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央银行在宏观金融上控制什么?我们认为,中央银行在宏观上控制金融的目标,就是要控制专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即通过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包括货币发行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有效地利用综合信贷计划和利率等经济杠杆,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在管理和控制金融方面的职能和作用,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健康的、持续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西方一般是由中央银行担负金融宏观调控任务,而且中央银行一般也只控制货币总量,这就是我们所称谓的单轨制模式。关于宏观经济金融结构,则由商业银行在微观活动中根据经济效益原则自然完成,中央银行一般对此亦无特别控制要求和控制办法。应该承认,西方这种金融宏观调控模式是起着相当作用的,保持了金融宏观较长时间的稳定。西方的这种模  相似文献   

3.
谢平 《中国金融》1990,(1):23-25
1989年是货币紧缩年。这一年,我国中央银行实行总量压缩,保证重点,调整结构,适时调节的宏观货币政策、保证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在配套措施上下功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的宏观金融调控积累了经验。一、货币紧缩,并没有引起“滞胀”,证明了我国经济对货币紧缩的承受力。1989年是初步见效,坚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中央银行需要加强信贷控制,发挥宏观经济控制作用,又要有利于搞活经济,搞活金融。有利于搞活企业的角度看,我认为当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一方面控制不住财政透支借款规模和四大专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另一方面又以行政手段为主进行管理,控制死了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同时也束缚了企业的手脚。要解决宏观上控制不住和微观上控制过死的问题,提高中央银行宏观控制能力,必须解决好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关系,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和基层银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银行工作暂行条例》,对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职责作了具体规定,理顺了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关系,从而为银行正常发挥金融调节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过去总认为中央银行是搞宏观的,专业银行是搞微观的,宏观要控制,微观要搞活,把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工作对立起来。1984年第4季度出现的信贷  相似文献   

6.
陈阳 《云南金融》2012,(4X):132-132
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职责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由于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故其具有维护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天然优势。同时本文结合我国当前金融发展和监管现状对我国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难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阳 《时代金融》2012,(12):132
本文对我国中央银行职责进行深入分析,认为由于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故其具有维护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天然优势。同时本文结合我国当前金融发展和监管现状对我国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难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央银行主要依靠货币政策的实施,传递对宏观金融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它不是直接对金融施加影响,而是通过货币政策间接地进行操纵,利用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调控作用将各个专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从而信贷规模纳入预期的运行轨道。因此,一定时期,中央银行能否控制住宏观金融,稳定货币流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取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和调控变量的选择。下面,笔者就我国的具体情况,对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调控变量的设置谈一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后,欧美英等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监管改革中均赋予了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加强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构建我国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应明确中央银行履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的法律地位,赋予其开发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权力,并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一、宏观控调机制的“运行真空”及其成因 中央银行宏观控调机制(以下简称“宏观控调机制”),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货币政策目标,组合运用经济、行政和立法等手段,控制和调节金融总量和经济运动过程的机制。 所谓宏观控调机制的“运行真空”(以下简称“运行真空”),是指由于中央银行掌握的控调手段,在操作过程中失灵,丧失协调关系,形成政策工具的作用和政策效应的空白,进  相似文献   

11.
一、提高中央银行对宏观金融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金融调节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控制货币发行量,它能控制的是货币的供给,而不是货币的需求。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多个经济变量,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供应量时,当然应研究社会上的货币需求;也应该调节货币需求,这种对货币需求的调节,包括合适的利率政策、亦包括金融资产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互联网金融快速扩张,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宏观审慎监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反洗钱监管和征信系统数据建设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挑战。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给中央银行带来的五大挑战,提出了中央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六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要求中央银行必须在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进行权衡。本文借助Willem(2010)提出的信号模型,引入中央银行政策偏好,构建了一个包含货币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央行损失函数,并对我国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表明,如果中央银行在关注价格稳定的同时兼顾金融稳定目标,采取有效的宏观审慎政策,则会明显减小损失函数。而中央银行如果要在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实现均衡,就必须在关注总量调控的同时,对关键环节和领域采取更为直接的差别化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15.
近期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加强了对金融稳定问题的关注,对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与实施更加慎重。为更好实现金融稳定目标,中央银行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做好平衡,在不同种类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间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今后宏观金融深化的战略重点应由中央银行框架的构建转移到宏观调控机制的培育,逐步建立起对微观金融企业和中观金融市场灵活管理和有效约束的间接调控体系。围绕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李妍 《金融研究》2009,(8):52-60
本次危机之后,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最早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本文主要探讨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相关问题:近年来系统性风险的新特征进一步凸显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建立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中央银行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我国应如何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金融热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初衷是调整融资结构,解决小微企业、个体经济的融资困难,其途径应有多种,但关键在人.商业银行利润构成有其特殊性,其利润能够来源于顾客、同业、中央银行、财政.我国商业银行获得高额利润的重要原因是大量的货币供给,垄断与高额利润相关,但没必然联系.绿色金融源于“赤道原则”,“赤道原则”的实质是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当代金融业的发展要关注城市的承受力,我国应有地方银行.  相似文献   

19.
<正>福州市人行重视开展经济金融监测工作和生产资料物价指数的测算工作.为了完善和强化金融宏观控制,加强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实行金融宏观分层次控制,我市已开始定时、定点、定项目的对经济活动和金融业务进行测报.已选定13个项目,48个经济金融指标,选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都高度关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健康状况。中央银行作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主管当局,代表政府通管一国货币金融事务,制定金融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开展金融服务。评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如何,市场调控手段是否有效,判断资产负债表是否健康也就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