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标 《财会月刊》2005,(7):40-41
本文通过阐明管理层收购(MBO)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行审计监督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实施MBO前后的审计适用问题,即实施MBO之前的收购主体合法性审计、收购前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定价程序审计以及实施MBO之后的补充审计.据此进行审计监督,使MBO在我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新刚  杨红 《企业研究》2006,(11):34-35
一、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及定价现状 中国的管理层收购起步较晚,是在中国渐进式转型的产权改革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且是在缺失了很多市场的环境中进行的。正因为如此,使得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具有价值创造和财富转移的双重特点。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可以以2003年为界,此前的收购多表现为管理层通过设立新公司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之后的收购则多以管理层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的股权从而达到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目的,更有第一大股东出让股权而使管理层控股的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大股东禅让式”管理层收购,这些表现在“后MBO时代”的隐性MBO常被称为“曲线MBO”。这一收购方式的出现,和我国财政部自2003年4月开始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出台了一系列与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有关的法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中,公司管理层通过融资方式收购公司的股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获得公司控制权的一种并购方式.MBO起源于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引入我国后,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股减持、建立与完善经营者激励机制等大背景下,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我国资本市场特有的制度缺陷,又使MBO在我国出现异化,MBO在我国遭遇是否具有适用性的质疑.因此,对中外管理层收购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MBO在我国更大范围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股世界性的潮流从西方逐渐引入我国,它就是MBO,即管理层收购。在我国,MBO演变成一种以管理层为主、与股权激励相联系、通过融资对目标企业部分股权进行收购并意在获取企业实际控制权的收购行为。但在目前阶段,我国企业是否适宜采用MBO,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沪深2001~2006年已实施管理层收购且至少有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2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收购主体、收购客体、收购定价、融资渠道和实施MBO的绩效几个方面探讨了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中的主体和客体所具有的特殊性,得出如下结论:我国企业MBO的政策主导性很强;以壳公司为收购主体;管理层控股份额一般在30%以内;主要收购非流通股;收购定价与每股净资产高度正相关;实施MBO前后企业绩效的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自1999年起,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新兴的产权改革方式在我国掀起了"MBO热"。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前后的财务数据,通过对投资行为相关指标来分析管理层收购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经实证研究,管理层收购会促使企业投资规模显著扩大,但在现金流量层面并不显著,并且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实施了MBO的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开始借助管理层收购(MBO)方式实现企业产权的变革。由于引起较大争议,目前MBO收购虽未作法律性禁止,但在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暂叫停。主要是因为以往的MBO实施暴露出许多诸如收购主体、法律障碍、收购价格、收购资本等问题,本文就MBO在我国的实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若干我国企业MBO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新兴的股权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MBO)近年来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悄然兴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通过管理层收购达到控股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100家,更多的上市公司正跃跃欲试.但是,MBO收购主体的合法性、收购定价、融资等问题层出不穷,2003年3月,财政部发文:"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尽管如此,MBO没有真正退出舞台,又摇身变为曲线MBO.综观MBO在我国的发展,从刚刚引进时的众星捧月到2003年初的紧急叫停,充分暴露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与经济体制、国企改革的脱节.实践中MBO存在的最大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收购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二是收购价格的公允性.本文拟对收购过程中的融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MBO作为企业杠杆收购融资的一种方式,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层激励等方面被寄予厚望。中国的MBO历史不长,但已成为我国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新途径。本文在阐述MBO的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分析我国开展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并与国外先进经验对比,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MBO案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BO(管理层收购)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兼并收购方式,它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调整、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以及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对我国MBO实践典型案例汇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MBO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MBO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为了规范上市公司MBO行为,监管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而在实施MBO的过程中,管理层则利用各种手段来规避这些法律义务。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MBO实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上市公司隐性MBO的手段。然后针对这些手段提出了几种治理对策。即政府应该明确可以实施MBO的范围,完善MBO相关法规体系和建立市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截至2002年底公认实行了MBO而又可获取资料的15家公司,研究其在MBO过程中是否存在减少报告盈余的应计会计处理。通过扩展的Jone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有证据支持管理层在MBO前一年采用了减少会计应计的统计证据。同时针对线下项目和费用的统计发现MBO公司和对照样本相比,在MBO的前一年度和当年度中,前者的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营业外利润比后者小,而前者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比后後者大。这些证据表明在MBO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MBO后公司管理层可能利用各种方式侵犯外部流通股东利益是许多人反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MBO的原因之一。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 MBO公告的股价效应和流通股东的长期收益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分析,发现 MBO公司流通股东虽然没有遭受财富损失,但也没有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高额回报。总体看来,我国上市公司MBO对流通股东财富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管理层收购理念被引入我国是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而且一度被认为是解决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灵丹妙药。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管理层收购在探索过程中也产生了极大的争议。问题集中表现在内部人控制引发估价偏低、收购程序暗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分析得出一些对我国管理层收购发展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珊 《价值工程》2005,24(4):126-128
管理层收购(MBO)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产权结构缺陷,促进公司的完善治理及建立有关的激励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它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对中国管理层收购的利弊分析,认为在对它实行规范和监管的同时,应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并结合西方管理层收购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以规范和促进中国管理层收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In recent years many companies have introduced self-regulatory teamwork requiring changes in leadership behaviour and systems as well. Consequently a renewed interest has arisen in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 as a means for leading self-regulating teams. But how do MBO systems work and how effective are they? The MBO system of a company in the construction supply industry was analysed. This company had implemented MBO at team level five years ago.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and effects of MBO at team level a model for group goal setting was tested. One hundred and seventy-six employees in twenty-six team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but only twenty-one groups having objective productivity data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es at team level. Group goal commitment and group goals moderated by task interdependence are supposed to influence group processes as a mediating variable for group effectiveness. Results do not consistently support this model. Group goals and goal commitment predict group productivity and job satisfaction but group processes mediate only the relationship to job satisfacti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ask interdependence could not be supported. The consequences for developing a model for MBO at team level and implementing effective MBO syste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MBO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爱国  张立涛 《价值工程》2009,28(1):149-151
近年来,MBO是我国企业界、学术界及监管部门的一个热门话题。MBO来自国外,在"国退民进"的历史大背景下来到我国。从理论和西方的实践来看,MBO是一种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和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方式。然而在我国的运行中,MBO却引发种种公平性问题,逐渐从改革利器变成了众矢之的,最终得到被暂停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吴跃  辜晓平 《价值工程》2006,25(10):102-104
本文针对以目标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在实际应用中的弊端,提出目标管理的四个适用条件及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并进行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杨宏萍 《价值工程》2005,24(1):126-128
近几年,企业并购在中国不断呈现。MBO作为一种企业并购中的融资安排倍受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MBO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以及目前MBO在中国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在本质上是一种杠杆收购行为,是20世纪7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它在我国近年来的实践中有着多种模式,由于我国的特殊背景,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法律和市场两个方面的障碍。本文主要讨论管理层收购的方案设计与模式,重点分析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