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行为金融视角下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焯华  黄珂 《技术经济》2009,28(11):66-70
本文根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代理关系下的有限套利模型和行为资产组合理论,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基金投资收益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代理关系和心理账户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影响显著;对于基金的代理人——基金经理而言,建立有效的基金经理人信用评级制度有利于培养优秀的机构投资者,同时可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虽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引入了效率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但分支机构经理"留一手"现象依然普遍。针对这一现状,依据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逻辑,用两阶段动态模型分别对银行分支机构绩效考核中棘轮效应、引入内外部经理人市场后经理人效用函数变化对棘轮效应的改善进行分析,得出相对于外部经理人市场而言,完善的内部经理人市场能更有效改善棘轮效应,激励经理努力工作。建议实施与绩效挂钩的职务显性货币收益,建立控制权约束机制,减小隐性控制权收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经理管理防御对经理人薪酬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作用,先作影响机理分析,然后选取2008-201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经理管理防御指数,用实证研究方法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经理管理防御程度弱的企业,经理人薪酬与业绩相关。而在经理管理防御程度强的企业,经理人薪酬与业绩不相关;(2)对全样本分析发现经理防御程度的增强有助于经理人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提高;(3)在同等条件下,随着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增强,非国有企业经理人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国有企业。研究结果表明经理管理防御是影响经理人薪酬激励的重要因素,它可能使薪酬激励本身成为代理问题的一部分,对理解我国经理人薪酬激励的现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为企业制定经理人薪酬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王守法 《经济研究》2005,40(3):119-127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猛 ,但是我国在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发展方面则非常滞后 ,已经影响到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 ,阻碍了基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有效适用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收益与风险、风险调整收益、基金经理人的选股择时能力以及基金绩效的持续性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 ,并用主成分统计分析方法对上述四个方面进行综合 ,试图得出一个度量基金绩效的综合指数 ,对各基金进行全面的评价与排序 ,克服了以往单纯使用一种或某几种方法带来的缺陷与不足 ,为今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及基金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现金是基金资产组合中极其重要的一类资产,其平均占比甚至超过第一大重仓股,但基金经理的现金管理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却缺少关注。本文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背景下,从现金资产配置是否匹配基金需求特征的角度定义基金经理的现金管理能力,并结合2007—2022年主动型股票基金数据研究现金管理能力对基金投资业绩的影响。结果显示,现金管理能力能够正向预测基金未来的投资业绩,基于现金管理能力指标的单变量十分组排序多空组合其年化超额收益为6.36%,结合其他能力特征的双重排序年化超额收益超过12%。现金管理能力指标的业绩预测能力不能被风险溢价、交易成本和流动性择时等已有因素解释。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高现金管理能力基金表现出更好的选股配置策略,能积极识别并买入被错误定价的证券;基金团队管理和兼职管理会负面影响基金的现金管理能力,表明现金管理属于基金经理的个人技能。  相似文献   

6.
张美霞 《财经研究》2007,33(12):77-89
文章以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从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调整的关系、基金经理调整公告的市场反应两个方面对基金经理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金业绩对基金经理更换及更换后的去向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基金经理更换并没有带来更换后基金业绩的显著改善;基金经理公告确实引起了基金市场价格的反应,但却没有给基金投资者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家人力资本特征与其基金募集结果密切相关。以145个风险投资募资团队和252个募资团队领导者为研究样本,分析人力资本特征与风险投资基金募资结果的关系。结果发现,募资规模与募资团队海外背景、整体教育程度显著正相关,与募资团队平均任期显著负相关,与团队领导者海外背景、管理职业背景显著正相关;募资团队海外背景显著有利于外资基金募集;募资团队整体人力资本特征对基金募集的影响高于团队领导者人力资本特质。该成果拓展了对风险投资基金募集的研究,为风险投资机构培养与选拔募资人才及团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用中国证券市场自开放式基金发行以来的全部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数据,对我国基金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了不同基金管理模式下的基金业绩和风险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团队管理的基金业绩要差于单一经理管理的基金,团队的业绩与基金管理团队成员的数量非线性相关,尤其是两名经理管理时基金业绩更差。不同背景的经理加入,给团队业绩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基金团队管理并不会直接增加基金的风险行为,团队管理的基金有更低的换手率,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管理的规模也更大。最后在文章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在设置团队管理模式时,应体现惩罚与激励相结合的思想的建议,更好地实现团队管理模式推出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从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衡的能力以及持有股票的偏好三方面出发,研究基金持股行为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选取辽宁省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有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绩效优于没有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绩效;基金持股比例越大,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动力和抗衡第一大股东的能力越强,对上市公司当年及下一年绩效的提高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基金持股集中度和基金共同持股行为对上市公司绩效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基金经理权责出发,探讨基金管理公司治理模式。