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上海国资国企坚持以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创新助力产业升级、创新推进数字转型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上海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海作为国资国企重镇,  相似文献   

2.
国资国企改革中最大的误区是见物不见人当前,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改革及国有资产管理,经常照搬西方模式,片面地强调股份制、公司治理结构等体制因素,似乎只要把企业财产经营权改为“法人财产权”,国有企业的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其实,国资国企改革中最大的误区恰恰是上述“见物不见人”的情况。西方模式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自身也有一定的漏洞,常常出现危机,并不是灵丹妙药。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才,人是搞好国有企业、振兴国有经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商业信用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是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随着当代中国经济体制的两次转型,国有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动机渐变,政府对国有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规制也发生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在市场力量与政府政策角力的夹缝中残存,商业信用融资方式发生了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鼓励国有企业运用票据化商业信用融资,但市场对于商业票据融资却踯躅不前。只有协调好市场力量与政府的作用,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才能真正创新。  相似文献   

4.
外派监事会是国资监管机构作为出资人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形式,也是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维护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力量。文章揭示了外派监事会在企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浅析了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与企业治理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虽然中国在境外有大量的国有产权,但是这些产权的安全和保值、增值情况却不容乐观。造成境外国资流失的原因是多样的,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制度差异在竞争性行业中,企业投资决策失误在所难免,但国有企业是在财政和银行软约束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些经营者或主管领导"情况不明决心大",为"营造自己的王国",或为创造"政绩",  相似文献   

6.
“激发国有企业体制活力,当务之急是通过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来推进国企改革,通过改革增强企业的核心主业、核心基础、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李郡 《上海国资》2022,(10):87-90
<正>相较于中央国资、省属国资,城市国资在功能定位、质量效益、管理体制与改革重点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相似文献   

8.
观点选登     
上海国企改革提速《上海国资》2008年第9期——定调万亿国资走向《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指出,国资改革与国企改革其实是两回事,国资改革是体制上的改革,侧重于战略性布局;而国企改革则强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主业。在2003年那一轮的上海国资改革中,大企业集团目标似乎被简单地理解为规模化整合。于是,像百联集团、锦江集团等一些国资庞然大物应运而生,但此后大而无力成了这些企业的通病。其中,百联集团的大企业集团式重组曾一度被认为上海国资行政主导  相似文献   

9.
刘虹 《上海国资》2007,(7):13-15
在4月末召开的2007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保民透露,针对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的实际问题,将考虑吸收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资本,创建一个企业改制重组基金,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企业改制重组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加快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0.
杨平  黄华 《现代乡镇》2005,(7):10-15
为了尽快建立起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继续确保广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创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须对广东国资监管体制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国资管理体制待进一步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林 《上海国资》2009,(11):78-78
尽管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新国资管理体制,给全国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各级各地国资监管机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或成就,但毫无疑问,一些国资管理体制和制度上的难题或困惑,正愈来愈影响新国资管理体制本身的有效运行,也愈来愈影响人们对新国资管理体制的深化实践,进而影响国家国资国企改革战果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资国企30年改革成就、经验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国资国企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国资管理体制市场化过渡的平稳性、国企改革发展与社会市场环境的兼容性、国资结构调整流动增值的有效性.其经验是立足原有的基础进行体制创新、抓住机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以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为主导.进一步深化改革要求政府部门努力强化制度供给和服务意识,积极探索国资管理的地方新体制和运营模式,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是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社会科技进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统计1994年天津市62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47.3%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为企业开发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天津市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正进入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时期。依靠和利用人才与技术优势,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作用,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振兴国有企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志春 《上海国资》2022,(11):83-86
<正>通过推动混合所有制来增加国有企业的数量,借助全社会更加市场化、专业化的力量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出现是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国有企业管理领域的实践创新。顶层设计的基础是这件事的底层逻辑,这个底层逻辑就是要解决政府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企业的弊端,在国企领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 《上海国资》2012,(12):34-43
2012年,上海国资国企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凝聚共识,发力创新,成为上海国资改革发展的一大看点。2012年8月,上海市国资委出台《市国资委关于增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从战略目标、创新职责、资金支持、资源集聚、考核导向、激励力度、环境营造等7方面着手,大力推进企业创新,以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支撑引领作用。这是上海国企创新环境最好的年代。在政策支持上,上海市国资委坚持将"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经营者业绩考核,对承担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的企业,采取"完成任务加分,未完成不扣分"的政策;对企业在当年成本费用中自筹的研发投入,在业绩考核中全部视同于利润;创新激励的政策也得以积极推进,上海市国资委会同上海市发改委等部门制发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行办法》、《上海市国有创业投资企业股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多方探索完善科技人员中长期激励机制、国有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退出机制。当然,也必须指出,创新环境的改善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创新力量的形成,还需要企业家的远见、坚持等诸多因素。当然,创新也并非仅限于新发明、新技术,它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创新,涵盖了技术、管理制度、商业模式、投融资等诸多方面。此次《上海国资》盘点出的2012年度22项创新事件,就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国资》编辑部希望通过"2012上海国资创新力量"盘点这种方式,向创新者致敬,也期待更多的创新力量得以奔涌而出。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盘点难免挂一漏万,希望读者能从中见微知著,感受上海国资生气勃勃的创新动力,亦能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6.
苑二钢 《上海国资》2005,(12):43-43
此次把上海把品牌资源纳入国资监管的范畴,是对 国企各种无形资源引起重视并加强利用的开端 除了有形资产,“看不见、摸不着”的品牌资产也将列入国有企业的资产范围,并且 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内容。 11月29日,“上海市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有企业的品牌进行梳理, 将品牌资产作为无形资产列入企业资产范围和保值增值的考核内容。同时,加强国有企业 转制重组过程中的品牌和商标管理,规范操作程序,防止品牌流失。 从国资监管的角度来看,专家认为,此举意味着上海的国资监管进入一个立体化时  相似文献   

