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借鉴日本经验 有效规避海外并购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涛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09,(19)
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回顾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企业海外并购的历史情况,指出中国企业在当前跨国并购热潮中应当头脑冷静,必须高度重视跨国并购的风险,采取有效手段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前,新加坡的海外投资被认为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第二翅膀,对外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了新加坡的GDP,这离不开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通过论述新加坡海外投资的一些基本现状,分析新加坡政府为推动企业海外投资提供的战略支持、搭建平台、贴心服务、开路先锋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新时期我国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除企业的内在冲动之外,新加坡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和扶持本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这是新加坡企业“走出去”并且取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外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企业国际化成效显著,但中国企业在海外取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本文从财务管理角度探讨了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0年我国不少企业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紧张的矛盾;有利于有效地减少贸易争端;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更是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企业走出国门后,面临的风险也加大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作为国有控股的海外上市公司,因投机石油期权造成了约4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中航油”事件不仅仅是某个人或某家公司的悲剧,更是为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敲响的一个警钟。该事件的惨痛教训值得反思,以防其他企业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由境内投资企业设立的境外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迅速攀升.巨量的境外企业对于境内投资企业而言,在公司治理、经营实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从而为投资项目的前景埋下了一些隐患.本文提出在海外控股公司("中间层公司")的搭建过程中,境内投资企业应当遵循3条设计标准,以优化其海外投资架构. 相似文献
7.
加入 WTO以来,我们原以为一马平川的出口道路频频受阻,在 WTO框架内、外的各种贸易壁垒此起彼伏,在此背景下,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避开贸易壁垒,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呼声又开始高涨.笔者力图梳理主要观点,发现薄弱的研究环节,梳理出有价值的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8.
9.
今年四月在北京召开的“2 0 0 1中国企业高峰会”上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指出 :“2 1世纪将由全球化所主宰 ,就像 2 0世纪被工业化所主宰一样。但有一点不同 ,工业化革命花了 10 0年时间才分出胜败 ,而这一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只需要 2 0年就足够了。”面对经济全球化 ,中国企业都在重新思考自己的处境。从国内看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日益临近 ,中国企业既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也感到了面临的严峻挑战。逐步降低关税和非关税 ,会增加一般贸易的进口 ,使国内市场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 ;而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 ,放宽合资企业的外商投… 相似文献
10.
抓紧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既是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内在要求,又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本文就目前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使得我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国把自由贸易区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中国-新加坡协定为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推进模式。协定对加强中新双边经贸关系,新加坡参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我国企业境外投资保护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国内企业将会到境外进行投资。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的增多、投资规模的增加迫切需要建立我国境外投资保护制度。目前我国境外投资保护制度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没有境外投资法,境外投资保险制度覆盖面窄,支持力度小,投资保护协定签订工作滞后。为了促进和保护我国境外投资的发展,我国应加快境外投资立法、完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和加强投资保护协定签订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不同地区FDI与国内投资之间的关系。在对FDI与国内投资效率进行比较中,得出在我国各地区FDI与国内投资之间均不存在所谓的“挤出效应”,不同地区FDI与国内投资的效率也有所差异,东部地区FDI效率远远高于国内投资效率,而西部地区FDI与国内投资效率差距相对较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韩国海外投资法制评析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从放松外汇管制、完善审批与监管制度、建立投资促进与保险制度和建立投资服务制度四个方面极大地促进了韩国海外投资发展和韩国跨国公司的形成。但是,韩国海外投资法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盲目放松管制和过度扶持的问题,从而成为1997年金融危机诱发因素之一。我国在发展海外投资事业时,可借鉴韩国海外投资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尽快制定《海外投资促进法》,建立和完善海外投资许可与服务制度,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和海外投资基金制度,逐步放松外汇管制。 相似文献
15.
对宁波市1990-2005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宁波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呈中性。为避免FDI对国内投资"挤入效应"的衰减、"挤出效应"的凸现,宁波应该尽可能引导和鼓励FDI投向第三产业、投向有较强关联度的产业,并积极引进具有较强技术溢出效应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人力资本分为国外人力资本和国内人力资本,以中国为例,采用9个OECD国家的1980-2011年共210个观测值作对比,用定量分析方法探究不同人力资本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国内人力资本与国外人力资本皆对FDI技术吸收能力产生积极效应,且综合指标比分别的单独指标对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更大的影响,海归型人才与非海归型人才相比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商投资与贸易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经典文献中的关税决定与外商投资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进行了扩展,引入了内生外商投资决定机制.通过MATLAB模拟出特定数值参数下博弈的均衡解并对均衡解的性质进行讨论,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均衡的贸易保护水平与外资水平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的命题,而均衡解是高水平均衡还是低水平均衡则取决于该行业的特定行业参数,正是这些行业特定参数的差异导致了现实中复杂的贸易保护结构和外商投资水平.为了检验由模型所得出的命题,文章利用中国第三次工业普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对理论模型的结论给予了支持. 相似文献
18.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及其规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约束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与产业安全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赖国际市场,通过资源型企业跨国投资获取海外资源。然而政治风险一直是跨国经营的一个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尤其对于经营能源矿产等政治商品和战略物资的资源型跨国公司而言更是如此。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经营所面临的政治风险,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企业的规避之道。 相似文献
19.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筹备成立标志着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的根本变化,文章认为外汇储备投资除满足收益性和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使命外,应重点保障我国资源需求的战略目标;资源战略储备的形式除实物储备外,还可以直接购买或参股资源矿藏、购买资源类企业的股票以及通过国际期货市场进行运作.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explore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ment (SRI) in Japan. SRI is a recent field in Japan. It is not clear which model it will follow: the European, American or its own model.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SRI, the key actors and motivations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its diffusion, the paper provides explorative grounds to sketch the translation mechanisms of SRI in Japan and offers insight into its future path. Based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of information, the paper shows that although SRI in Japan holds some similarities with the U.S. and especially with the European model, it remains unique.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 and re-interpretation in adopting a practice in a new context. SRI in Japan is still in a dynamic construction process. Although we expect it to develop further, it is difficult to depict its future shape and for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