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是社会主义民主监督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舆论发挥作用的形式和途径。当前如何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通过新闻媒体这一特殊形式,大力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不当对法治建设有诸多的负面影响,它损害了司法独立、司法权威性以及司法形象。要避免新闻舆论监督失当现象的发生,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其次,法律部门应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主动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最后,要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从而规范新闻舆论监督,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完善,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也日趋健全。特别是2004年的宪法修改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之后,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分析了新闻媒体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新闻监督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路芳 《魅力中国》2014,(12):291-291
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制约因素,导致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面临困境。本文从新闻舆论监督面临的困境入手,探讨了新闻舆论监督如何走出困境的对策和出路。  相似文献   

5.
姜薇 《理论观察》2011,(6):165-166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及社会行为进行监督,它向整个社会彰显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对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良性运行起着一定的保证作用。纵观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亟待强化。  相似文献   

6.
李景利 《理论观察》2005,(4):113-116
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内部反映和公开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是建设法制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从长远着眼应尽快实现新闻立法,从近处着手也可以有所作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传媒运用能力,这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新闻媒体要自觉优化舆论意识,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闻诉讼频频亮相法庭,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法律意识,明确新闻侵权的形式,避免新闻侵害名誉权和隐私权。新闻工作者也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利,明确舆论监督是法律赋予新闻媒体的权利和义务。特许报道权是指新闻媒体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的报道免于承担法律责任的权利。明确遇到新闻官司记者和新闻单位的可抗辩事由,明确新闻报道享有哪些特许权。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法制社会,新闻媒体和司法体制在发挥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功能上是并行不悖的.新闻监督已成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新闻舆论和司法对行为的评价标准以及运行方式上差别迥异,对同一行为的评价结果往往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偏差甚至背离,从而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冲突和对抗.本文通过分析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提出一些平衡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工作的职责。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鉴于舆论监督有着如此重要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当前新闻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媒体本身的权力制约,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等多种原因的景响,新闻舆论监督虎头蛇尾的现象非常普遍,从而大大降低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效果,影响了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越来越强,党和国家各级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关注。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正式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列为建立社会主义监督机制和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的重要内容。《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也郑重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党和政府做好工作、改进工作.而不是单纯为了曝光.舆论监督要维护大局、找好选题、掌握分寸、注重效果,坚守新闻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程鑫 《宁波通讯》2006,(6):53-53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工作的职责。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鉴于舆论监督有着如此重要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当前新闻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媒体本身的权力制约,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等多种原因的景响,新闻舆论监督虎头蛇尾的现象非常普遍,从而大大降低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效果,影响了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坦率地讲,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新闻媒体往往要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和阻力,新闻记者甚至还可能面临野蛮的暴力,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舆论监督"不是反腐败的短期权宜之计,而是现代法治国家应当具有的一种常规化的制度性安排,是现代民主社会"用嘴投票"的常态的话语型公共选择机制,是民主监督体系中恒常性的监督机制。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于用"红头文件"对新闻界进行管制,种种内部规定和繁琐的审查环节使媒体的处境颇为尴尬。新闻业由政策管制型向法律规范型转变,应当是新闻业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应有之义,新闻立法没有理由缓行。"依法治国"方略的要义就是崇尚法理型统治,依法治国背景下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威应当是法理型权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基本形式之一,是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利运行实施监控与制衡的社会行为。我国的司法独立是技术独立而非政治独立,是法院整体独立而非法官独立。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既有矛盾性又有相容性。应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新闻工作党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必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弘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必须大力发展传媒产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6.
许嘉宁 《理论观察》2016,(4):118-119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会明显地凸现出来。消极腐败现象、社会丑恶现象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时甚至危及到社会,严重损害我们的国家肌体。新闻舆论监督作为最快捷、影响最大、最淋漓尽致的监督。新闻工作者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针对新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的情况,笔者认为新闻舆论工作者在进行监督时应把握人民性、规律性、前进性、权力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吴莹 《理论观察》2014,(8):130-13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闻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通过假新闻现象,探讨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内涵,新闻真实性缺失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新闻侵权的概念、特征及表现形式,探讨了正确处理新闻侵权与新闻自由、新闻法治关系的途径。要准确界定新闻自由,加强对新闻自由的监督;要明确新闻媒体和记者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以降低新闻侵权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是实现社会和谐政治目标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有力手段和方法。时下,由于社会各种不同利益的整合,各种不同矛盾的磨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求新闻舆论监督也要与时俱进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前传媒形式的多样化和报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许多报纸都绞尽脑汁,在报纸的可读性和贴近性上下功夫.而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则成为众家报纸增强“两性“不可或缺的重大举措.舆论监督发挥得好,确实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显示出新闻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不但能帮助政府部门改进工作和提高决策能力,而且能为报纸在市场竞争中拓宽发展空间和渠道.但是新闻的舆论监督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往往具有两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如果舆论监督搞得不好或操作不慎,就无法起到舆论监督应有的作用,产生不好的社会效果,从而出现负面效应,这是新闻单位必须认真研究,审慎对待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