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市实际情况和特点,明确了天津市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总体思路、政策机制以及配套设计,并提出推动天津市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2010年6月12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提出,再次强调“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势在必行,财税政策与体制也必须配套改进”。  相似文献   

3.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在分析国家层面河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提出阻碍河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是人口聚集有难度、生态补偿不到位、区域利益有冲突等一系列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省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从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到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党的十九大认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再到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主体功能区战略地位,主体功能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上升,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制度、重要战略。主体功能区划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政策与行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考察了国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提出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目标、协调机制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政策需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细化,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主体功能区政策,既是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实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入研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区域政策的现实需求,系统科学地设计好主体功能区相关政策,对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从税收政策的角度研究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对促进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这与财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我国财税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整税收优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一系列财税政策,以期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重大意义。主体功能区战略发端于思想、框定于规划、推进于战略、巩固于制度,落脚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适用于生态文明新时代。针对当前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应找准主体功能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定位,在全国层面带状划定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区带、水资源过度利用区基础上,采取“县+乡镇/街区”的差别化政策单元,健全差异化政策体系,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外利用财税政策支持节能的做法与经验、我国支持节能的财税政策措施出发,提出了重庆市未来中长期鼓励节能财税政策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按照类型区调控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创新,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探索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2.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党的十七大根据我国资源、环境和发展潜力等具体实际而提出的。云南在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保护生态环境、禁毒防艾等方面承担重要职责,大部分区域被规划为禁限开发区,促进科学发展亟待破题。财政政策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主体功能区建设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影响和挑战进行分析,从财政体制、政策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及其内涵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来调整完善分类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主体功能区划是一项开拓性工作,国际上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照搬,也不同于国内已有的各种区划和规划。开展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制定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钱龙 《价值工程》2009,28(10):13-15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了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学理论、区域分工与协调发展的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四种经济学理论;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我国今后区域开发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东西部各自优势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从财税政策与东西部优势互补的关联性角度出发,消除我国东西部优势互补的财税制约,寻求促进我国东西部优势互补的财税政策措施,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的一个特点,也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更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财税金融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调节和引导的作用,发达国家政府实施的以财税、金融政策为主的区域经济政策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延边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吉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明确空间布局与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延边经济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明确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任务,积极推进延边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延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文章通过述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评价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年末,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我国未来五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主体功能区规划已成为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正确把握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五大关系,有助于创新区域调控理念和调控方式.调整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和开发模式,形成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秩序。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欧盟、日本等代表性发达经济体的区域差距演变均有一定的特征:美国区域差距变化总体呈现“倒U型”,欧盟为“倒S型”,日本则为“扩大-缩小”波浪式交替出现;成功经验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体系、区域协调发展管理机制与机构、财税金融政策、综合行政手段等方面。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应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统一、高效的区域发展管理机制,设立区域协调发展专门机构,实施财税配套政策,创新区域政策金融工具,综合运用多种行政手段,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