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规模定制作为一种新型生产模式,已引起广泛重视.但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管理学领域,鲜有经济学方面的分析研究.而传统的企业组织对大规模营销的实现具有阻碍作用,因此需要进行组织变革.本文对大规模定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对企业组织变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的结构发生大规模变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变化迅速的经营环境,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组织变革,已成大势所趋。纵观国内外企业组织架构已经或即将发生的变化.其变革的主要趋势可概括为:扁平化、小型化、弹性化、虚拟化、网络化。而这些趋势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机构重组、兼并、改制、转产以及破产,  相似文献   

3.
网络经济给组织带来的变革主要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和改变信息流动方式来进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总趋势具体表现为由传统的层级制组织模式向扁平化、柔性化和网络化等发展。组织变革直接导致了分工模式的转变和组织文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学者和专家主要从技术角度研究如何实现大规模定制,而本文从组织设计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大规模定制模式对组织的要求。成功实施大规模定制的动态稳定性组织要求以增加顾客价值为导向、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内部组织具有高度柔性、外部组织能战略协作。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管理思潮与现代企业组织变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骊  高阳 《价值工程》2006,25(4):89-92
后现代管理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为后现代企业组织变革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虽然战略联盟、企业再造和虚拟企业组织模式,能够在不同的运行环节上体现了敏捷性和后现代的具体要求;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其关键在于这三种变革模式都只重视了组织变革的一个层面,或是内部变革,或是外部行为变革,而没有能够将企业组织变革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实现组织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变革的协同进行。所以,敏捷性组织是一个能够集以上组织模式的优点于一体,充分体现企业敏捷性和后现代性要求的组织变革模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大规模定制生产是近20年来全球企业生产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虽然有少数企业已经采用了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但是大多数企业尚未实行,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竞争优势在我国还没有得到真正体现,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探讨了组织变革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机制,尤其是心理所有权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系统验证了组织变革、心理所有权等概念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变革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显著正相关;计划性变革和大规模变革与心理所有权显著正相关;心理所有权在组织变革和员工的工作满意、组织承诺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层级制组织结构已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组织的扁平化变革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组织结构的变革中,带来了对人员、绩效管理、薪酬制度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冲击。这就需要组织能妥善处理好组织变革带来的挑战,将挑战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国际化趋势推动着企业不断完善内部组织结构.无论各类竞争性社会企业,还是其他准企业性质的社会经济组织(如高校后勤组织),都需要在内部管理机制上有进一步突破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内外环境.然而,变革就意味着破坏,意味着打破传统.组织变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变革思路与变革方案,而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实施变革的过程中组织内利益的分配和观念的转变.面对组织变革带来的利益重新分配和组织再造、流程再造、文化再造,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战略参与者应当充分发挥推动者和协调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组织柔性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主要生产模式是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这是为了快速响应顾客的个性化产品需要,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大规模定制需要有快速响应的组织结构作为保障,否则将无法发挥大规模定制的优势。因此,有必要将柔性技术应用于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企业组织结构中去。  相似文献   

11.
汤向东 《价值工程》2006,25(11):84-86
为了快速响应顾客的个性化产品需要,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满足市场需求,大规模定制需要有快速相应的组织结构作为保障。因此,有必要将柔性技术用于大规模定制生产的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中去。  相似文献   

12.
A theory of the temporary organiz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dea of the firm as an eternal entity possibly came in with the era of industrialism. In any case, the practical consequences of this idea contrast sharply with many ideas about projects and temporary organizations. Mainstream organization theory is based upon the assumption that organizations are or should be permanent; theories on temporary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e.g., projects) are much less prevalent. In this article, we address the need for a theory of temporary organizations, thus seeking to supplement tradi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wisdom. We also suggest some components of such a theory by elaborating on certain ideas about projects. “Action”, as opposed to “decision”, is one such component which is central to a theory of the temporary organization. In some respects we are thus dealing with antipoles, in other respects with concepts similar to those in established mainstream organizational theory. The role of “time” in the firm is different as compared to its role in the temporary organization. The differences have several important implications and we are able to suggest a coherent outline of a theory which we believe could be useful and which also covers several important aspects of temporary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roduct/process modularity,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actices, and mass customization (MC) capability. Drawing 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ory, we propose tha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actices help to embed the knowledge gained from modular design practices into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enhancing MC capability. We empirically test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two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actices—customization knowledge utilization and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process modularity and MC capability,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Chinese manufacturers. We find strong support for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racti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ularity and MC capability. Our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point to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动态的学习型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烁  崔会保 《价值工程》2008,27(6):40-43
学习型组织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组织管理模式变化的要求,代表着组织未来的发展趋势。以系统动态学的视角,从组织学习、组织结构、系统要素三方面对学习型组织这个复杂系统进行了动态分析,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动态反馈模型,揭示了学习型组织系统内部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反馈机制,提出了构建和完善学习型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顾客需求已逐渐从少量多样的产品需求转变成批量客户定制化(masscustomization)服务。企业为维持竞争力与满足批量客户定制化的服务,在专业分工的趋势中,有必要转型成以项目形式而聚集合作的虚拟企业型态的协同式产品研发与生产。文章从企业观点出发,探讨通过虚拟企业型态以适应批量客户定制化需求的协同式产品研发构架。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家是组织的灵魂人物,其认知水平对组织能力的演化起决定作用,影响新能力的发展和寻找解决方案的行为。传统的组织能力演化观点主要关注基于惯例的行为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认知因素对于能力演化的影响。企业家认知对组织能力演化的影响是通过企业家能力表现出来的。企业家要注重从认知到能力的转化,更好地促进组织能力的演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质量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质量管理是针对一个组织而言,它必须有固定的组织机构进行质量职能分解。传统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形式为:总经理——职能部门领导——质量检查班组——质检员,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负责自己的那部分质量管理。而在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不同的供应商生产模式、组织结构、生产能力及水平各不相同,生产周期亦是变动的,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显然不能适应,这时候,必须通过质量合作方式进行质量控制。本文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质量合作进行了研究,以期指导企业在协作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管理学中存在诸多先验假设,这些假设推动了管理学的发展。针对组织模式的先验假设该如何看待的问题,立足于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一个哲学观点—阴阳平衡观点对传统组织模式和前沿的组织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刚性组织模式和弹性组织模式两个模式假说,并构建了相应哲学层面上的新组织模式框架图,阐述了其推动力量和实现构架的支柱。对建筑业企业组织模式的实证研究表明,此模型能够解释传统文化的平衡观念在项目组织模式的体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