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权激励从1999年开始被引入中国证券市场,尽管也有尝试者,但一直大面积未付诸实施。但在眼下的股改大潮中,为了提高公司股改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将股改与股权激励结合起来,鼓励公司在股改同时,完成管理层股权激励。于是,股权激励方案成了股改中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国内银行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如何来评估国内金融体系的风险,就得看国内银行体系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由于银行体系占圉内金融体系融资的比重达90%以上,因此中国银行体系风险的高低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在四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完成之前,中国银行体系是一个不良贷款率高、风险较高的体系。但三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之后,国内银行业成绩斐然,特别是在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海啸中,更是体现出国内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与股市波动的非线性持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股市运行的现实,通过对非平稳非线性ARCH模型的扩展,揭示并解释了股市收益波动的特征:短期内波动存在ARCH效应但集聚性相对较弱,这说明中国股市的短期风险在加剧;成交量以非线性逻辑函数予以解释和确定,这意味着股改后中国股市的长期风险在减弱。基于此本文认为,股改后中国尤其应加强短期风险管理,强化对市场的监管,长期风险的减弱意味着股改使股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因而可适时适度扩大股市规模,以此缓解流动性过剩和减弱短期风险。  相似文献   

4.
刘振华 《新财经》2006,(7):94-95
6月17日,第一家进行股改的G三一(600031)部分限制流通股正式获得流通权,从而拉开了股改限制流通股上市的序幕,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已经进入到检验成果的阶段。限制流通股的上市势必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其中不但蕴涵着风险,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9,(8):20-20
2008年的罕见金融危机是内地商业银行在股改之后经历的首次“大风浪”,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业界人士认为,内地银行在金融海啸中稳健发展,虽然遭受一定损失,但也在危机中积累了应对逆境和控制风险的经验,有利于今后发展和“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高峰 《新财经》2011,(2):14-14
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随着时问的流逝。一些上市公司股改初期推出的股改方案渐渐被一些投资者所遗忘,然而有一项内容却不得不再次提及,这就是非流通股东所作出的股改承诺。  相似文献   

7.
许珊 《珠江经济》2005,(11):76-81
股权分置股改方案是目前我国股市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首二批股改方案中因有太多人为因素,备受市场质疑,如对价支付谈判及其可能引起内幕交易,目标多元化,无广泛适用性(含B股和H股如何股改)等等,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股改方案太具局限性,没有抓住股权分置的本质和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8.
一、导论 股权分置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中指出:今年要基本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继续搞好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促进资本市场创新和发展。随着6月4日下午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了全面股改第35批名单,股改公司的比例已占内地股票市场上的60%以上,股改可以说是进入了攻坚阶段。目前,各个公司推出的股改方案不一,有配售方案、基金方案、权证方案、回购方案、转股方案,到底谁是谁非也无定论。但是股改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实现股份全流通,发挥证券市场的应有功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后一家尚未进行股改的国有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股改计划也已经拉开序幕。农业银行定位农村有其可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农业银行的现状,深入探究农业银行定位农村的“农”字之路。  相似文献   

