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它增加了储蓄,因而可投资数量增加;二是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它改进了投资质量。利率市场化这两方面的功能能否发挥直接关系到我国利率改革的成效。本在此认识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投资数量和投资质量两方面的分析,得出金融堵塞和资金逆配置问题是影响我国利率场化传导机制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政策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到底我国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如何?本文采用居民一年期储蓄增加额、年均收入水平、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数据,对传统货币需求模型进行调整,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储蓄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时差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储蓄与利率之间的滞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名义利率对储蓄具有正向影响且存在显著的滞后一期效应,但实际利率对储蓄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玲玲  孙海霞 《上海金融》2012,(12):13-18,120
本文构建了居民银行储蓄模型,并以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全面检验了1992-2009年股市对居民储蓄资金分流效应的动态变化趋势。分时段检验发现,我国股市对居民银行储蓄的分流作用在1997年以后的时段内变得更加明显。长期协整关系却表明,与国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等经济基本面因素相比,股票价格和成交额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偏弱,这可能是我国股市的高波动性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甘肃省1990-2004年期间居民人均收入、人均消费和人均储蓄进行定量分析得知,现阶段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受居民的收入影响较大,而受利率的影响较弱,从而推论出对居民收入水平影响较大的货币总量控制效果相对较为显著,而主要调节居民金融资产收益和成本的利率杠杆效应相对较弱,并提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提升货币政策效应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居民储蓄租金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苗苗  刘超 《上海金融》2006,(7):12-15,29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存在巨额储蓄的现状及其利弊。然后描述了影响储蓄的租金与收入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实证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储蓄增长的租金与收入效应的变动情况,指出:租金效应由强到弱,收入效应由弱到强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增加政府的社保支出、推进市场化步伐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随着我国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各家商业银行都出现了资金紧缺的情况,纷纷展开了拉存款大战,研究储蓄存款的波动规律,分析各类影响因素,也就成为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而储蓄存款利率是影响居民储蓄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利率的波动,会对城乡居民的储蓄意愿产生影响,加之近年来央行频繁使用利率工具进行宏观调控,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利率调整对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有多大,如何预测调控结果,成为当前商业银行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利率影响的变动规律,本文将以"利率效应"为入手点,提供一种分析、预测利率水平变动对居民储蓄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高的利率市场化导致我国现行的储蓄国债固定化利率定价机制的弊端不断凸显,造成国债吸引力下降,为此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同储蓄国债关系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对市场化的利率给储蓄国债带来负面影响予以剖析,进而借助于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利率与储蓄国债发行利率之间的关系,提出在我国储蓄国债定价机制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8.
在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1982-2001年利率效应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这期间利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正值,起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它在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上基本不起作用;随着我国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利率的投资效应在不断改善,但当前它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仍很低,需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金融堵塞与资金逆配置: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金农和肖提出的利率自由化对经济促进的传导机制存在着三个隐含的前提,即储蓄对实际存款利率富有弹性、储蓄能够畅通地转化为投资以及利率市场化能够改善投资质量,这三个前提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居民、银行、企业三个角度对上述三个前提进行了检验,得出金融堵塞和资金逆配置现象是阻碍我国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的制约因素。并在麦金农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在金融堵塞与资金逆配置条件下利率市场化的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梅芹 《海南金融》2006,(12):16-18,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本文从居民收入、心理预期、收入分配、投资渠道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有效分流我国巨额居民储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明确省际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金融因素的促进作用是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检验方法研究我国省际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的系数大于中部地区。我国大部分省份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并不相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名义利率没有完全自由化,实际利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没有显现。各省的自发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各省的经济基础、技术、制度、文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一、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银行盈利方式的转变。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方式是存贷利差,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利差收窄,银行业迫切寻求新的利润增长方向。同时。居民收入及风险偏好也随经济增长发生变化—追求收益而放弃传统的储蓄。理财产品凭借稳定收益及较低风险逐渐走俏,成为了广大投资者寻求保值增值的稳定投资工具。而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的变化,都迫使银行为应对利率市场化进行调整。利率市场化加剧同质化理财产品不良竞争。尽管我国个人理财  相似文献   

13.
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源。通过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探索基础设施投资的合理布局与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上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就业效应与生产率效应促进共同富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低技能者就业缩小城乡收入水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居民收入,通过工农劳动生产率的趋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细分类型考察发现,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收入促进效果最好,但在收入分配上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生产型与发展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显著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通过VAR模型分析方法,采用2001年1月~2012年4月的月度数据,研究在通货膨胀和利率因素的干扰下,我国人身保险与储蓄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和利率调整均加大了人身保险业发展难度。短期来看,人身保险和储蓄替代效应更明显,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储蓄方式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抑制了对人身保险的需求;但长期看,人身保险与储蓄则表现为同方向互动发展。可见,人身保险与储蓄之间的联动关系是复杂的。但总体上讲,人身保险与储蓄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吉敏全 《中国外资》2010,(2):162-164
适度的收入差距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但差距过大则会制约经济增长,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这一理论前提,通过青海省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的调查,测算青海省居民收入差距的水平及变动趋势,据以分析居民收入差距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并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适度的收入差距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但差距过大则会制约经济增长,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这一理论前提,通过青海省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状况的调查,测算青海省居民收入差距的水平及变动趋势,据以分析居民收入差距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并提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在我国管制利率背景下,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水平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得出存贷利差对基尼系数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而且比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大得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并提出了拓宽居民投资渠道、放松民营银行准入、加强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以缓解资金供求上的结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我国缓冲效应与强迫储蓄关系问题研究段云飞一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传统货币需求函数似乎变得很不稳定,货币需求对收入和利率的时滞反应冗长而多变。在价格短期粘性的假设前提下,利率对货币供给的外生变化产生过度波动①。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们提出若干种改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逐年增长的趋势,系统研究了指数平滑和回归预测两种预测方法在其中的应用,同时运用综合预测法、"利率效应"模型、"股市效应"模型,创新设计了适合我国居民储蓄趋势特征的系统化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实践中多次得到验证,是我国金融机构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出镜旅游人数逐年大幅增长的背景之下,与居民消费和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利率和汇率指标对出境旅游的综合影响值得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根据1998年至2018年的国内实际利率、人民币兑美元利率以及出境旅游人数,构建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等分析,证明长期内实际利率与本币币值对出境旅游人增长分别存在负相关和正相关的协整关系,短期内实际利率上升会产生收入效应,而币值上涨则会因需求粘性影响而抑制出镜旅游人数增长,随着时间推移二者将产生波动回归长期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