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政府在城市拆迁中存在角色错位现象,其中城市拆迁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是其深层原因;认识上的偏差是其主观原因;利益的驱动是其客观原因。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拆迁政策,严格拆迁程序,加强行政监督等途径来纠正,以实现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产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住宅消费保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地位,在此基础上指出政府解决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问题的必然性,认为政府应该在城市弱势群体住宅消费保障中承担主体责任,进而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拆迁中各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向其周边地区大幅扩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城市房屋不断被拆除,原居民的生态环境不断被打破。适应新的环境需要调整,调整需要成本,包括时间的机会成本和搬迁过程中的直接经济成本。如果被拆迁人的损失得不到合理补偿,他们就会迁怒于政府,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政府委托的拆迁方也是有自己经济利益的小团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5.
《经济师》2017,(3)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产生的城市房屋拆迁活动,对实现城市规划目标、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提高企业生产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曾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主要探讨城市企业如何在城市拆迁中获得合理效益。  相似文献   

6.
城市拆迁法律问题及对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拆迁制度是中国所独有的一项法律制度。目前,该制度中拆迁行为不规范,补偿价位低,权益不对等调换,不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等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必须合理构建这一制度:通过在城市拆迁制度中界定公共利益概念和标准、正确确定公权力在拆迁中的角色和定位,防止公权力过多干预商业性拆迁、实行拆迁评估机制市场化,从而合理规范拆迁行为,合理调解拆迁过程中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平衡各方的利益,促进对于公民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各级地方人大和政府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是强制拆迁的主要法律依据,然而拆迁立法本身存在着诸多与宪法、民法等法律的矛盾和冲突“,依法”侵犯公民合法房屋所有权的事件屡有发生。只有重构城市房屋强制拆迁立法,解决诸法的冲突,完善司法救济途径,建立合理的补偿标准,才能有效地解决房屋拆迁中的矛盾和问题,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强制拆迁的性质及法律依据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  相似文献   

8.
钟华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113-115
由于相关法律中公共利益界定模糊.目前城市拆迁中拆迁矛盾突出,强制拆迁现象比较普遍.试从拆迁矛盾如何引起开始分析,然后对现行法律有关公共利益界定的现状进行探讨.并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作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晓宁 《经济论坛》2009,(13):45-46
城市房屋拆迁是我国转型时期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发展,更关乎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解决。在城市房屋拆迁实际中,被拆迁人的权益不但极容易受到损害,而且受到损害后缺乏有效的救济。本文将针对该问题进行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讨论,并对被拆迁人权益的救济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拆迁工作关系重大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当前我国由拆迁工作引发的矛盾纠纷异常尖锐复杂。本文从成本、风险、收益和通常采用策略等经济角度对拆迁中有关各方详细分析,进而得出做好拆迁应该以协调好各方经济利益为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彭品志 《技术经济》2007,26(9):38-40
群体决策是中小企业民主管理的典型形式。群体决策的存在条件是目标的一致性和内部的团结性。为求得群体行动的一致性,参与决策的人员受到所有者、被尊崇者的权力或个人影响力的作用,容易出现简单接受或否定的群情误判,造成群体决策的风险。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认识群体决策不利的一面,采取规避的机制、方法与应对策略,是提高中小企业决策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背景下,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改革滞后,弱势就业群体的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他们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差距加大,其社会心理动荡强烈,日益被边缘化。因此,研究弱势就业群体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群发展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我国城市群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影响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制度障碍:城市群跨界需求与行政区分割的障碍、缺乏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政策、没有形成有效的空间管理机制。因此,制度创新应是发展我国城市群的关键所在,重点是在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连育青  连宇峰 《技术经济》2007,26(8):111-115128
近年来,一系列集团客户先后爆发债务危机,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本文针对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缺陷,指出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成因,提出加强集团性客户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红霞  韩嫄 《现代财经》2005,25(12):42-46
从形式上看,董事会对经理层治理风险主要表现为董事会自身建设风险、董事会对经理层决策与控制风险以及经理层执行风险等,因而理性构建董事会对经理层治理风险顸警指标体系十分必要。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治理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对警度临界值的界定,可初步判断公司董事会对经理层治理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6.
推进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破解北京大城市病和环首都贫困带难题,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和形成新增长极的有效抓手。加快京津冀城市群建设意义重大,有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解决大城市病,有助于形成新增长极和平衡我国南北方布局。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市域之间的边界问题。通过构建合理的城市层级结构,做好环北京周边区域城市建设规划,发挥和创新城市比较优势,加快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彰显每座城市的价值。应把京津石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区。加快推进京津冀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项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措施,政府审计的作用及有效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文章利用2009-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政府审计的外部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在政府审计实施后,被审计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果依然存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审计通过促使被审计公司及时披露负面信息,缓解了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此外,政府审计越频繁,其缓解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越强,而且政府审计还存在溢出效应,未被审计中央企业在审计事件发生后的股价崩盘风险也出现下降.文章对于评估和完善中国政府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城市规模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城市群内部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应从建立协调沟通的政策体系和政府服务体系、构建高效的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布局、促进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等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府审计目标与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盛纹 《当代财经》2012,(4):122-128
关于政府审计目标的主要观点目前有公共受托责任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公共资金管理与控制论以及审计信息论,而对政府审计对象的表述更是琳琅满目。将政府审计置于国家治理系统内来考虑,可以将政府审计的最高目标定位为维护国家或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政府审计对象抽象化为权力、谁来使用权力和如何使用权力。这种认识从国家治理和权力视角诠释了政府审计的本质,它可以提高政府审计自身的权威性,还可以更好地让政府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BOT项目风险多属性群决策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的BOT项目风险识别方法可以客观计算专家的权重和风险属性的权重,反映不同专家、不同属性对决策结果的影响。通过把BOT项目风险决策矩阵转化成多维向量,用两向量的夹角余弦计算专家的相似度和差异度;利用熵值推导得到属性的权重,如果某个属性对决策所起的作用越大,则其熵值就越小、权重越大,并根据综合决策值排序得到风险识别结果。最后,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BOT项目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