10.
股改近期呈现提速趋势,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明年很有可能完成这项史无前例的改革.不过也应当看到,股改后留下的问题依然很多.股改之后的市场将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呢?我们认为,股改之后最大的一个难题是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之后,由于其天然的优势,也即是历史原因导致其持股成本低,与流通股股东的成本有巨大价差,市场有可能出现非流通股大量抛售以套现的情况,这有可能对市场产生相当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非流通股的存在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特殊之处。文章探讨了中国银行业股改对A股银行股的影响。文章将样本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组,并对以下方面进行研究:计算并检验累积超额收益率(CAR)的显著性,发现多数银行股在股改期间获得了显著的正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利用GARCH(1,1)模型,证明改革对波动率并无太大影响;检验系统性风险在事件前后的变化,表明股改后CAPM解释国有商业银行股表现能力的提高,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较为接近;展示一些财务指标在股改的影响下有了持续渐进的改善。总的来说,尽管改革产生了正面影响,仍有一些问题在改革中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陆俊龙 《中国报道》2009,(1):105-105
从2007年8月至今,有一股寒流始终困扰着我们的资本市场,那即是股改过后的“大小非”问题。那么,我国究竟应该如何股改?我认为英国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不错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巴祥松 《新财经》2006,(7):96-97
截至6月5日,随着股改第35批上市公司名单的出台,沪深两市完成股改和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总数已经达到991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72%。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最后一家尚未进行股改的国有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股改计划也已经拉开序幕.农业银行定位农村有其可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农业银行的现状,深入探究农业银行定位农村的"农"字之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股改前后日常关联交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虽然引起股权集中度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降等变化,但并未改变控股股东在关联交易方面的影响力,就关联交易而言,股改后其他人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作用有所增强。机构投资者在控制关联交易方面的影响力尚未发挥。股改前后独立董事比例与日常关联交易水平都不具有显着性,但在2006年二者之间开始呈负向关系,且t检验值明显增大.接近满足统计显着性的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独立董事的规定,由原证监会规则层次上升至《公司法》层次后,有助于独立董事监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建设银行9月22日顺利通过港交所上市委员会聆讯,根据港交所惯例,通过上市委员会聆讯,建行最快可于10月份在港交所上市。建行上市是继交通银行之后,第二家海外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也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上市银行。建设银行去年9月完成股改工作,挂牌成立了建行股份公司.之后积极筹备上市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同时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近日也透露.该银行将在明年年初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出售20%的股份。工行股改也有重大进展,股份公司即将设立,而农行正在修改股改方案,为尽早股改上市积极作准备。  相似文献   

17.
孙航  邵维佳 《中国经贸》2009,(24):120-121
股权分置改革(以下简称“股改”)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股市最为敏感的问题。2005年4月的“股改”作为我国股票市场的一次重要尝试,从务虚讨论到务实开展,历时长、涉及面广,其初衷由之前的单纯变现转变为解决非流通股股东流通权的取得问题、强化市场对上市公司约束机制。此次改革后大盘连续攀升并不断创出新高,使我国资本市场呈现少有的市场繁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量的研究分析都一致肯定了“股改”的重要推动作用。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到达高峰期,股市一路下跌,2008年4月20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股东集中出售超过一定数量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行为进行规范。接着,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会员客户证券交易行为管理实施细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限制交易实施细则》,严管大小非减持。目前深沪两市“股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是“股改”后续非流通股“解禁”对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存在什么样的影响,“解禁日”前后股票价格的变化路径如何却不得而知。本文从“股改”历程入手,剖析了“股改”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以便为理解上市公司“股改”行为的后续市场反应提供有益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分析展望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权证具有价值发现功能,利用权证发掘大盘股价值,引导资金流向蓝筹股,推进大型企业股权分置改革。用权证支付股改对价,可降低非流通大股东股改成本,流通股东免费获送权证,通过权证市场溢价获得补偿。发行权证的公司股价,上涨超过行权价格,全体股东股改中获得双赢,因此权证有激励约束机制功能。同时吸引机构参与,形成权证正股组合投资。那么权证将搅活大盘股的闷局。  相似文献   

19.
股权改革的三阶段托宾q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试图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效应评价提供一种方法,并对股改效应做初步考察。文章将股改以来的时间序列分为三个阶段,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股权改革对上市公司资产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改启动期,股权改革使多数公司的价值得到提升,且提高幅度相近;在新股发行酝酿期,股改效应进一步扩大,但优质公司的扩大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公司;而在股改与新股发行并行期,劣质公司的股改效应迅速回落,而优质公司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正在完善,公司价值正趋于理性分化。为确保后期股改顺利推进、巩固已有的股改成果,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海懿 《新财经》2006,(1):78-81
何为股改的对价标准?这是一个在股改中始终引发巨大争议的问题。正是因为对价标准的缺失, 股改陷入了一种混乱的局面:流通股民在疾呼股改是一种侵权和掠夺,非流通股股东则声称是己方资产的流失,更有一些法律专家认定“股改是无效的法律行为”。在《新财经》2005年12月号《“重复博弈”与股改思路的调整》一文中,我们曾经根据“重复博弈”理论推导出股改博弈成功的条件是对价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