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杰 《时代经贸》2013,(16):77-77,F0003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分散,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面临重重困难。如果我们从繁杂的工作任务中抽取共性,研究这些典型工作情境下学生必备的能力,按照这些能力要求设计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就能实现有效的对接。本文通过尝试典型工作情境下的写作课程改革,探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丁凡 《大陆桥视野》2016,(24):151-152
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对培养专业、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愈发明确,培养具有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且能熟练运用英语的人才,让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时游刃有余,既是高职院校的目标,也是企业的需求.本文以某高职院校国际邮轮乘务专业的英语口语教学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职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调查,我们看到,虽然目前高职财会专业的就业率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较好,但是,高职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并不理想.通过分析,传统的教学体系侧重理论教学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争取就业岗位、尽快胜任工作.本文论述了对传统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以就业为导向设计新课程体系,是对高职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商务英语是近二十年内迅速发展的热门专业,其毕业生在就业时却并不热门,理工科院校的商务英语毕业生就业率在学校处于落后状态.本文以ESP需求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调查我校近两年商务英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合相关用人单位的意见,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查找商务英语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的差距,探讨了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发挥理工科特色,利用大数据时代资源,构建有效的商务英语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一些高职院校也纷纷将传统的英语课程和国际贸易方面的课程结合在一起,开设了商务英语(经贸英语)专业.但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商务英语课程的现实及反馈需求直接影响着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介绍了需求分析理论,并阐述进行这一调查的意义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职院校在近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市场需求跟高职输出英语人才不符的情况,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企业也难以寻觅到合适的英语人才,极大的造成了人才资源以及岗位资源的浪费.所以本文提出了以职业素养为导向,开展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职业素养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作者希望通过以下研究和探讨能够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实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琳 《经济研究导刊》2010,(25):291-292
随着国际间经贸活动日益频繁和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培养具有熟练商务英语交际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迫切教学任务。《英语精读》课有助于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致用英语综合教程》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  相似文献   

8.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职业模式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奠定基础.本文系统的阐述了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职业模式的发展路径,旨在为提高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春光 《经贸实践》2016,(17):16-17
管理会计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会计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今后走向就业岗位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课程在人才培养当中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对管理会计课程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也要结合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会计课程进行改革,建立以就业和职业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增强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成效的同时,加快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普通英语和商务英语的关系,找到更好的将两者相融合的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改模式,从而指导商务英语的教学并最终达到就业导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黄瑞 《经济师》2023,(2):171-173
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教育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职院校结合本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对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然而无论是以金融类职业资格为参照制定课程标准,还是以行业企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为导向来制定课程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从明确核心课程标准建设原则、确立地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主体、构建地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机制、核心课程标准落实保障四个方面,对地方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构想。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的增加,企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英语能力的新需求,迫使我们重新审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体系,探讨高职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本文从高职高专学校英语课程体系现状入手,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的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职教育课程的新体系,研究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一些高职院校也纷纷将传统的英语课程和国际贸易方面的课程结合在一起,开设了商务英语(经贸英语)专业。但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商务英语课程的现实及反馈需求直接影响着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介绍了需求分析理论,并阐述进行这一调查的意义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单一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制约了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培养符合多层次、多变化社会需求的合格护理人才。在主观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合理设置商职院校英语课程是实现个性化教学、拓展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是突出与专业相关的语言技能的培养,强调语言的应用性。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英语差异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达到高职英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高职英语课程的设计应为不同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服务.当前的高职英语课程没有与高职生就业岗位需求和社会需求接轨,无法满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本文探讨了高职英语工学结合课程的内涵及其开发和建设的具体方案,旨在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也有了新的目标,即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在实践教学中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来完成职校的目标.通过对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探析,来推动学生有效就业.  相似文献   

18.
刘晓娟  高秀丽 《经济师》2015,(3):250-251
依托ESP教学理论,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取代原有的通用英语教学,并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商务英语课程,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宗旨及外语教学应服务于专业学习的宗旨,激发了经管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经管专业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了经管专业学生就业工作后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经济师》2008,(2):140-141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章结合高职院校外贸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对该课程教学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职业分工的日趋综合化,承担职业教育的高职、高专的相应课程建设也随之改变。而现今在各开设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中,课程设置体系建设及其架构与社会需求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为此,结合我国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工作岗位及学生的就业去向,认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应构建以职业就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平台,以会计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