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建立中国内地港澳自由贸易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目前全球已经出现135个自由贸易协议或自由贸易区(包括关税同盟),仅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就有超过100个自由贸易协议报送世界贸易组织,订立自由贸易协议或建立自由贸易区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订立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议或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更加灵活的次多边贸易和双边贸易的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方式,它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伴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同其它国家或地区订立自由贸易协议或建立自由贸易区也将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与东盟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已经开始起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内地与作为独立关税地区的香港和澳门建立自由贸易区符合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适逢其时,是利国利民利港和澳利世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张丹  王雍铮 《中国经贸》2008,(24):47-47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立至今,发展一直缓慢,本文就南盟的发展进程进行回顾,对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南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制度霸权理论认为,争取地区霸权的核心是主导地区制度建设,提供经济稳定和开展地区合作是地区霸权的自然选择,但印度破坏南盟制度进程和忽视地区功能合作的“反常”行为对该理论提出了挑战。既有解释大多聚焦南亚国家建构历史、不对称的地区结构和印度的自我认知,较少关注印度南盟政策背后制度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地区霸权的制度护持是印度南盟政策制定和变化的核心动力。印度利用区域制度和权力优势谋求制度护持的行为主要受到自身霸权护持压力和地区国家对制度功能需求的影响。这两个变量的组合可得出四种制度行为结果,对应印度制度护持的四种行为模式:制度非中性、制度制衡、制度私有化和单向支付。作者选取印度创设南盟、中断南盟进程、加快推进南亚自由贸易区以及选择性启用南盟四个案例对上述假定和框架进行验证。据此逻辑,印度在后疫情时代将面临更大的制度霸权困境。对印度案例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深化我们对于复杂世界中不同地区霸权制度护持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可为中国南亚外交提供一定的启示,即应充分利用印度的霸权本质和制度局限,通过注入基于社会逻辑的制度设计,推动南亚次区域制度建设和地区霸权秩序转型。  相似文献   

4.
南盟自2007年的新德里首脑会议以来,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体现在成员国内部的联系,还加强了与欧盟等区域外组织的联系,同时在扶贫、旅游、基础设设、交通等各方面展开了各种以项目为基础的广泛合作,因此我们相信南盟必将对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立至今,发展一直缓慢,本文就南盟的发展进程进行回顾,对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南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韩两国应建立为取消中韩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实现中韩间自由贸易的自由贸易区.中韩自由贸易区是可行的.中韩两国应该积极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港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烨  高元文 《南方经济》2002,(12):46-48
2001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向中央政府提出与内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政府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并且已经与香港政府展开磋商。两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否可行?意义何在?本文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2001年11月28日,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在香港举行的第14届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上,对香港政府提出的在内地与香港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议进行充分肯定,并建议把澳门也应纳入进来。最近,中央原则上同意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责成外经贸部成立专门小组与港、澳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具体推进措施。在内地、香港和澳门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所包括的区域范围多大?其贸易自由一体化达到何种程度?该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如何?现在有多种意见和争论。从全球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经验看,越小范围的经济一体化越能促进双边或多边区域间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根据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对外开放的差异程度,按照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要求,我们认为,我国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可以在深圳和香港之间率先启动,并将这两个中国的“特区”建设成为在WTO框架下世界性的“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正是看到了自由贸易区在某种程度上比WTO更加自由开放,更适合于推进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大融合,各国纷纷在坚持WTO机制的同时,努力同潜在的合作伙伴建立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论证了建立中日韩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分析了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政治缺乏互信,区域争端恶化,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大国强权干涉,一些问题未达成共识.因此,中日韩三国应当增强各领域的合作,积极克服障碍,尽快建立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1.
南盟自2007年的新德里首脑会议以来,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体现在成员国内部的联系,还加强了与欧盟等区域外组织的联系,同时在扶贫、旅游、基础设设、交通等各方面展开了各种以项目为基础的广泛合作,因此我们相信南盟必将对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一种平衡改革红利和把握改革风险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对探索新的贸易管理制度,促进贸易和投资全球化,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新经验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拟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对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的确会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但并不能得出互补性自由贸易区与竞争性自由贸易区孰优孰劣的结论。抛开互补性与竞争性的争论,当今自由贸易区的蓬勃发展在更高层面上是国家战略,尤其是大国战略的产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要服务于国家战略,而经济效果的考虑则是国家战略下的次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程超泽 《开放潮》2002,(3):29-30
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水图2001年11月28日在香港举行的第14届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上透露,中国政府正考虑入世后在内地、香港及澳门(下简称“中港澳自由贸易区”)之间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在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条例和框架之下进一步促进中港澳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本文作者认为,建立中港澳自由贸易区,首先应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并就建立中港澳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前景、贸易自由化的内容等提出自己的见解,意在与读者共同求证此设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徐欣煜 《中国经贸》2014,(20):32-3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自由贸易区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将从历史、政治、经济这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中国与瑞士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分析建立中瑞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和微观主体的积极意义,并针对上述现状,对我国在中国与瑞士自贸区的建设中应该采取的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计划的框架及进展情况 "欧洲-地中海自由贸易区"计划源于欧盟同地中海南岸国家建立"新伙伴关系"的倡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背景分析,结合现实经济贸易相关数据,全面的分析建立起中印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试图为相关人员全面分析建立起中印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影响提供有益的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韩敏 《天津经济》2015,(3):9-10
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天津滨海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规划进程进一步加快。本文通过与上海发展的比较,分析天津滨海新区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对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针对三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解企业对中日韩经济合作制度性安排的意见、企业应对策略和向三国政府提出的政策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中日韩企业对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态度积极,希望加快中日韩经济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两国贸易结构和贸易结合度的分析,认为两国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建立中智自由贸易区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文章同时分析了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中智双方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