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兴办科技工业园区等各种开发区,抓住了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使“中国制造”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事件。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入了研发转移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内外环境条件也难以支撑目前的“中国制造”模式的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定位和强化中国科技园区(国家高新区)的功能,迅速提高中国的创新能力,改变在全球化分工中的弱势地位,提升中国制造业的价值链。  相似文献   

2.
经过14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已经完成。加入WTO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并应对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战略决策。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一国的经济利益不仅体现于本国资本的传统“民族企业”,而且体现于境外资本参与的“本土”合资和独资企业,相应地为维护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阻挡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无非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是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同时又是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应该认清其真正本质,做到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来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预测大师托夫勒曾经预言,全球化的经济也将是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城市群落将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沿海也出现了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以城市为群落为特色的增长地带,新一轮沿海论剑,谁主沉浮?纵观东北亚地区,环视周边大城市,威海想加快发展,走向世界,首先应立足于东北亚经济区,并于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东北亚经济区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区域内,既有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有新兴工业国家。各国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梯次明显,资源条件各具特色,互补性强。2…  相似文献   

5.
顾钱江  何自力 《开放潮》2001,(10):11-13
随着“入世”谈判即将画上最后一个句点,中国已经站在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起跑线上。但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部分,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还有一张独特的王牌,即生活在海外的数千万华人,这是可以依靠和值得开发的资源。”法国陈氏兄弟公司总经理陈克光在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上如是说。事实上,千里迢迢来到南京的3500余位与会诲外华商都和陈克光一样有着相同的愿望:海外华人热切期盼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为中国架起金桥。 陈克光:全球化不能没有中国 “在言及全球化的时候,国内的舆论似乎有一种担心,生怕…  相似文献   

6.
雷专平 《发展》2001,(2):20-22
随着我国加入 WTO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加入 WTO,将进一步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经贸环境,促进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 WTO,对甘肃发展外向型经济将会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形成严峻的挑战。  加入 WTO对甘肃对外开放的影响,从有利方面看,一是有利于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加入 WTO,中国在长期封闭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贸易障碍将大大减少,中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其他国家的市场也相应对中国更加开放。…  相似文献   

7.
WTO与中国土地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加入WTO对中国土地市场是利?是弊?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必然趋势,WTO作为各国与国际经济体系联系的纽带在推进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加入WTO后,我国最...  相似文献   

8.
“西三角”经济区呼之欲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加入WTO的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全面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谁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占有先机,谁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获胜。在此背景下,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西三角经济区(以下简称西三角)呼之欲出。多年来,“西三角”各方在交通建设、能源开发、企业联合、旅游发展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并且随着这一联系与合作的加强。各方正逐渐弱化行政区划,打破地域封锁。共同构建发展环境,营造区域竞争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保税区的建立为国际物流运作创造了条件 发展现代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全球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国家间、地区间的货物、技术、信息的交流,国际物流的流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变化,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实现这一要求,需要在适宜的区域建立适宜国际物流发展、发育的环境。保税区具备了这种特殊区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怀珍 《发展》2002,(9):15-15
中国加入WTO的最大机遇是什么?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仅要看到各行各业的具体问题,还要更深入、更全面地研究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当说,加入WTO对中国的最大机遇是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加速自己的经济发展,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面对入世加速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为什么加入WTO,有两个大的背景需要考虑。一个是全球化的大背景,另一个是中国改革的大背景。90年代以来,世界上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且在不断加速。什么是全球化?简单概括,全球化就是人们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和消费。全球化实…  相似文献   

11.
《北方经济》2005,(9):43-43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特例,即使国内并没有完成市场化进程,经济却可以保持高速增长。这是因为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受益。8月22日,经济学家樊纲在向“中国经济增长与全球化”论坛提交的报告中这样写到。在中国,65%的人口在农村,工业化尚未完成,法制尚未健全,还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受计划经济深深影响的国家,虽然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与西方国家还难以相比,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却可以长期保持在9%以上。  相似文献   

