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月11日,记者获悉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授予“中国包覆纱产业基地”,由省级包覆纱产业基地升格为国家级。此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还授予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  相似文献   

2.
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1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县域国家级开发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开发区已形成“一区三园一拓展”发展格局。截至2012年底,园区注册企业992家,其中工业企业612家,规模以上企业129家,亿元企业44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上市企业4家。2007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园区”、“全国十大诚信开发区”、“江浙企业家投资中国首选开发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连续两届蝉联“安徽省创新型园区”。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省级开发区前列。  相似文献   

3.
走进开发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三湘大地诞生了第一批开发区。十多年来,我省开发区建设从小到大,由少而多,如今,全省已有省级以上开发区80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77个。最近,记者到我省的部分开发区采访,真切地感受到了开发区的活力和魅力,开发区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开发区由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成,是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也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园区始创于20世纪80年代初,历经20余年的发展,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拉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从目前全国各地的经济园区总体发展状况来看,前景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我国WTO后过渡期的结束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经济园区发展面临政策优势减弱、发展空间不足等众多因素制约。在当前形势下,园区应如何破解瓶颈制约,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力军?笔者认为,经济园区应着力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浪潮的逐步加深,我国产业园区建设已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相关投资日益增加。产业园区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至2013年,我国已批准了435家国家级产业园区、1222家省级产业园区,在此基础上建设的园中园近万家;2013年1-9月,全国200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77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6%;产业园区正推动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成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根本立足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2011,(16):11-11
嘉善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 经国务院批准,嘉善经济开发区从省级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规划面积定为18.2平方公里,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继长兴之后,嘉善是第二个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县,它同时也使浙江省内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数达到13个。  相似文献   

8.
生态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就浙江省而言,截至2008年,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0处,省级森林公园100多处,乡村旅游及其他生态旅游点500余处。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商务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继续办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形势下创新体制和机制,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提高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是河北省惟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功能完善、产业聚集、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7,(5):37-37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论坛于日前举行。论坛认为,2006年中国54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相似文献   

12.
《青海经济研究》2006,(3):F0004-F0004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成立于2002年4月,区域规划面积10.1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4.03平方公里。生物科技产业园区主要依托青海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重点发展生物技术,中藏药,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1984年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地区成立至今,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不断滚动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仅就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有47个,成为全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青海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工业发展的抓手在园区。进一步明确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突出特色”的发展方向,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理顺体制,强化功能,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全省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推进我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北京东部发展带亦庄地区,总体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于1992年开工建设,1994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6月开发区内的7平方公里被确定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科技园,是北京唯一同时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的特殊经济区域。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发区区域范围扩大为46.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6.
《宁波经济丛刊》2009,(4):16-20
开发区(园区)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要集聚地、“高产田”的主要落脚点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试验地。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共计23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园区)8家,省级开发区11家,市级重点功能区4家。经过20多年开发建设,开发区(园区)已成为我市产业集聚、对外开放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园区经济是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这个制高点,谁就能赢得主动,抢占发展的先机。为此,滨海从201年开始举全县之力,精心构筑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海化工园区两个跃升发展平台。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累计设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200万元,有52个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入园区,投资总额达6.3亿元。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新区》2014,(8):5-5
正随着智慧园区建没风声水起,智慧园区建设在时间维度和空间分布两个维度上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智慧园区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集群化分布特征,从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园区建设情况来看,已经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其雄厚的工业园区作为基础,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三大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广大西部地区依据各自园区建设特色,正加紧智慧园区建设。未来一  相似文献   

19.
《天津经济》2010,(5):76-76
近日,东营经济开发区、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日照经济开发区分别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山东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原来的3家上升为6家。  相似文献   

20.
龚发金 《中国高新区》2010,(12):124-125
2010年成功晋升“国家级”的原省级高新区已经达到27家,国家级高新区总数已增至84个。与此同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实现快速扩容,总数已增至10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