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国资》2012,(7):94
编者指引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体系中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市场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截至2011年末基金累计余额已达3570亿元,近年来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其在发展方面还存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在大力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积累规模稳步增长,截止2009年底累计规模已经达到2533亿,其中1975亿元已交由具备资格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投资运营。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资》2011,(1):105-105
<正>长江养老保险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整体承接原上海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具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账户管理和投资管理三项资格,目前已管理企业年金资产240亿。在人口加速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正处在进一步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稳定增长,至2011年底达到3570亿元,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受到广泛关注。受制于资本市场条件与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性,自企业年金制度成立至今,我国仍对年金基金投资实施定量限制监管模式,对基金投资品种及投资比例实施严格控制,亟待放开投资渠道。近两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全球养老金更加注重资产配置多元化,逐渐加大另类资产配置的比例,以平衡资产收益与风险。在国内,其他长期性资金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也纷纷开闸投资另类资产,并取得不错的成绩。面对多元化及注重另类投资的新趋势,企业年金基金可以借鉴国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及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开的经验,有效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资》2011,(7):90-93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并通过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的方式希望能够过上体面尊严的退休生活。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经有3.71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为1335万人,积累资金2809亿元。作为自己的养命钱,人们都很关心究竟企业年金是如何投资运作实现保值增值的,其投资业绩又如何。本文将对国内国际的养老基金投资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企业年金是现代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启动后.其数量、资产将不断增长,而相关的监管措施并未完成到位。如何降低企业年金运行风险.确保年金的保值增值,已成为欲建立企业年金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工作和方法之一的基金的投资收益审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包括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的形成和分配审计。  相似文献   

7.
企业年金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逐步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该文在分析企业年金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原则基础上,对投资工具的选择和投资风险的控制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企业年金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逐步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该文在分析企业年金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原则基础上,对投资工具的选择和投资风险的控制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企业年金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一套完善的企业年金制度。与企业年金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着明显的法律法规缺失、政府税收优惠不明显及基金投资渠道不合理的现象。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企业年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企业年金制度的设计应及时建立针对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体系;合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对企业年金的监管和扶持;结合实际逐步拓宽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年金是企业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之上,根据国家政策和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制度。我国从1991年明确提出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至今已15年,但是截至2002年底,企业年金的参保企业只有16247户,覆盖人员560.33万,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的5.3%,2002年以后企业年金几乎没有发展。本拟对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丹 《湖北经济管理》2009,(22):132-133
随着我国企业年金的不断发展,如何规范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行为已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国实行的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为基础,从受托、投资运营和给付三个环节对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年金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年金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年金基金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也初步建立起来.但我国企业年金仍面临着企业动力不足、税收优惠缺乏、资本市场不完善及缺少监管协调机制等问题.应通过加大宣传、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比例、税收优惠、资本市场及监管机制建设等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资》2007,(4):80-84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企业年金座谈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肯定了我国企业年金现阶段已经取得的成绩,表示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企业年金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参加年金计划的企业和人数不断增加。截止到2006年底,有24000多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年金制度的人数达到964万人。二是年金基金规模有较快增长。1991-2000年的10年间,全国企业年金规模不到20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不到20亿元,2005年底,基金规模达到68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近100亿元;2006年底,基金规模达到910亿元,一年增加了200多亿元。三是目前158亿元按新的办法管理运营的年金基金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从2006年第4季度开始由投资管理人进行投资的年金,3个月的经营收益率为9.6%。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预测——我国企业年金每年新增数额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到2010年估计能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正是因为企业年金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年金这一新兴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作为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和职工退休后保持一定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如何实现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整体而言,2009年企业年金市场总体呈稳步增长、规范有序发展的趋势。市场规模方面,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积累规模稳步增长,截止2009年底企业年金基金累计规模达到2525亿,其中1975亿元已交由具备资格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投资运营。  相似文献   

15.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近日表示,以第二批企业年金资格机构评选结果揭晓为标志,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开始进入规范、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他表示,下一步,大量的个人账户的养老基金也将实行市场化运营,这部分基金数量不会小于企业年金。希望相关机构充分相信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共同努力,为老百姓养命钱的保值增值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国资》2010,(11):90-92
随着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作为企业员工养老的重要地位正在不断得以巩固,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3.35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累积企业年金基金规模达2533亿元。  相似文献   

17.
李庆生 《天津经济》2005,(11):38-41
企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基本养老以及个人的商业养老保险共同构成养老保障的三大支柱。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企业年金由雇主和雇员共同交费构成。基本养老是强制性的,任何企业都必须执行,而企业年金却是企业自愿的,有条件的企业才能建立。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资》2008,(5):90-91
截至2007年底,全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已达1400亿元,这一数字比2006年末新增了500亿元左右。而经过10年的时间,上海目前已积累了约有200亿的补充养老资金,占全国年金资金的20%,上海目前还有超过80%的企业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预计未来10年,上海年金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  相似文献   

19.
企业年金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覆盖范围、政策法规、管理运营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应逐步扩大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用税收等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企业年金的发展,完善企业年金立法等,以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不是第一个面临养老保障问题的国家,伴随着出生率下降及人口寿命延长.养老保障为各国普遍面临问题,许多国家养老保障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基本形成合理的养老保障体系和科学的基金投资模式。智利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始自于1981年,在截止到2004年底的24年间,其养老金年均增长速度为28.3%,累积规模占当年GDP(2004)之比达67%,运作较为成功。对智利企业年金一尤其是其投资与监管模式进行认真地的总结与研究,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具备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