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产业竞争优势的强弱是决定产业安全程度的关键.本文通过研究产业安全及评价体系,以及我国产业安全的现状研究,针对目前我国主要的产安全问题提出了在产业竞争优势背景下实现产业安全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船舶产业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产业成长性等产业安全评价要素指标对我国船舶产业安全总体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从竞争优势、研发投入、能源消耗等几方面提出了我国船舶产业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船舶产业安全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最后给出了维护当前我国船舶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申盼 《时代经贸》2013,(4):159-159
首先,从产业安全研究现状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内外部因素。其次,对我国产业安全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产业安全评价体系。最后,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运用产业保护措施维护我国产业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我国可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现有的国际规则框架内构建起有效的产业保护体系。该体系应以法律手段为主,尽可能不动用行政手段。任何产业保护措施都不能代替竞争。在竞争中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才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产业安全概念探析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产业安全可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应该这样定义 :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引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 ,经济保持活力 ,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 ,多数产业能够生存并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可以定义为 :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 ,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 ,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安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祝年贵 《财经科学》2003,4(5):111-115
FDI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有重大影响,本从国内学术界对国家产业安全的争鸣入手,研究了国际产业保护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在揭示国家产业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FDI对中国的品牌、市场、技术等影响产业安全的负面因素,提出了完善法律体系,建立监控机制。培育主导产业等保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开放有利于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产业安全风险和隐患。产业安全是指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产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的产业地位和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和趋势,是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变量,研究湖北省产业发展所处的融合、集聚状态及其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对于制定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有关政策,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价值。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融合态势进行测算,采用区位熵对湖北省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集聚状态进行测度,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对先进制造业竞争优势提升的贡献。结果表明,湖北省处于融合非集聚状态,产业融合对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度低,不仅制约了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还挤出了产业融合的竞争优势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9.
钟路阳 《时代经贸》2012,(24):109-110
我国和美国在光伏产品上发生了巨大的贸易摩擦,为了探究我国光伏产品的成本和利润及在哪一环节具有竞争优势,值得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研究。本文中使用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出口价格比等指数对我国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的分析。从总体来说,我国在光伏产业中是有竞争优势的,但是在关键的硅材料提纯和光伏系统的应用方面处于竞争劣势。  相似文献   

10.
比较竞争优势与中国产业的国际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强调要素优势在一国产业定位中的作用,却把要素优势等同于产业优势,忽略了其它的约束条件,致使践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贫困化增长”之中,竞争优势理论所强调的优势要素,因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相距甚远,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定位的指导意义十分有限。鉴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和我国大国经济的特征,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对本国产业进行国际定位时,要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比较竞争优势,按照比较竞争优势原则定位我国的产业,既能解决长期困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增长问题,又能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产业集群如何提升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的产业集群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受到挑战。本文从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及竞争优势入手,对我国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其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原则下,推动各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有市场增长速度高、固定资本形成快、高科技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研发人员总量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聚集效应逐渐成形等诸多优势.但仍然存在若干发展问题与跨国公司主导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高技术研发被跨国公司所控制等产业安全隐忧,产业安全问题应特别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开放、保护与产业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资本在经济世界流动,扣开了一个又一个国门.封闭型经济被挤压得难以生存,开放是惟一选择.我们既要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又不能让外资控制我国的重要产业,更不能让外国商品占领我国市场.开放与保护始终是一对难解的矛盾.如何在对外开放中维护产业安全?本文通过历史地阐述世界各国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和相关理论的发展,分析了影响产业安全的主要内、外部因素,提出了产业保护与有效竞争并举,维护产业安全的改革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安全的分类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孟刚 《生产力研究》2006,(3):190-191,222
文章首先将现有产业安全的分类进行了梳理和辨析,然后提出了两种产业安全分类法:一种是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的产业安全分类,根据这种分类法,可将产业安全分为产业组织安全、产业结构安全、产业布局安全和产业政策安全,这种分类法有利于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路径去定性地研究产业安全;另一种是基于产业分类的产业安全分类,即将产业安全分为一次产业安全、二次产业安全、三次产业安全和具体产业安全,由于目前国家经济数据均按产业分类进行统计,数据性强且容易获得,这种分类法有利于对产业安全的定量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规律来看,我国的比较优势将决定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是,谁将成为这个“世界工厂”的真正主人呢?我们不得不面对产业安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洋 《时代经贸》2011,(13):23-23
开放有利于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产业安全风险和隐患。产业安全是指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产业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的产业地位和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外商在关键性产业投资并购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商在我国关键性产业的投资具有明显的正面效果,但外商尤其是跨国公司加快进入我国关键性产业对我国的产业安全构成一定的隐患。为了保障产业安全,应当在关键性产业引进外资过程中处理好六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各项承诺的不断兑现,外资大量涌入到不同的产业领域,加之国内外竞争的加剧,我国的产业安全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如何确保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不仅关系到该产业的发展,而且涉及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安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加快,国家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以期对我国在开放条件下应对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的概念,并探讨其"规模-质量-价值"三维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利用熵值法设置权重,采用合成指数法计算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以世界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国家(中、美、德、日)1996-2016年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竞争优势指数及分指数总体保持上升趋势,其中规模指数增长较快,价值指数次之,质量指数发展居于末位;美国、日本和德国竞争优势指数相近,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产业技术竞争能力处于劣势地位,规模维度方面中国与其它三国差距较小,价值维度差距次之,质量维度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