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物权变动规则是我国物权法典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物权与债权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的物权立法应当接受物权行为理论,建立依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规则,并对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修改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物权变动是物权立法政策和立法技术上的重大课题。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就是把因合同所生的债权变动的法律效力与因物权独立意思表示加以确定并以登记交付为标志所生的物权变动的效力区分开来的原则。该原则彻底理清了物权变动的原因(债权的变动)与结果(物权的变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是否应采纳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引起了学界广泛争议.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所指涉的独立于债权合意的物权合意根本不存在,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不利于保护出卖人利益、增大了法律适用难度且其功能可被善意取得制度和公示公信制度替代,物权立法不宜采纳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相似文献   

4.
马琳 《大众商务》2010,(16):254-254
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是自二战以来,现代各国民法也都广泛的采用的模式。无论从实践立法的角度,还是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价值的角度,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都是值得我国在制定物权法过程中予以承认和肯定的。债权形式主义模式是在维护民法"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保障了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体系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保障了交易安全,它是维护社会"更高层次正义"的体现,是我国应一直坚持的物权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5.
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是自二战以来,现代各国民法也都广泛的采用的模式.无论从实践立法的角度,还是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价值的角度,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都是值得我国在制定物权法过程中予以承认和肯定的.债权形式主义模式是在维护民法"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保障了我国未来的民法典体系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保障了交易安全,它是维护社会"更高层次正义"的体现,是我国应一直坚持的物权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本概念:物权和债权 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其标的物,享受其利益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债权是指在债的法律关系中,债权人享有的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自从 2 0世纪 70年代末在中国实行以来 ,取得了巨大成就 ,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其表现出债权的特征而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以物权关系改造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已成为法学界的共识。物权立法应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效力、消灭等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 ,使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提单法律性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长期混淆提单在运输领域和非运输领域的性质和功能,简单地把提单理解为物权凭证,或者物权与债权双重法律性质并存,但在何种情况下是物权凭证又在何种情况下是债权凭证含糊不清,要么就认为物权属性和债权属性同时并存于同一法律关系之中但可以由权利人选择其中一种主张权利,导致提单案件的管辖权与法律适用等问题出现困惑与不解,理论界为此争吵不休,司法实务界判决前后不一,互相矛盾,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源于对提单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的,本文拟就提单的属性这一基础性问题作出比较清晰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是审理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的基本准则。根据民法基本理论及现行法律规定,笔者认为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既不是纯粹的过错原则,也不是单一的无过错原则;相反,由于现实知识产权侵权之诉是物权之诉与债权之诉并存,因此,应当根据个案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实行以来,取得巨大成就,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其表现出债权的特征而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以物权关系改造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巳成为法学界的共识。物权立法应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效力、消灭等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使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比,我国农村的土地集体产权制度体现着一种不清晰、不平等、不完整的法权关系。这种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是以传统的计划经济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仍然带有传统的计划经济色彩。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已成为我国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尽管研究产权的文献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总体上有其共同点,即强调产权、激励的行为人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与行为人对收入的预期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密切相关。由于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是由国家来实施的,产权就与国家和个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国家也由此而兴衰。现代国家变得聪明起来的一个重要选择不是与民争利而是对产权提供司法保护,其结果是个人从中获益,国家收入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定原则已为我国物权法确定为基本原则之一,对我国物权体系的确立,交易秩序的维持具有划时代意义.通过对物权法定原则概念的界定、内容的阐述,以及物权法定原则确立的原因及违反结果的论述,分析了当前物权法定原则否定学说的理由,指出其实质的不舍理性,明确了在我国坚持物权法定原则的意义及其解决物权实践问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优先权并非担保物权,不仅仅因为优先权导源于社会政策,更因为优先权和担保物权在本质上并不相同。优先权根植于社会政策,本质上为所依存的债权所决定,有自己独立的产生存在依据、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性质,究竟为物权抑或债权,在我国民法学界一直存有争论。本文结合我国新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认定家庭承包经营权具有物权的性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6.
何谓农地物权制度、何谓农地产权制度,分别应当作何界定及其分别所具有的特点、内容、局限性是什么,彼此间有何关系,是研究农地产权制度时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分别探讨两种农地制度的演进,认为内地法系的土地物权制度过分强调了所有权的优位,影响了农地的社会化利用,普通法系土地产权制度不过度追求物的归属与全面支配,但重视农地的实际占有与利用,当前,农地物权制度与农地产权制度呈现出交融互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如何降低企业负债率是目前国企脱困的重要课题,而债权转股权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途径,并对什么是债权转股权、债权转股权的具体操作和目前推行债转股的困难以及债权转股权的具体运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矿业权的产权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明确矿业权定义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矿业权的沿革,阐明了我国矿业权的法律特征,论述了矿业权与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知识产权存在的部分问题,结合国外的经验,提出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建立强有力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效整合知识产权资源以及建立以知识产权法律政策为中心,覆盖文化政策、产业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等领域的综合配套的创新型体系等措施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物权行为理论以其深邃的思想、严谨的逻辑和高超的法律技术,在理论上独树一帜;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物权行为又客观地存在,并以其独特的功能对物权变动发挥着重要的调整作用.因此,在我国即将制定的物权法中不应舍弃这一不可多得的宝贵理论,以防贻误了确立物权行为制度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