12.
赵伟 《改革月报》2001,(9):21-21
人人都在谈论经济全球化、人人都在谈论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得失,而从1999年WTO西亚图部长会议,一年一度的IMF年会,到2001年八国首脑会议,可以看到两股力量在全世界聚集:一股是经济全球化的赞成与倡导力量。主要是由于经济学家、受经济学家说教鼓动的政要们和跨国公司的老板们组成。它们频频聚会,利用各种场合推销经济全球化理念,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为经济全球化鸣锣开道,并力促国际社会为之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另一股则是全球化的阻挠或反对力量。这股力量的构成较为复杂,有受到金融危机袭击的政客,有经济、贸易活动的落魄者或落伍者,还有环境保护主义者,都会吸引来成千上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在会场外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对世界经济进一步全球化。两股力量的聚集,表面上似乎反映了人们对全球化认识的不同乃至对立,但深层次上则反映了一种客观存在,这便是经济全球化的“双丸剑”效应,它在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某种新的威胁;在带经一些国家或一国内部某些利益集团巨大利益的同时,则带来另一些国家或同一国家内部另一些利益集团损失乃至灾难。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国务院关于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文件实施的第10年,也是十五计划的起始之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下大气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作为“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任务和举措,这预示着在“十五”,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期内,国家的发展将对科技工作提出更多、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入世后香港经济发展新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刚 《开放导报》2002,(4):13-15
探讨香港经济新定位,需要从按照“一国两制”原则和WTO规则形成的体现一个国家不同关税区之间特殊次区域合作格局的背景下来展开。既要分析在这种新格局下香港现行经济定位将要以的影响。又要从中国内地和台湾加入WTO对香港的影响角度,探讨香港经济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5,(50):12-14
媒体,尤其是财经类报刊,都兴奋地期待着中国和印度在国际经济中的崛起。在长期相对停滞不前后,这两个几乎拥有世界2/5人口的国家,过去20年中它们的收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记者们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来描述两国的经济改革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从“社会主义睡梦”中醒来的巨人、“笼中之虎”获得自由等等。专栏作家们从北京和班加罗尔发来了扣人心弦的报道,在我们周围充斥的自满气氛中,在“平坦的”全球化运动场上,两个天才青年正在无情地较量。其他人告诫说,“30亿新兴资本家”将带来重大影响,他们中的大部分来自中国和印度,这将重新定义下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全面纳入世界经济的主流社会,中国经济必须遵循国际经济的规则来运作;中国人的传统价值理念必然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洗礼。总之,加入WTO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我们既面临重大机遇,又直面严峻挑战。正是在这种新的形势之下,湖南必须重新认识自身作为“内地的前沿、沿海的内地”这样一个“半边缘区”的经济区位特点,以中国加入WTO为重要契机,充分运用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外部经济效应,全面调整以往“地区资源倾斜”式的梯度推移战略,确立“产业(技术)倾斜”式…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三角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在河北省廊坊市主持召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似乎一直是风声大雨点小的“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大计已摆上了桌面。在会议上,一位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中国比喻成一个巨人,他的头是京津冀地区,他的两条腿分别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京津冀”在中国经济所占的地位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曹正霞 《发展》2007,(5):38-38
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形态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极大进展.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的特殊阶段,我们既要面对发展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又要面对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引起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及加入WTO的挑战.这些都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专家对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需求关系比较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一个国家或区域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阶段,高等教育都有一个加速扩张的特殊需求的时期.  相似文献   

19.
放眼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澎湃激荡,党和政府登高望远,审时度势,使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中,这是一种胸怀,一种气概,一种民族特质的鲜明体现。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中国从“改革推进开放”转向“开放推进改革”,不仅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必将对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和产品可以更加开放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挺进海外,打进国际市场,从而使国内企业在更广阔的天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和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据资料表明,到2000年底,中国境…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经济区作为包括京、津、冀、辽、鲁、晋、内蒙 7省市区的重要的经济区,其地理区位、自然禀赋、生产力结构、科技水平、人口素质和思想观念有别于其它经济区,在国家加入 WTO后,自身所受到的影响也有别于其它经济区。在大限来临之际,环渤海经济区应重视区域整体应对 WTO问题的研究,以利于在加入 WTO的新阶段中加快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可以预言,加入 WTO,该地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必然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审时度势,结合自己的优势,拿出自己的招数。 一、从产业前途和服务功能的广度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