17.
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单纯依靠某一优势领域或者某项特殊能力优势,只能获取暂时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难以持久并不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变化。惟有培育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企业必须将培育核心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华体集团作为中国奥委会控股的企业,具有鲜明的体育行业特点,其业务范围也主要涵盖与体育场馆有关的咨询、设计、建设、监理以及管理等方面,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体育行业方面的专家资源、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经验,是一家典型的与体育产业密切联系的国资企业。由于长期受惠于国企地位的各种优势和便利,过去企业不愁项目、不愁市场,企业的竞争力强弱并不影响企业的自身生存和发展。但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必须转变传统经营思路,变坐享其成为自己找项目、自己找市场,面临各种类型企业的直接竞争。文章依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针对华体集团的实际情况,探讨提高华体集团核心竞争能力的方式和方法,以使华体集团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竞争以及企业发展挑战,并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提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本的"有进有退",要求经营者关注资本的增值和流转能力。在国有资产向市场流动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将国资推向市场?如何认识和评价国有资产的价值?如何在将国资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提高资产、企业的价值?本文对以上三方面的问题略作探讨。国资处置方法和受让对象1、开创提高国资经济效益的佳径二战以后,主要西方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如电讯、交通、能源和公用事业等均为国家所有和管理,这些对国民经济影响重大的国有企业普遍出现管理不善、盈利能力差甚至亏损严重的现象,当时尤以英国的情况最为严重。为了摆脱经济困境,英国于80年代开  相似文献   

19.
《上海国资》2003,(5):1-1
<正> 疾风知劲草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上海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发挥了中坚骨干的作用,如三枪集团在48小时内急速转产,开辟"口罩"车间,日产口罩8万只:上棉十七厂则放弃了高赢利的"牛津纺"生产而夜以继日地生产低附加值的医用纱布;制皂集团不惜以香皂原料高成本生产急需且低值的药皂,10天的产量就超过了去年一年的产量。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是我们抵御风险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按照十六大的精神,深化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就要在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主导竞争力上走出新路。中国社科院张卓元教授在本期特稿中提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在新世纪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新体制要达到搞活国有企业、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的目标,管  相似文献   

20.
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这一制度创新是由原有旧体制的弊端和矛盾引起的,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市场的完善和规范过程。从今年起,中国将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作用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决策层计划用五年时间建立起一支职业化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改变过去那种将国企领导当成经济管理干部管理的模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目标,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下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必须以经济效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考核国有企业经理的主要标准。今后不再把企业经理调到党政机关当领导,同时不再把党政机关中的人员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