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各类主体在使用商品房住宅小区内共有部分时所生民事纠纷较为突出。而对此类纠纷,《民法通则》仅有相邻关系、共有关系之一般规定,建设部《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亦仅作出原则性规定,内容尚不完善。为有效解决此类纠纷,完善有关解决商品房住宅小区内共有部分使用纠纷的法律、法规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物权法》所设定的商品房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权益出发,通过对业主权利实现成本的诸方面分析,提出了业权实现中制度安排的调整设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物权法》所设定的商品房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权益出发,通过对业主权利实现成本的诸方面分析,提出了业权实现中制度安排的调整设想。  相似文献   

4.
住宅小区里的车位车库产权是谁的,在《物权法》公布之前,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物权法》公布,应当说为这个争论画上了句号。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物权法》规定,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需要,对此如何理解,又是众说纷纭。此外,关于人防车位的产权、关于露天车位的产权、关于车位的登记、关于政府作出的车位权属的规定有何效力等,都存在不同认识。本文拟通过《物权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区分所有权纠纷的解释等法律,分析与车位权属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希望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住宅小区车库及停车位、会所、绿地的归属问题,我国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界定,法律学术界也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这方面的纠纷近年来层出不穷,争议很大,处理起来也颇为棘手。产权规则是市场经济一切游戏规则的基础。住宅小区车库及停车位、会所、绿地归属的模糊,不仅造成了住宅商品房交易和管理秩序、物业管理秩序的混乱,而且使广大业主的利益受到了严重侵害,并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群体性纠纷,矛盾激化时有发生。物权法的起草和制定为明晰住宅小区车库及停车位、会所、绿地的归属提供了一个契机。美国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区分所有物业产权…  相似文献   

6.
公摊面积的计算是商品房销售中最容易出现争议的问题,《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更引发了公摊面积存废及其具体操作的广泛讨论。商品房公摊面积的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物权法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一、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制度出台的历史背景 在《物权法》颁布之前,关于商品房预售,我国早在1994年已经建立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但是,我国在商品房预售过程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预售人即房地产开发商,置已经登记的预售合同于不顾,就预售的商品房于其他买受人另行订立买卖合同并进行转让登记,导致“一房二卖”甚至“一房数卖”的纠纷...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商品房住宅小区中,业主、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对一些特殊客体如物业管理用房、会所、楼顶平台、停车场所、小区空地等的所有权属争议越来越多。由于以前没有统一适用的法律法规,此类纠纷处理不一致的现象明显存在,对其权属的判断也存在非共有即专有的简单化倾向,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制度出台的历史背景在《物权法》颁布之前,关于商品房预售,我国早在1994年已经建立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但是,我国在商品房预售过程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预售人即房地产开发商,置已经登记的预售合同于不顾,就预售的商品房于其他买受人另行订立买卖合同并进行转让登记,导致一房二卖甚至一房数卖的纠纷频频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0.
徐多  徐耀生 《价值工程》2012,31(29):79-8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问题已成为改善居民生活,评价城市建设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住宅小区的停车问题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八十年代以前建设的老小区或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出现的小区,甚至是近几年刚刚建成的新小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停车难问题。停车难问题不仅对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和交通安全造成极大影响,也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因此,本文将对以上三个时期的住宅小区分别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三类住宅小区的现状分析,从而提出对不同住宅小区停车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以此改善住宅小区中居民的停车环境与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对未来住宅小区的停车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车位的权属争议民用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车位权属之争及其租售问题,在《物权法》颁布前,就是一个社会公众特别是相关利益群体长期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物权法》颁布后,对该问题的争论不仅没有停止,甚至连《物权法》也被部分群众和学者戴上“产权规定不明晰”、“相关法律法规缺位”等帽子。如果今后该问题仍不能得到正确认识,那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普通百姓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髙,私家车数量的激增,不仅车库、车位供不应求现象会更加突出,而且关于民用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车位权属及其租售问题的争议,也会愈演愈烈,乃至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宁波住宅小区为例首先分析了征收住宅小区地下停车设施的资源闲置费动因,并对国内外征收资源闲置费概况进行介绍;然后对地下停车设施资源累进闲置费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对地下停车设施闲置界定、住宅小区地下停车设施资源累进闲置费的征收对象、资源累进闲置费的计征依据、确定地下停车设施累进闲置费率;最后提出必须明确谁来收费、收费的具体方式以及收取的费用去向问题。  相似文献   

13.
建房 《北京房地产》2001,(10):45-47
目前,由于买房时签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是此起彼伏。据了解,房屋质量、广告虚假、定金纠纷等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市于去年年底贯彻落实了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对于商品房买卖当中经常出现或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购房者签好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下面我们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详细解释分四期刊登,希望能够帮助您签好合同。  相似文献   

14.
建房 《北京房地产》2001,(12):40-42
目前,由于买房时签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是此起彼伏。据了解,房屋质量、广告虚假、定金纠纷等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市于去年年底贯彻落实了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对于商品房买卖当中经常出现或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购房者签好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下面我们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详细解释分四期刊登,希望能够帮助您签好合同。  相似文献   

15.
建房 《北京房地产》2001,(11):52-54
编者按:目前,由于买房时签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是此起彼伏。据了解,房屋质量、广告虚假、定金纠纷等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市于去年年底贯彻落实了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对于商品房买卖当中经常出现或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购房者签好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下面我们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详细解释分四期刊登,希望能够帮助您签好合同。  相似文献   

16.
近日,市民王先生来所咨询,其预购了本市某小区的一套住宅,该住宅即将交付,对小区的车库、车位、会所等配套设施的所有权归谁所有、开发商能否将其出售等问题不太了解,现在《物权法(草案)》已公布交付全民讨论,想通过律师了解一下有关规定。楼律师解答:现实生活中,业主在购买商品房后,与房地产开发商因建筑区划内车库(车位)、会所、会馆等配套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经常发生纠纷,住宅小区车库(车位)到底归谁所有,历来是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一大矛盾焦点。而将小区车库(车位)单独出售,则是开发商的普遍做法。本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第74条规定了住宅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及利用规则。但是,《物权法》的实施并没有起到完全定分止争的效果。理论界有关小区地下车库(车位)尤其是结建人防工程归属的争议一直存在,司法实践上也存在着裁判各异的案例。本文试以两个小区地下车库、车位的真实案例为研究对象,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物权法》第74条的正确适用有...  相似文献   

18.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正式签订以前,出卖方大都会与认购方签订定金合同,以对双方当事人进行约束。该定金合同一般表现为商品房认购书,认购方签下该认购书后,一旦以后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签订下来,出卖方往往不退还定金,由此产生的纠纷屡见不鲜。四川省建设厅与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为规范商品房的认购环节,联合出台了《四川省商品房认购书》,该商品房认购书中的相关条款妥当与否,要从法理上逐一考量。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买房时签合同而引起的纠纷是此起彼伏。据了解,房屋质量、广告虚假、定金纠纷等问题也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北京市于去年年底贯彻落实了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合同》对于商品房买卖当中经常出现或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购房者签好合同,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下面我们将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详细解释分四期刊登,希望能够帮助您签好合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活跃,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日益增多,200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公布,并于6月1日起施行,为解决这类纠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作为房产管理部门,应该怎样充分发挥我们的职能优势,减少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笔者对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商品房买卖合同常见纠纷及成因1.面积缩水商品房面积误差主要是商品房预售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其主要原因一是商品房预售许可与初始登记两个环节各自独立;二是大多数城市商品房预售、销售环节不分,预售时即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