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改革,一个发展,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改革全面深化,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三中全会已经讲的很明确,《决定》提出的目标今年实现了就是一个大发展。在各项改革中,牵扯地方的是分税制,这是温和的改革,渐进的改革,已经获得了大家的欢迎。这一改革的关键是先建立这个机制,目的是中央和地方都要多收。 由于其它原因,去年开支增大,但今年改革有大希望,因为好多浪费可以消除。只要中央增收,适当时候可以把地方递增部分减一些。地方上交部分,并不补中央的财政赤字,也补不了。这些钱先解决地方的困难,有好些省财政很困难。所以,该纳税的要老老实实纳  相似文献   

2.
王金秀  李明强 《现代财经》2007,27(5):11-14,37
当前我国各项重大预算改革举措正日益推进到基层财政;此前,地方为了缓解财政困境也自主进行了财政管理的创新;预算改革规范和地方预算创新二者之间既具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在中央统一规范的预算改革自上而下推进以及上级规范与本地财政现实运行特点融合之际,必然要求基层政府预算制度进行再创新。财政预算的再创新主要包括规范化预算改革举措之间的协调、针对基层财政特点来推进预算改革规范以及将预算改革规范与地方已有财政创新并轨等,并强调规范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地方财政收入不断增长,地方国库也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地方各级政府也希望利用一定国库现金创造更多收益,以某更大发展。当然,在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得到巨大发展的影响下,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各方面就缺乏必要依据,导致地方国库资金无法保值和增值,也就不利于财务管理,所以,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分税制下的县财政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中央的财政汲取能力大幅度提升,而地方政府尤其是处于行政链条末端的县乡基层政府因为财政收入大头被中央和省拿走,财力萎缩,因此财政自给率下降.为了弥补财政缺口,县乡政府努力扩大预算外收入,同时县财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转移支付成为其主要财源,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变得更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中央的财政汲取能力大幅度提升,而地方政府尤其是处于行政链条末端的县乡基层政府因为财政收入大头被中央和省拿走,财力萎缩,因此财政自给率下降。为了弥补财政缺口,县乡政府努力扩大预算外收入,同时县财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转移支付成为其主要财源,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变得更强。  相似文献   

6.
高其勋  董彬 《经济与管理》2004,18(10):15-17
现行中央税收管理体制没有根据新税制及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改革,已不能充分保证中央税收职能的发挥,要对其进 行改革。改革后的中央税收管理体制在机构设置上分为国家税务总局、大区国家税务局和基层国家税务局三级机构,税收征 收管理由一级基层国家税务局具体负责。  相似文献   

7.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阶段。整体化推进阶段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克服行政分权制的弊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中央和地方关系。本报告在总结中央和地方关系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央和地方关系间题上面临的矛盾和间题,探讨中央和地方关系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资产权"统一所有与分级所有"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国资产权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和中央政府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入手,对现行国资“国家统一所有,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和“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所有,分级管理”的设想进行利弊对比分析,提出实现“分级所有,分级管理”体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部分国家依照发达和发展中、单一与联邦制国家进行分类,比较分析了这些国家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最新数据,探索其中的一般规律,并且总结其中的经验。从中可以看到,税收收入划分制度要服从国家体制、有利于行政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效率原则。我国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制度的改革也要遵守这些规律,同时也要符合我国发展中、单一制和大国的特点。税收划分制度也要达到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合理的税收收入划分制度,使之能够提高中央及地方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带来国家政治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备受关注,我国也在对二者关系不断的进行调整,以逐渐实现规范化、合理化、法治化,而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也要格外重视,中央与地方要相互协调,互相协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区域行政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但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存在被肢解的可能,所以在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中,对区域行政关系的建设与改革成为了新视角,为促进区域发展,本文对区域行政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行政管理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朱顺贤 《经济师》2006,(5):203-204,207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994年我国进行了旨在规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分税制改革。这次改革虽然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基层政府财政困难、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和完善、分税制指导理念存在一定偏差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有关改革的具体建议与主张。  相似文献   

12.
张立军 《经贸实践》2004,(8):31-31,34,35
工业园区热背后.有客观经济发展大潮流的涌动,也有人为的推波助澜。如今全国究竟有多少工业圆区谁也说不清.翻开一些地方的区域经济蓝图.几乎都有工业园区的宏伟规划.且工业园区的面积越来越大.在目前中央对工业园区清理整顿、严格清理非法占用耕地的新形势下,许多基层地方政府仍在设法变通搞工业园区,以工业集中区、产业基地、工业区等名义代替了国家要清理整顿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那么究竟什么原因驱使地方政府对工业园区如此难舍难分?笔者认为王要基于以下五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于1994年建立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相应建立了中央税收体系和地方税收体系。但由于当时税制改革的主要意图是为了扭转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过低的分配格局,这导致中央税收收入占整体税收收入比重逐年增加,中央税收体系得到了加强,而地方税制改革则严重滞后,地方税收体系的不健全已成为阻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西方公共财政理论,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决定了公共财政必须具有清晰的内涵和层次性,分税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中央税收体系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地方税收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目前,我国正处于公共财政积极推进的转型时期,尽快健全和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初步实现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由行政制衡向机制制衡的转变。十多年来,分税制改革取得很大成效,但分税制改革也遗留了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政支出划分不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匹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不规范等问题。为此,迫切需要从规则约束和权力与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两方面深化分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简言之     
《新经济》2010,(7):13-13
“收入分配改革不能再拖了,必须要马上做,而且要大力度地做。拖得越久,改革的边际效益就会下降,到时候想做就更加困难重重。” ——由国家发改委起草的收入分配改革草案已接近完成,相关官员称如果中央后续改革力度仍然不大,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就会弱化改革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如何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世界性的分权化趋势更多地表现为地方政府支出份额的增加,而地方政府的征税权(或自有收入份额)并没有增加的趋势,政府间纵向财政不平衡的状况也没有减弱的迹象.通过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中央(或联邦)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进一步加强.这种政府间关系的格局之所以形成,原因在于其可以形成上下级政府间有效的相互制衡,从而达到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解决中国基层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的改革方向,主要不是大幅增强地方的税收权.而是要通过改革地方人事制度,以在上下级政府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相互制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7.
集权、同质、全能是传统政府体制的三大特征。转型时期,地方政府职能变化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这样,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陷入困难境地:中央与地方的利益矛盾;替代市场与培育市场的矛盾;条块之间的矛盾。必须要寻找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支持;准确定位地方政府职能;科学合理划分职责权限;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化解难点,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未来要加快建立地方税收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地方税体系是地方政府行使职能,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物质保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分权—收权—分权成为中央与地方税权与事权改革的逻辑。当前,在加快城镇化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政策背景下,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事权过多的矛盾日益明显。在分析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要通过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权,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关系,通过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保证财力与事权匹配。  相似文献   

19.
王宁 《经济学家》2003,(1):125-126
在深化地方财政改革中,必须赋予地方各级政府与其职能相适应的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财政自主权:1.地方公共服务供应自主权公共财政理论认为,从效率和公平的角度判断,财政的稳定和再分配职能应放在中央一级,配置职能则应尽可能放在地方各级。据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应该扮演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角色,是按照辖区内居民的意愿提供所需要的地方公共服务,而这也正是地方政府和地方财政赖以存在的基本经济理由。这一理由事实上要求赋予地方政府在供应地方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基本自主权。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要能够自主确定本辖区的公共服…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政府应该承担起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行中央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基础教育财政责任基层化,造成基础教育不公平发展。当务之急,应加大国家财政的整体教育投入总量,改革投入体制,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财政逐级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