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道费与大型零售商盈利模式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基于产业组织研究领域新兴的双边市场理论,分析在零售商主导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零售商、制造商三者的利益关系,理论上证明了大型零售商已经演变为双边市场中的交易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主导零售商定价策略模型研究通道费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针对我国零售市场特点,提出了对通道费进行规制的相关原则。研究结果表明:通道费是大型零售商为平衡制造商与消费者利益,将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机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这个商品过剩的时代,最稀缺的经济资源莫过于稳固的客户群体了。而零售商正是这种稀缺经济资源的最有力占有者。这一情况改变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传统关系,在市场上形成了一种反纵向控制的趋势。本文就是借鉴产业组织经济学中的纵向控制理论,对反纵向控制的特点、绩效及成因进行了对照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双边议价框架内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及政府规制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双边议价框架内,外部选择价值决定纵向关系中交易双方各自的议价势力。规模以及作为产品进入市场的"守门人"角色是主导零售商自身所具备的影响外部选择价值的因素,是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的主要来源。在对称性寡头竞争的零售市场,主导零售商的买方势力产生有益的"抵消效应",而在非对称性寡头竞争的零售市场,主导零售商的买方势力可能产生有害的"水床效应"。"水床效应"既可能会加剧零售市场垄断化趋势,又可能损害消费者福利。因此,政府规制应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的市场兼并行为,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剥削中小供应商的行为,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过度低价促销行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外部性理论,对零售商主导的纵向约束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分析各种纵向约束方式的福利效应以及相应的规制政策,以此对我国零售业实施相关的反垄断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零售商在纵向产业链上主导地位的确立,市场上由零售商主导的纵向约束行为也越来越频繁.一般意义上,纵向约束是零售商为应对产业链上的纵向外部性和横向外部性而采取的举措.在我国,由于社会信用体系缺失、零售业内竞争激烈、零售商经营战略选择不当等原因,导致我国零售商实施的纵向约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损他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国2001—2007年区域与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从生产者服务视角实证研究零售商对制造商行使纵向约束的绩效。研究结果表明,在零售商纵向约束下,零售商通过专业化分工优势、市场集中的规模效应和连锁经营的服务创新对制造业产生积极的生产者服务绩效。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其生产者服务绩效更显著。在行业层面,零售商行使的纵向约束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者服务绩效最大,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服务绩效次之,而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生产者服务绩效不显著。现阶段为发挥零售商主导的生产者服务绩效,我国需要加强法制化、专业化分工、信息化和标准化等方面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大型零售商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垄断零售商控制了主要销售渠道.目前对于主导型供应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制造商为主导的供应链,极少有针对零售商处于核心地位的供应链进行研究.在一个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零售商处于主导地位,其所选择的订货策略使自身利润最大.本文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分析零售商最优订货参数,并同制造商主导供应链和纵向一体化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在供应链关系中,零售商逐渐成为渠道的主导者,而在零售商市场,大量的中小零售商和少数大零售商共存,大零售商占据主导地位,中小零售商之间相互竞争.本文阐述了零售商主导供应链及主导零售商的内涵,并从这两个方面探讨了供应链中的定价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零售市场集中度提升和信息技术的普及,零售商对制造商行使纵向约束,这种新型流通组织创新模式极大地提升产品服务效率。文章从分工深化、顾客需求、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分析零售商纵向约束的演化逻辑,研究表明分工深化是推动零售商的纵向约束演进的动力机制,信息技术是零售商行使纵向约束的充分条件,顾客需求变化是零售商行使纵向约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宇 《中国市场》2014,(1):15-20