研究表明,投资决策权需要在基金经理和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决策层之间适当分配,并且在数量方面给出了一个可操作的参照指标。实证结论显示,共同持股行为与基金管理公司业绩成倒U形关系,与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成U形关系。而且,在一个理想共同持股区间内,基金管理公司可以使收益最大化而风险最小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003—2013年基金经理更换事件采用事件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金经理更换后基金业绩得到显著提升,此结论在牛市更显著。当基金历史业绩较好时更换基金经理对业绩没有影响;而当历史业绩较差时更换基金经理则会显著提升业绩。从职业发展路径来看,基金管理经验能有效提升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之前具备资管经验的继任基金经理能够显著提高业绩;并且管理经验来自同一基金公司的继任基金经理更能改善业绩。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国内外基金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总结,运用运筹学中广泛用于相对绩效评估的系统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构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开放式基金综合评价体系;并应用数学规划方法,重点从收益风险、基金经理选股能力以及市场择时能力等方面,对决策单元绩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了发展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利用持股比例评估法评估基金投资绩效,评估基金经理人的市场择时与选股能力,并对其相应的实证研究设计进行了探讨,使之能有效应用于基金绩效评估实证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危平  舒浩 《财经研究》2018,(5):23-35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对绿色投资的生态价值已达成共识.而绿色投资能否兼顾环境绩效和财务收益的双重目标,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还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文章以绿色基金的绩效评估为切入点,研究了我国绿色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文章首先从环境金融、社会责任投资和金融创新视角系统梳理了绿色投资研究的发展脉络,然后选取22只绿色基金,在选定市场基准和匹配非绿色传统基金对照组的基础上,评价了绿色基金的直接收益和风险以及基于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Carhart四因素模型)的风险调整收益,并进一步分析了基金投资者(绿色投资者)的收益敏感性.基于单因素模型的绩效评价显示,现阶段我国绿色基金的风险调整收益要低于市场基准和传统基金,投资策略差异和成立时间长短对基金收益和风险有影响.基于Carhart四因素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绿色基金的投资表现要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市场风险因子、价值因子和动量因子可以较为客观地解释绿色基金的收益.另外,绿色基金投资者的收益敏感性不高.文章为尚有限的我国绿色投资研究提供了新的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女基金经理人数极少,业绩却比男性好?本文首次对这一现象予以检验,比较基金经理业绩的性别差异并探寻其内在动因,揭示社会偏见效应在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基于混合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实证证据支持了女基金经理虽为少数群体、但业绩强于男性的传闻。且女性的业绩优势并非由基金、基金管理公司或基金经理个人特征所造成,也无法用风险偏好或过度自信等心理偏差的性别差异观点来解释。(2)女基金经理的业绩优势与性别偏见有关,她们被设置了比男性更高的职业进入门槛,只有最具竞争力的少数女性才能跨过门槛,她们不但表现出比男性更强的能力,而且更加勤奋努力。(3)基金管理公司对女基金经理抬高门槛并非迫于管理费收入压力,这是因为女基金经理吸引基金资产的能力也高于男性。(4)性别偏见可能来自于群际歧视及男女职场人脉效应的差异,不同于女性个人投资者股票收益高于男性是由行为偏差所致,本文首次论证,社会偏见效应能够为女性金融专业人士业绩优于男性提供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甄别出了影响基金业绩的主要内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金的管理费用率、总费用率及基金经理变更频率对基金业绩均有显著影响,而基金规模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黄晨 《经济前沿》2001,(10):79-80
投资基金,在美国叫Mutual Fund(共同基金),在英国叫Unit Trust(单位信托)。广义上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集零散资金,形成规模,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投资运作、收益归投资者所有的一种集体投资行为。投资基金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得到迅猛发展。投资基金有3个组成要素:基金经理人、基金信托人、基金受益人。基金经理人负责基金资产的投资管理及运作,基金信托人则负责基金资产的保管、监督及核算基金的资产、负债及盈亏状况,充当基金的名义持有人。基金的收益减除费用、成本后的净利润归基金受益人所有,基金受益人也就是基金的…  相似文献   

18.
钱建豪 《当代财经》2005,(12):42-46
基于对国内外基金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总结,运用运筹学中广泛用于相对绩效评估的系统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构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开放式基金综合评价体系;并应用数学规划方法,重点从收益风险、基金经理选股能力以及市场择时能力等方面,对决策单元绩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提出了发展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了基金投资能力,但很少从经济周期视角研究基金投资策略.文章首先从选股和择时两个维度检验了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策略是否存在周期性转换,然后分析了不同投资策略的相对绩效与投资者偏好.研究表明:第一,基金经理确实存在显著的选股与择时能力.从整个行业看,基金的择时与选股能力存在周期性转换,其中择时能力在经济紧缩期更突出,而选股能力在经济扩张期更突出.第二,个体基金存在显著的投资策略粘性,而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转换,中国市场上择时与选股两种能力的周期性转换并不能带来更好的基金收益.第三,行业层面的周期性源自个体基金两类不同的投资策略:第一类投资策略在经济扩张期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都强于其他基金,而在经济紧缩期则都弱于其他基金,采用这种投资策略的基金更关注其在经济扩张期的投资表现;第二类投资策略则相反,采用这种投资策略的基金更关注其在经济紧缩期的投资表现.前者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而后者则表现为低收益、低风险.文章的研究不仅发现了中国基金投资行为的新特征,还为投资者选择基金提供了投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理管理防御对现金股利支付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系统阐述经理管理防御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选取2004~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理人的经营业绩、财务杠杆和公司规模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影响比较明显;而经理人持股比例、经理人员任期长短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影响不明显,这主要与我国目前企业不同性质的股权结构、经理人员任免等政策有关。但当第一大股东持有的为流通股份时,其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明显呈正相关。以上说明,经理管理防御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