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林业》2011,(6):F0002-F0002,1,2
绍兴地处我省中北部,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6个县(市、区),总面积8256平方公里,人口437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绍兴市切实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相继建成了城市绿化广场、环城河绿化景观带、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一大批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城市绿地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省吉安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背景,分析了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景观、旅游资源、生态文化等结合不够紧密,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及其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作用与贡献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城市绿地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上考虑不足。因为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城市森林资源质量和优化城市森林资源结构,因此针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建设森林旅游示范目的地、"森林人家"示范点,完善森林旅游示范设施,加快推进森林旅游服务体系工程等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GIS和RS技术在城市绿地规划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绿地规划是城市资源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探讨RS和GIS技术在绿地规划方面的应用方向和模式及其应用过程和流程。  相似文献   

4.
林磊 《浙江林业》2010,(5):10-11
生态化城市建设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城市森林则是“城市之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宁波鄞州区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大力实施“生态鄞州、绿色鄞州”战略,积极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了“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县”、“全国绿色小康县”、“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一条具有鄞州特色的城市森林建设之路正分四步铺开。  相似文献   

5.
高飞 《浙江林业》2006,(11):22-23
进入21世纪,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已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焦点,有关专家更就此提出了“21世纪的城市与绿色并存”的观点。城市绿化的水平和面貌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道路绿地具有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防减噪音、改善小气候等功能,起着其他城市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新街道的绿化建设,老旧街道的绿化改造,成为大多数中小城市园林部门每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项缨 《浙江林业》2007,(6):16-16
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房屋建设占据大量的城市空间,人们所需要的绿化环境显得不足。屋顶,素有城市建筑物“第五立面”之称,怎样开发“屋顶绿化”的问题已被国内外众多的园林专家和建筑界人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认为这与城市生态建设和抑制“热岛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作用。据有关专家估算:1000万平方米的绿地,可以吸收10亿克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7.
《浙江林业》2005,(8):47-47
温岭是一个“四山一水五分田”的半平原市(县)。全市林业用地46.3万亩,占陆域总面积的33.5%,森林覆盖率35%。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心部署下,温岭林业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出发点,大力加强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曾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浙江省绿化造林先进县”、”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先进县”光荣称号,并被命名为”中国高橙之乡”。  相似文献   

8.
朱志成  蒋成 《浙江林业》2011,(10):12-13
乐清市按照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一年绿化重点地段、两年基本完成建设目标、三年建成省级森林城市、五年达到国家级森林城市建设标准”的“创森”工作目标,突出重点,扎实开展绿化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城乡绿化造林工作,绿化成效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9.
陈斌 《浙江林业》2009,(5):26-26
随着我国城市环境建设日益发展,许多城市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口号,如何在现有绿化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合理布局,就成为了园林设计规划部门的头等大事。在日益宝贵的城区土地上增加绿量,就势必“逼迫”新一轮的城市绿化不能仅局限于绿地方面的建设,还要向多个角度拓展绿化空间,比如在今后的新建建筑中,不妨将人造围墙逐渐改为绿篱,用植物来替代围墙“透绿”,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建资金运行机制研究沈重英,阮青等编者按:《上海城建资金运行机制综合研究》课题受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委托.由市府研究室、市经济研究中心、市计委经济研究所共同承担。课题研究成果已引起积极反响,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建立城建资金良性循环机制的...  相似文献   

11.
在加快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我市运用经营城市理念,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建设面临的资金短缺等突出问题和矛盾,城市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一是实行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推动了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的规范运作,促进了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增值。  相似文献   

12.
傅根友 《浙江林业》2009,(12):22-22
一直以来,江山市都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首先,做好国土绿化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上江山是钱江源头,是我省森林生态系统源头,因此,营造好森林、涵养好水源,至关重要。其次,做好国土绿化工作是构建城市发展方向、打造山水家园的要求,江山结合该市的区位、产业基础等实际特色和情况,按照打造个性化城市的要求,确定了城市发展方向是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与日俱增。近年来,当公众追求宽敞、方便的建筑使用空间的同时,也追求舒适的建筑外部环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政府纷纷投资进行绿地建设。但一连串基础设施的兴建必然与绿化用地发生矛盾。此时垂直绿化以其占地面积小、收效大、能够做到见缝插绿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垂直绿化既能充分利用空中优势增加绿化面积,又能丰富绿化层次,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恢复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推广垂直绿化有着广大的前景,且势在必行。重视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杨健 《浙江林业》2010,(5):18-19
春同大地,万象更新,又到一个绿化造林的黄金季节。从山上到山下,从城市到乡村,由绿化到美化,由美化到净化,林业在我们这个地球村的作为与日俱增,这是后工业时代赋予林业的责任。低碳经济、林业固碳,在现代化的城市之中,林业的视野更加开阔了,这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机遇期。然而,在关注森林、建设“森林浙江”、创建森林城市(镇)的大背景下,受传统理念和机制的束缚,社会共识在构建城市森林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需要我们从认知上不断加以厘清和提升。  相似文献   

15.
《浙江林业》2009,(9):10-11
嘉兴地处水乡平原,人口密度大,天然森林资源稀少,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变这种状况,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不懈地实施平原绿化工程,2002年,所辖各县(市、区)均被省政府授予“高标准平原绿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成为全省首个“满堂红”的市。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楔形绿地、街心绿地、“万顷绿化造林”工程建设和绿色小城镇、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城市化水平,城市体系地域空间结构、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城市基础环境,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发展方针、目标、新设城市、加强大中城市建设、加强一个城市带和四个城市集中分布区建设几个方面,提出了今后陕西城市体系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浙江林业》2011,(8):48-49
近年来,余杭区坚持“环境立区”战略,积极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部署的“1818”平原绿化行动,以“绿化余杭”行动为抓手,以通道绿化为重点,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近4年来,累计完成绿化面积3.7万亩,全社会绿化投入10.78亿元,并先后获得“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先进单位”、“浙江省荒山绿化达标县”、“浙江省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先进单位”、“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县”、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07年,杭州市GDP连续第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副省级城市第3位、大中城市第8位。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大力实施“环境立市”战略,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杭州森林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杭州城市森林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9.
如何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梅本锷随着房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房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由于计划经济逐步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由于市一级管理转为市、区二级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出现...  相似文献   

20.
城市类型与地价成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地价构成因子进行定量剖析,得出城市地价主要由城市规模、用地需求、开放程度及用地供给4个主因子构成。在此基础上,配以聚类分析,将我国沿海23个城市按地价水平及成因划分成高速发展的特区城市、特大城市、历史较长的大城市及中小城市4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