当前,我国零售市场的买方势力日益增强,而且由加入WTO时的大型超级市场一家独大逐渐发展为超级市场与百货行业零售商的双寡头主导、不断挤压边缘零售商的竞争格局。针对零售业市场结构的这一新变化,本文通过建立数量竞争的斯坦克尔伯格寡头动态竞争模型,研究寡头垄断零售商产量竞争的效率及其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流通渠道的国际比较发现,美国流通渠道以零售商为主导,并以扁平化为特点,日本流通渠道实现了以制造商为主导的纵向一体化,而我国流通渠道尚未与工业化大生产的分销需求相匹配。因此,我国需要遵循流通渠道的演变规律,根据生产发展适时调整渠道结构,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创新流通渠道,维护公平环境构建和谐渠道关系,应用新型技术手段提升渠道效率,从培育批发商主导模式、零售商主导模式和生产企业主导模式三条路径入手,优化我国消费品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纵向市场结构为背景对零售商买方势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依据买方势力的福利影响区分买方垄断势力和买方抗衡势力。然后从理论模型、经验研究和实验设计等方面,系统综述了零售商抗衡势力的测度方法及其对市场价格、市场绩效和社会福利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此对我国零售业实施相关的规制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分析在不同的渠道权力结构下自有品牌产品的定价方式的选择.研究表明:零售商只有在高度权力均衡和零售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才会开发自有品牌;在高度权力均衡时,零售商对自有品牌实施跟随定价方式;在零售商主导时,零售商对自有品牌实施高端定价方式;且在不同的权力结构下,二者对制造商产品的定价方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中零售商与供应商的摩擦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以大型零售商为主导的供应链模式中,零售商与供应商因为利益的冲突而引发的经济上的摩擦行为这一现象,分析了造成摩擦行为的原因及其严重的后果,并且在明确了以零售商为主导为供应链带来的合作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零售商——供应商协同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零售商海外扩张的区域选择问题是零售国际化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在综合了大量的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 ,通过实证分析 ,构建出国际零售商海外扩张市场选择的一种理论框架 :市场邻近性模型。并由地理、经济、文化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市场邻近三角形扩展成由文化、经济、社会、公共政策以及零售结构组成的市场邻近五角模型 ,为国际零售商海外扩张的市场选择 ,尤其是国际化初期阶段的市场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零售商引入自有品牌动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自有品牌的理论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本文将零售商自有品牌的质量水平设为一个变量,在上游一家主导生产商和下游一家零售商的分析框架下,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讨论了零售商引入自有品牌的动机及其社会福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靳悦 《商》2013,(15):257-257
我国加入WTO后逐步放开了外资零售商的进入,外资抢滩登陆式的涌入对我国零售产业组织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SCP理论,分析了外资零售商进入对我国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相应的提出我国供应商、零售商及政府在开放条件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千峰 《商》2013,(8Z):52-52
如果一方以另一方的产出品为投入品,进行生产、销售或消费,那么双方就构成了一组纵向关系。每个企业都处于以产品(或服务)为中心的纵向产业链中,并在受到本产品链中其他厂商的影响。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纵向关系。纵向关系各方在合同中,除线性价格之外,还规定了更复杂的契约安排,这些契约安排称之为纵向约束。纵向约束理论可以追溯到现代经济学起源时代,新古典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等经济学家共同构筑了纵向约束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是这样介绍纵向约束含义的:“经济理论所研究的大多是线性价格的情形,即买者对卖着的支付与所购买的数量成比例的情形。而纵向关系常常包含着更复杂的契约安排,这些契约安排被概括的称之为纵向约束。”(泰勒尔,1997)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国工商关系演变的考察,发现中国工商关系经历了从批发商主导到制造商主导再到零售商主导的演变过程,同时对目前的中国工商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20.
零售商垄断势力、通道费与经济规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拥有买方垄断势力的零售商对生产商的纵向约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反垄断司法实践所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现有的文献对于零售商拥有买方垄断势力的情形很少涉及.现实中,随着零售业的变革,下游零售商很可能在产业链中成为主导企业,从而导致零售商要求生产商交纳"通道费"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基于SCP分析框架,对零售商垄断势力下的通道费及其福利效应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政府规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