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与高校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欢 《黑河学刊》2010,(2):136-137,140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是近年来学界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抄袭、剽窃他人文章和研究成果,有意假造科研信息、伪造和修改实验数据,隐匿自己的学术论点的渊源,有意漏引他人的成果等方面。分析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根源,提出了高校在整治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中的社会责任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已引起学术界内外的关注,并成为大学德育的重要研究领域.学者主要从大学生学术道德及失范的内涵、失范的现状与原因、失范的治理等方面展开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并促进大学加强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同时,现有研究还存在对核心概念内涵认识不同、失范行为类型划分不一、失范治理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和深入的理论性研究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赵俊林  宋晓慧  杨倩 《理论观察》2014,(12):129-130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的学术失范行为多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而高校学生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知识产权意识缺乏是当前高校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重要原因。当前的学术道德建设研究忽略了知识产权意识因素是一重要缺陷。知识产权法制教育应是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学术失范存在表层、道德、深层三个层面的问题,注重学术的积累,拓宽的学术视野和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建立良好的学术运行机制以营造健康的学术研究环境是规范学术失范的关键。学术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学术研究也离不开必要的研究方法,只有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两者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开创学术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内蒙古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受网络环境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如部分同学上网时间偏长、沉迷于网络游戏、学术诚信出现问题和思想道德滑坡等现象。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内蒙古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根源,提出了整顿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等管理大学生行为等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朱艳 《黑河学刊》2010,(5):87-88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现阶段造成研究生学术失范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研究生自身、社会环境和当前学术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些方面,有许多因素是相互交叉影响的。但最为根本的应该还是学术制度的不健全。作为研究生来讲,应当有一个进行学术研究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不再是单一的信息传播工具,已经形成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社会.面对这一全新的领域,学术界未能对随之而来一系列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做好足够的准备.文章以网络行为失范为研究对象,归纳概括网络行为失范的特点、产生原因,并从技术、法律和道德教育等角度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中国网民构成的主力军。网络提供的无限的虚拟空间也对网络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诸多负面现象,本文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作为研究着眼点,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诱因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探讨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和谐视域下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原原 《黑河学刊》2011,(6):206-208
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产生了许多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包括网络道德意识混乱、网络不道德行为层出不穷以及网络道德监管缺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针对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应该从规范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以及道德监管三个层面着手,培养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约束网络道德行为,净化网络道德环境,实现网络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嫦娟  曹菁轶 《发展》2008,(6):111-112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现实条件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目渐凸现,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成员互动的主要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道德行为失范和社会伦理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根源极为复杂,涉及到网络自身、行为主体、教育环境等诸多方面。网络行为失范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探讨有效的对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学术道德教育是研究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研究生培养内容的实现和质量的优劣.当前,研究生学术研究中的行为失范现象层出不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危害性也日益凸显.该文探讨文科研究生学术研究中的行为失范现象及其成因,旨在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唤起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关注,共同探索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为大学生开拓视野、交流情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网络环境、社会环境四个维度分析成因,提出矫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大学生上网已成为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也比较普遍。笔者在对江西高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失范现象的方式及成因,希望对研究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学术道德教育是研究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研究生培养内容的实现和质量的优劣。当前,研究生学术研究中的行为失范现象层出不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危害性也日益凸显。该文探讨文科研究生学术研究中的行为失范现象及其成因,旨在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唤起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关注,共同探索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学术诚信是指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认同和竭尽全力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和道德建设。立足学术诚信的科学内涵,针对研究生学术失范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面临由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的转变.面对日渐严重的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研究生辅导员应担负起学术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为研究生树立榜样,同时要强化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化并实施学术规范的引领.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发展,为人们获得信息和相互交流带来了便利,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监管机制的不健全,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现象逐渐显现.这些失范现象并不是虚拟的,而是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中,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文章从分析网络伦理道德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根源谈起,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途径,希望能为网络伦理道德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郎咸平不经意间挑起的学术论战,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学界学风“失纯”。经济学家身上存在的五大软肋:失态、失聪、失范、失信、失身,是其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0.
《江苏科技信息》2020,(4):11-14
关于生物医学科技成果(一般以论文形式)发表的信息行为失范频频发生,在社会和学术界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课题组结合文献调研和现场调查访谈,对成果发表中信息行为失范现象进行分析。成果发表信息行为失范一般有以下几类:1.论文数据造假;2.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3.侵占他人未公开科研成果;4.论文引用不注明出处;5.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刊;6.论文署名不规范;7.忽略隐私保护;8.出版机构原因等。消除信息行为失范、学术不端行为除了法律法规约束、研究机构和出版机构等的协同管理外,其最根本途径还是要提高科研工作者自身的信息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