油价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显著。从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针对成品油市场化定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大石油勘探力度、加强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石油替代能源等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与国际石油市场联系紧密,而石油价格日趋高涨,我国应该采取措施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5.
6.
7.
8.
加油!加油!     
沈平 《大经贸》2000,(11):66-68
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及持续的攀高,给世界带来了大的振动,石油价格变化成为近两个月来全球的关注焦点、经济论坛的热门话题、石油商品市场的核心。国际原油价格从1998年底亚洲金融危机时期10美金/桶的历史最底点.跃升到今年9月20日海湾战争以来的历史最高点37.80美金/桶,在短短的21个月的时间内,其价格翻了近三倍。过去几个月来石油价格的持续攀升,不仅引起了各国政要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10.
From April 1,10 days after the approval of rising product oil price by Stat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Sinopec Group raised the ex-factory price of petrol, diesel oil, and naphtha.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last retail price rising did not solve the cost pressure for oil refineries by international oil price raise. It is known that the product oil price of Sinopec raised RMB300 per ton and the price of diesel oil and naphtha raised RMB150 and RMB550 per ton respectively. The adjustment  相似文献   

11.
12.
黄平华 《商业时代》2005,(28):51-51
前不久,纽约原油期货9月合约价格随着沙特国王的去世,一度飙升至67美元/桶,8月19日,当周五收盘时仍然位于65美元/桶的高价位。居高不下的油价一直牵动着世界经济敏感的神经,国际油价的每一次上涨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过去的一年中,世界石油价格上涨了近45%,而与2001年底低点比较,则翻了近三番。高油价不仅给世界经济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也同时牵扯到每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最近我国广东等省出现的所谓“油荒”,使油价问题更加成为众多国人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14.
15.
杨旭 《中国海关》2001,(9):54-55
石油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为什么石油越来越吸引众人的目光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它重要.但究竟有多重要?恐怕比你想象的还要重要.  相似文献   

16.
燃料快报     
《市场周刊》2005,(32):35-35
我国煤炭出口明显减少,重庆煤价每吨下降20元,越南对华煤炭出口猛增,江西电煤价格5年来首次出现下降趋势,世界炼焦煤价格将回落。  相似文献   

17.
薛丽 《商业时代》2005,(28):18-19
又到了加油的时间了,我望着日益高涨的油价,无可奈何地摇着头。最近,北美汽油价格飙升,加拿大安大略省史密斯市的一名女邮差忽发奇想,将自己的车卖了,买一匹马送信,一方面节省开支,一方面也向邮局抗议车油补助不够。加拿大邮局规定,邮差可驾自己汽车送信,邮局给予油资补助。但女邮差贝耶发现,以目前一公升汽油价格超过加币一元的情况,开自己车送信获得的油资补贴根本不够用,她还须自己贴钱送信。  相似文献   

18.
曾秋根 《新财富》2005,(11):16-20
资金庞大的国际商品指数基金通过买入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来对冲通货膨胀风险的投资策略主导了商品价格的走势,并创造了2003年6月以来的国际大宗商品大牛市。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美联储加息作为判断通胀预期的指标之一,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升国际商品价格的风向标作用。自2004年6月美联储首次加息,截至目前在11次加息中引发了9次原油价格上涨。我们预测,当美联储停止加息时.通货膨胀预期会减弱或消失.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的超级牛市将结束并转入熊市。  相似文献   

19.
20.
信息集萃     
《商业时代》2004,(13):1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