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工业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21世纪社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工业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国华 《中外企业家》2012,(11):143-145
历经野蛮与蒙昧、专制与封建、民主与科学,人类已步入了以"和谐"与"科学"为发展主题的生态文明时代,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生态安全的保障与实现,以及其生态危机的预警与防范,有赖于人类种群生态责任、政府生态责任、团体生态责任及个人生态责任的践行",和谐昌明"与"科学昌明"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应用本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强度指数、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等相关指标对湖南省近10年来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湖南省生态压力及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情况,确定该地区生态系统压力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4.
继党的十七大对生态文明的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列讨论,可见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上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绿色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试图既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道路,又继续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目前,在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习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企业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不仅是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应当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孙百灵 《企业导报》2011,(20):147-148
本文以内蒙古2009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内蒙古自治区2008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内蒙古人均生态足迹为6.555hm2/人,人均生态赤字为4.0121hm2/人,反映出人类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承载力范围,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今天,应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成果,使之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徐懿佳 《中外企业家》2009,(18):210-210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长期以来都存在着"重生产、重技术、轻消费"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转变消费模式上尽快取得突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破解的难题。通过对生态消费内涵的阐述,提出可持续消费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的正确导向、企业的参与以及公众健康消费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实现形式。以生态工业为基础,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园区的各个方面,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建议通过依托绿色工业、紧抓绿色教育、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绿色社区等多种途径全面创建生态示范园区,并对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提出相应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追求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文明,其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其特征是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而生态财税制度和政策是国家为了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而实施的宏观调控手段。不管从它们的最终目标的协同上,还是从理论基础和实践证明上,生态的财税制度和政策都会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生态安全的意识却与之相差甚远。本文以四川生态安全为着眼点,提出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没有生态安全也就谈不上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需要企业树立生态伦理意识。企业和环境的密切关系要求企业主动承担生态伦理责任,观念、技术和制度是企业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6,(29):45-47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2014年喀纳斯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得出喀纳斯景区2014年各类型土地的生态占用情况,最後根据生态盈余看出喀纳斯景区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2014年喀纳斯人均生态足迹为11.729514,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056231,人均生态足迹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而由于喀纳斯景区的生产性土地是有限的并且是不能增加的,所以提出只有相应减少生态足迹,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减少赤字状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规划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生态城市不仅仅要在城市环境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还要在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城市的发展过程,就需要有一个生态城市规划。本文从生态城市的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城镇生态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指出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是我国城镇发展的重要区域,与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特殊生态机制相适应的生态格局是城镇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研究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多尺度的生态机制与空间模型,认为由多尺度、多层次生态廊道迭合而成的生态廊道网络是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城镇生态格局的重要空间体系.在厘清生态廊道宽度与生态功能的尺度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并以湖州市埭溪镇为例,探讨山地平原交错带城镇生态格局的多尺度规划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曹东波 《企业导报》2015,(6):185+184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提倡用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7.
刘燕  刘弘 《民营科技》2008,(3):114-114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重庆市2005年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消耗量与其生态承栽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该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进行客观评价,进而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环境问题也热点问题,人人关注。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气候,环境、水土等具体情况,以建设生态林业为重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生态道德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伦理形态。为了人类长远的和根本的利益,人们必须从“人类主宰世界”的价值观中解脱出来,把对自然环境的一切行为提升到理性的、自我约束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养成爱护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和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生活理念和思想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实现人类更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0.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但由于结构性经济政策缺位,致使生态保护红线区利益相关者面临经济利益损失,因此研究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实践探索存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位、市场化补偿手段应用性有限、对农户可持续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