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珠江三角洲同样存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加快珠江两岸发展对广东打造经济强省有重大战略意义,佛山在珠江两岸地区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叶显恩  周兆晴 《珠江经济》2008,205(9):92-96
本文从区位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处于珠江水系的河网区,在海洋及内河水运方面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依靠江河和沿海水运,带动了经济的繁荣。明中叶之后,广州以民生百货为主的贸易明显增进,也加强了其在珠江水运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泛珠三角的社会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与珠海和澳门三个经济发达地区,因珠江口的自然分隔自古以来就没有陆路的连通,三地的经济往来主要是依靠水运的船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的运输通道,特别是珠江东岸地区的运输通道建设得到了发展,有效地推动了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经济的互促发展。但是,香港与珠江西岸却一直没有实现陆路直通,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长河中,浩浩珠江潮起潮落。如今珠江潮又涌起——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涌起经济腾飞大潮。珠江三角洲,一块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热土。踏上这块热土,你就会被那全新的面貌和浓郁的现代化气息所振奋和吸引,改革开放16年,珠江三角洲已经从昔日的鱼米之乡变成现代化的城市群,无论是经济实力、经济运行机制,还是人民生活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成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珠东三角洲经济跨时代的发展,举国关注,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5.
珠江模式是广东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种适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经济模式.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珠江模式铸就了珠江三角洲地区辉煌的经济成就,在新中国经济史和改革开放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来,全国从属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致使珠江三角洲区域出现严重的劳动力不足问题。论文从温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面对劳动力不足问题的不同反应入手,选取东莞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代表与温州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生产性,并且简单考察了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东莞和温州两地产业的不同影响。论文认为珠江模式的外向型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分工链中的从属地位是造成其相关产业和企业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反应不力的根本原因,而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征的温州模式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与珠江模式有着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赵沪湘 《港口经济》2010,(12):12-13
珠江水运贯穿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三大核心区域之一,消费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都很强,对于物流航运服务的需求量较大,服务需求的水平也很高。为此,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十分重视在珠江流域的战略布局,坚持“绿色物流、节能物流”的发展理念,秉承经济资源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企业资源和谐共融的资源利用理念,积极利用珠江水系的高等级内河航道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母公司的网络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把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可推动形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减少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治理成本的有力措施,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非常迫切的共同课题,应通盘考虑,加强合作,突出重点,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9.
石佳 《南方经济》2002,(8):78-80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奇迹般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和区域面貌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人们在赞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希望能以经济学人的眼光,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全面地审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至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号称“东方塞纳河”的珠江南岸,近年来,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科技新城,它就是中山火炬高新区(以下简称火炬区)。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吸引着无数青年才俊来到南方以南激情创业;也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感染了无数中山人,因为他早已成为了中山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值国务院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之际,中山火炬高新区借助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二次创业”新征途。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以来,区域合作、构建经济合作圈,在中国正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尤其是近来,“泛珠三角”的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泛珠三角是从珠三角进而大珠三角逐步动态发展而来的。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仅仅包括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以及入海口的广袤地区,具体来讲就是广东境内北至清远,西至高要、湛江市,东至惠州、汕头市,南接深圳、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与对策张红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困难(一)产业结构失衡深层化。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经过80年代的调整,虽然大部分地区已跨越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小、散、低”状况,向较高层次发展。但是,随着国内,国外经济...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产业集群在珠江三角洲蓬勃发展并逐步向东西两翼和山区扩展,已经成为广东产业的特色和优势。以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区;在珠江西岸形  相似文献   

14.
从"泛珠三角"看"长三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的尴尬 所谓的“珠三角”与地理意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在地域上并不完全重合,是指广东境内北至清远,西至高要,东至惠州,南至珠江出海口,以广州为中心,由18市12县形成的经济开发区。 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因靠近香港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珠三角经济保持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区域经济差距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鸿宇  曹前程 《珠江经济》2008,201(5):25-33
本文将传统的两部门模型运用于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差距的研究中,将广东省区分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非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大空间单元。通过对广东省最近17年来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在劳动力转移和资本推移的双重条件下,威廉姆森“倒U”曲线在广东省是基本上存在的,并以此为基础,对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作出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前店后厂”式跨境一体化生产贸易体系的形成,导致三地之间商品、资本、人员与信息的流动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也开启了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的整合过程。这种以比较优势为原则,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一、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难点分析环渤海地区地缘广大、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高、在国内有影响的大中城市较多、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出海口。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效果并不十分突出,区域经济合作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由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具体分析如下:1.环渤海地区具有完整经济体系的重要城市有多个,国家将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但在实际经济合作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尚未真正发挥,这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所不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西南地区分别以广…  相似文献   

18.
论加速大珠三角区域经济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多年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结成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合作关系,并被公认达到唇齿相依,盛衰与共的程度,人们从三地的地理和历史情况出发,把这一经济区域称为“大珠江三角洲”,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加速“一国两制”的“大珠三角区域经济”的整合,是三地共同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杜杨  周庄 《天津经济》2007,(12):15-16
环渤海经济圈是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后中国出现的又一个经济增长极,对于我国北方经济追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地区也的确是北方地区经济最为发达区域,在北京、天津、大连、青岛都有各自的基础加上其间星罗棋布又各有特色的中小城市预示了该地区的发展潜力。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也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的农村股份合作制创新陈广汉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产生最早、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从组织形式看它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社区型股份合作经济和企业型股份合作经济。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是在农村乡镇、管理区和行政村的范围内,通过对该社区原有资产和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