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对中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正确认识其影响的两面性有助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在促进跨国公司R&D投资进一步推动中国技术水平提升的同时,能尽量减少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R&D)实行全球化战略。因此,了解有关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趋势、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主要动机对我国产业技术进步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同时对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R&D在华投资日益增多,代表着中国吸引外资已从单纯吸引资金逐步转移到引进先进技术上来。基于对跨国公司R&D技术溢出在华的总体情况和积极影响的分析,揭示出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制约因素和我国技术吸收过程的障碍,对提高我国技术吸收能力有较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景诗龙 《现代乡镇》2006,(11):76-79
跨国公司在华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投资已经成为重要趋势。在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热潮中,中国珠三角经济中心一广州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在数量方面与北京和上海相差较大,而学者对广州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研究较少。本文将结合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动因和广州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影响因素,提出广州对策,进而加快广州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步伐,促进广州成为珠三角区域科技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及市场竞争加剧.R&D作为获取竞争优势源泉,跨国公司将其在海外的投资比重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特别是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更是成为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新热点。由于R&D合作可以降低研发风险,分担研发成本,避免重复研究,内部化研发溢出效应.更好地开发东道国市场,更及时跟踪东道国技术,可从东道国获取互补性资源等优点,因此,跨国公司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的:在母国设立研发中心的传统布局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用研发资源,与东道国企业R&D合作在治理模式选择上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不断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力度,在投资整备期,跨国公司为了巩固和完成其整体战略布局,加大了研发投资力度,调整对华R&D投资策略,培养本土化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而实现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整备期跨国公司在华的R&D投资策略的调整趋势,指出这种调整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是指人们为了增加知识的积累而进行的系统地创造性的工作,是对新知识的获取和应用。跨国公司R&D全球化是指跨国公司从其全球化经营战略出发,根据自身的技术实力与战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R&D资源,构建全球R&D网络体系。本文探讨了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说明跨国公司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东道国的科技资源,并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广泛的外部合作,以期获得长期、稳定的全球技术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R&D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钧 《世界经济研究》2006,(4):65-69,64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可以促进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首先论述跨国公司R&D投资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制约该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R&D资源跨国界转移飞速发展。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的推动者,既主导了全球科技要素配置的动态过程,又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维持着竞争优势。因此,R&D资源作为科技要素的核心,也就成为了跨国公司资源全球整合的目标。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配置R&D资源,进而确立其基于全球R&D网络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跨国R&D投资的区位选择与我国对外R&D投资的区位战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R&D的区位要求和跨国R&D投资的动机可以构建出跨国R&D投资区位选择的一般模型,由此分析得出我国对外R&D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西进”战略、平衡战略和“内敛”战略。  相似文献   

11.
创新转型发展将成为“十二五”宁波发展的主线,R&D投入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创新转型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作用。“十二五”时期宁波要实现创新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实施科学技术跨越战略,实现R&D投入的超常规增长。为此,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加大R&D投入与GDP的比例,采取准确把握R&D投资重点,努力提升投资效能,完善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R&D投入的考核分量等措施,保证R&D投入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鼓励和规范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的宏观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海外R&D投资活动起步较晚,不仅规模较小、水平偏低、方式单一,而且在实践中还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障碍,亟需政府的规范和扶持。本文首先对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其次,分析了目前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借鉴发达国家海外R&D投资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鼓励和规范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的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政府R&D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技术知识存量的陈腐化率和R&D时间滞后的研究基础上,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加入Paul·Romer在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所认定的第三种生产要素,使模型的规模报酬递增,更符合现实的经济情况,对南京市及其他七个国内主要城市的R&D投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提高南京市R&D投资经济效果和加快技术进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R&D经费支出以及R&D活动的特征,构建了一套能进行有效度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对R&D经费支出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价。整个指标体系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由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等四类基础指标构成,第二层次由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等三类评价指标构成。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又对我国1995—2003年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以百分制下的指标得分来衡量我国当前R&D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最后提出改善R&D经费支出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芳 《南方经济》2008,(4):41-53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R&D数据,对公司控股股东类型、股权集中度及股权制衡度与公司R&D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R&D投资强度之间呈“N”型关系:对上市公司R&D投资强度的激励效应由强到弱的股权类型依次为:私有产权控股、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控股、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控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股权制衡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因控股股东性质不同和股权集中度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6.
外资R&D机构已成为我国一支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如何根据外资R&D机构本地绩效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对其本地绩效进行测评,既可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外商R&D投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也是对科研机构绩效评估和外商投资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薛敬  宋建刚 《山东经济》2007,23(3):31-34
建立了R&D投入与技术创新(自有专利数)关系的模型,并以1991—2004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R&D投入与自有专利数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是我国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的关键问题,分析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对自主创新缋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于提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R&D投入与专利数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年的R&D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具有时滞性,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缋效正相关,但不及R&D经费投入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大.  相似文献   

19.
R&D支出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自Paul Romer把R8LD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引入对经济增长的分析之中以来,研发支出还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由于R&D活动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导致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R&D投资。因此政府有必要运用财政手段刺激R&D投资。而税收优惠政策由于具备一些优点被广泛采用。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税收激励政策和理论研发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建宏  师萍 《改革与战略》2011,27(4):120-123
R&D投入与经济增长是一个经济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文章利用1998—2007年西部各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GDP)的年度数据,研究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协整关系);同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也表明,R&D投入和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互相促进效应的显现存在不同的滞后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