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英 《西部大开发》2011,(12):24-24
音乐教育通过乐理、视唱练耳、声乐、乐器、音乐欣赏、歌曲写作等教育形式,培养人们表演和音乐鉴赏及辨别等核心能力,从专业角度使人们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音乐创编能力;但从社会和人文角度来讲,音乐教育有助于人们诠释情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音乐教育对人类情商的培养与发展也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从音乐与情商的基础概念出发,探究音乐对情商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浅析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刘凝怡 《魅力中国》2014,(11):151-151
加强音乐教育,提高其教学质量是如今许多高校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高校音乐教学应明确教育目标,完善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此带动高校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了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敏 《魅力中国》2010,(16):147-147
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偏重音乐艺术使命,使教师看不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创造性的潜在能力。音乐素质教育无法与每个幼儿相适应.更谈不上通过音乐教育去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关键是应该对幼儿音乐教育作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朱晓蓓 《魅力中国》2012,(32):111-111
中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型、实用性人才的摇篮,加强中职院校素质教育,是促进高素质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对口性,而且对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艺术审美、身心健康、积极心态的培养、创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让音乐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怎样上好音乐课,怎样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田保卫 《魅力中国》2013,(12):39-39
19世纪90年代,日本学校在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仍然是培养丰富的感情。加强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教育不仅着眼于民族音乐,关注世界的音乐教育,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教育的普遍重视。丰富,类型的音乐和表演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传统音乐教育发展模式系统。在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对音乐教育的主要重点,重视情感、能力平衡的观点,让学生主体来进行音乐创作的学习活动,培养孩子尊重外国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报道》2014,(9):34-34
委内瑞拉的音乐教育非常发达,其音乐教育体系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 作为委内瑞拉音乐教育体系的创始人,经济学家何塞·阿布鲁十分热爱音乐(他本人也是业余音乐家),何塞·阿布鲁很早就意识到学习音乐对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在他看来,音乐所代表的是"最高等级的价值观——团结协作、和谐、共同的情感。音乐具有将整个社区统一起来,表达伟大情感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刘冬 《魅力中国》2011,(20):195-19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不断更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才,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开发智力是近年来世界教育改革的新动向,而音乐教育恰恰能极大地促进智力的发展。合理的音乐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将音乐知识及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从音乐教学的意义着手,从各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教学对学生们的好处,并对如何创新音乐教学工作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唐雪梅 《魅力中国》2011,(3):139-139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的审美作用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为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音乐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情感为主,做好音乐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刘轲 《魅力中国》2014,(9):94-94
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逐渐发展变化而来,所以音乐教育更不可能只有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加入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王晓玲 《魅力中国》2013,(10):157-157
适应新形势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教师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不平衡,而音乐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音乐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王琳 《魅力中国》2011,(7):115-115
新颁布的基础音乐教学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因此,我们也称当代的音乐教育为“音乐审美教育”。新课标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充分认识“审美教育”这一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就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蔡晓燕 《魅力中国》2010,(14):170-170
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如此。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则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和我们现在教育所要求的生态课堂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相似文献   

13.
韩敏 《魅力中国》2011,(7):94-94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而今,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4.
晁雅诗 《魅力中国》2013,(16):165-165
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素质。还能为今后自身的艺术发展奠定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能进一步陶冶自己的情操。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该高度重视小学音乐的教育作用。一、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必要性小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对小学生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音乐教育对发展小学教育也发挥着功效。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的形式,直接向小学生进行教育,无形中培养了小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意识,使小学生具有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沈平 《魅力中国》2010,(3):145-14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音乐鉴赏力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正是基于此探讨了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音乐教育,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音乐教师是这主阵地上的守卫者,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不是为了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歌唱家,艺术家,而是让学生热爱音乐,鼓励学生时时有新的认识,创造一个能自由探索的音乐空间,让音乐真正走近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田冰洁 《魅力中国》2010,(22):188-188
音乐是人的感情的表达方式之一,是通过音乐旋律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的艺术。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隋趣,满足人精神生活的需求。音乐是人类创造的高级语言,为了实现音乐自身的价值和音乐更好地发展,音乐教育必不可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同时对音乐教育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已经来临。这不仅在说室外的温度,也在说音乐的热度。进人暑期以来,各式各样的音乐节、音乐会使北京的夜晚热闹非凡,其中最具人气的要数“音乐教育领域的奥林匹克”——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以下简称“音教会”)。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作为音乐编辑人员不仅要了解和掌握音乐的特性,还要具备音乐编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要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艺术感知能力;具备对大众媒体的认知能力;具有音乐编辑特有的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学使学生在音乐的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认识真理,净化心灵,振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