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生物资产计量是生物资产会计研究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本文从生物资产概念入手,研究分析生物资产的独特性,分析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缺陷,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越性,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计量的相关规定,探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生物资产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2.
生物资产计量属性选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物资产准则中资产计量的规定 一是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我国对生物资产的计量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规定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是在严格限制条件下使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3.
田莹莹  于磊 《财会月刊》2012,(11):41-43
本文在分析生物资产特殊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应结合生物资产不同类型进行计量,并以家禽养殖业为例进一步探讨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对中外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物资产会计计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针对我国生物资产会计核算所处的具体背景,从会计目标的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对我国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在论述生物资产的含义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生物资产的两种计量属性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我国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理论研究提供一点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生物资产计量模式选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对生物资产的规定,并根据我国国情对生物资产的定义、特征、计量与披露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国内外对生物资产的计量没有给出具体的计量模型的选择。本文尝试建立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并阐述了我国现阶段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计量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为生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会计计量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为了达到客观公允地计量与披露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会计信息的目的,在计量模式方面,应根据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特征,针对不同的计量程序而采用相应的计量模式.分析认为,在初始计量时,一般应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其"取得成本"往往就是其公允价值最好表现.在后续计量时应以林木郁闭为标志,针对郁闭前后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耗费目的和价值增长的不同特点而相应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即林木郁闭前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林木郁闭后主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8.
李璐 《会计之友》2012,(4):23-24
长期以来,国内外围绕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模式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文章在分析生物资产两种主要计量模式——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指出应结合生物资产的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论述生物资产的含义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生物资产的两种计量属性进行了比较,旨在为我国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理论研究提供一点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生物资产计量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IAS41)提出生物资产项目,并提出使用公允价算尊量。而目前我国关于生物资产的计量还处于讨论当中。本文在分析生物资产的生物特性和资产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一种符合生物资产特性同时也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生物资产计量模式——混合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组织和经济业务日益复杂,根据资产的性质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已经成为现代财务会计的必然选择。因为选择的计量属性不同,财务报告所反映出的结果存在差异,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失去资产计量的客观性,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虽然理论上更加符合决策的要求,但是如果没有有力的监管,也会给经营者留下很大的利润操作空间。经过严格监管的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选择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财务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2.
陈磊 《价值工程》2010,29(26):46-47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进行了严格的分类,并对各类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进行了明确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类似之处,但也有不同。本文通过实例对二者的会计处理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2007—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生物资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相比没有生物资产的上市公司,有生物资产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显著增加,并且在有生物资产的上市公司中,计提生物资产减值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会更高。原因在于生物资产具有生物转化等特性,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空间,审计师出于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的考虑,会增加审计收费。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或者企业为非国有上市公司时,生物资产对审计收费的正向影响会更显著,并且审计师行业专长抑制生物资产与审计收费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以会计目标、资产计价、信息需求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逻辑起点,通过对百年的资产计量属性论争和各种计价方法与经济运行关系的研究,质疑当前占主导地位的资产计价法的现实作用,引导出会计信息地位被弱化的原因,并期望以边际生产力理论解决价值在生产要素中分配的困惑。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会计难于实施的原因之一是对人力资产的计量。不同的人力资源会计方法确认人力资产的性质不同,需要统一人力资产账户分别核算;同时将公允价值引入人力资产价值会计的计量可以有效消除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对未来时间价值流估计的不确定性难题。人力资产统一账户以及公允价值计量人力资产价值将简化人力资源会计并使其增加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无形资产减值测度是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重要理论和实务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利润质量。我国关于无形资产减值测度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定型的操作模型。作为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无形资产减值测度问题的起点,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对无形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其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ransaction cost, property rights, and resource‐based approaches to the firm assume that assets,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are heterogeneous. Arranging these assets to minimize contractual hazards, to provide efficient investment incentives, or to exploit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conceived as the prime task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None of these approaches, however, is based on a systematic theory of capital heterogeneity. In this paper we outline the approach to capital developed by the 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how how Austrian capital theory provides a natural bridge between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We refine Austrian capital theory by defining capital heterogeneity in terms of subjectively perceived attributes, the func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uses of capital assets. Such attributes are not given, but have to be created or discovered by means of entrepreneurial action. Conceiving entrepreneurship as the organization of heterogeneous capital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emergence, boundaries, and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the firm, and suggests testable implications about how entrepreneurship is manifested.  相似文献   

18.
知识资产会计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产的价值和作用已经超出了实物资产,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和关键因素。本文认为企业资产的重心正在从实物资产转移到以技术、人才、文化、信息等为代表的知识资产,应该对知识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企业风险的管理、未来收益的计算等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金融工具会计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确认和计量方面。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应为:将支付的对价作为取得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应为:企业发起但不是为交易而持有的贷款和应收款项按成本计量,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按摊余成本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优先顺序为:公开活跃市场上该项资产的市价、参考市场上类似交易资产的价格、采用期权定价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法。  相似文献   

20.
资产是会计学中最重要的要素,资产与资源有着天然的联系,但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从价值链视角,资源是资产形成的基础,会计学资产形成的途径主要是资源的转化形式和资源权利的衍生形式。资产形成途径理论对资产本质的认识与资产的计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