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企业债券安全性有待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债券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滞后于股票和国债的发展。除政策导向影响外 ,我国企业债券本身安全性不高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债券安全性差体现在它的发行主体、发行机制、信用评级等方面 ,尤其体现在债券履债机制不健全 ,违约成本小以及僵化的利率和很差的流动性。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即建立完善的债券履债偿债机制 ,深化国企改革 ,推行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等促进企业债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弱化担保安排、强化信用评级、放开利率管制是企业债券市场化的三个基本前提。弱化担保安排并非意味着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的融资将更加容易,而是表明,信用级别低的企业发债融资的成本将更高。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股性和债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各种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混合型证券(hybrid security),随着管理层的政策引导,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2001年短短1年时间内,拟发行这一新的融资品种的上市公司数额高达43家,拟融资规模高达334.2亿元。面对这一新的融资热潮,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如何判断融资方案的合理性与投资的可行性,需要一定的标准,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要求,通过对可转换债券作为混合证券内涵的股性和债性的特性研究,寻找出相应的变量,并以实证数据证明了我国拟发行可转债公司的发行方案与公司基本素质有一定的差异,投资银行针对不同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4.
关于可转债的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可转债的风险构成不 论是可转债发行公司还是投资者都面临着风险。下面分别站在两者的角度上分析可转债的风险 ,以更好的认识这一金融工具。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筹资的公司 ,其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回售风险由于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具有行使转换权的选择权利 ,因此 ,一旦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债券契约规定的转股价格出现较大的差异时 ,就会对转换权利的行使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债券投资者的利益 ,债券的发行契约中一般会规定回售条款 ,这一条款规定当公司股价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低于转股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 ,债券持有人可按约定价格将所持债券售给债券发行人。因此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股价下跌时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就可能面临较高的回售风险而导致较大的财务损失。(二 )价格风险如果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后 ,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大幅上升甚至高于约定的转换价格时 ,转换选择权价值的不断上升使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蒙受融资成本较高的损失。为了避免股价大幅上扬带给发行企业的风险 ,保护发行人的利益 ,可转换债券在发行契约中大多订有赎回条款 ,即当公司股价在一段时期内连续高于转股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 ,发行公司可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  相似文献   

5.
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展经历了探索期、试点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各阶段具有各自的经验教训。当前利用可转债融资在公司特性、行业选择和发行时机方面存在误区,基于经济理性假设,不同类别的公司以及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市场状况以及融资成本来选择是否采用可转债融资。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动机入手,对适合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和时机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机构研究员对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预测差异常常造成债券价格出现偏差。以国内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为例,以研究员对收益预测的差异和债券信用利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卖空限制下,预测差异越大,债券信用利差越低。这种差异更多地代表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而非未来的风险水平。并且公司债券比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对投资者意见分歧更敏感。此外,还证实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确实优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平均而言,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较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更低。  相似文献   

7.
机构研究员对上市公司的未来收益进行预测,预测差异常常造成债券价格出现偏差。以国内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为例,以研究员对收益预测的差异和债券信用利差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卖空限制下,预测差异越大,债券信用利差越低。这种差异更多地代表了投资者的意见分歧,而非未来的风险水平。并且公司债券比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对投资者意见分歧更敏感。此外,还证实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确实优于交易所债券市场;平均而言,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较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更低。  相似文献   

8.
陈超然 《时代经贸》2012,(24):197-198
自2002年开始,国内可转换债券市场最高规模曾达到过300亿元,一度通过可转换债券融资超过了增发和配股的再融资总和。但其后由于发行规模的持续萎缩导致可转换债券市场严重供不应求。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月,在沪深交易所交易的可转换债券只有12只,余额不到120亿元。造成国内可转换债券发行出现萎缩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是与一些上市公司对可转换债券这一品种仍不熟悉有关,有一定的专业障碍,觉得先发可转换债券再转股过于繁琐等。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与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条件过于苛刻有关。建议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经验,将可转换债券融资纳入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将其提高到与股权融资、一般债券融资同等重要的分量,并采取措施引导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同时,可参照债券与定向增发条件,放宽可转债融资条件。  相似文献   

9.
根据代理理论,现金股利是反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发行可转债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了减轻赎回压力,有动机发放较高的现金股利以吸引可转债持有者转股。文章以此为研究假设,以我国2001年~2006年发行的可转换债券为样本,对可转换债券降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可转换债券融资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率显著正相关,通过可转债融资可以降低现有中小股东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卢春  杨永学 《经济视角》2003,(12):51-52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发布实行以来,已有许多的上市公司宣布了可转换债券发行计划并获得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继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之后的重要金融品种,上市公司可转债正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可转换债券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对公司融资的影响 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上市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能够使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