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利用Laspeyres分解模型,对1985-2003年间中国工业部门28个行业能源消费量的变化进行分解,分析收入效应、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对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等因素所导致的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强度下降是中国能源消费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从各阶段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分解来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波动主要是由结构效应的不稳定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新疆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R语言对收集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排除简单多元回归模型存在的严重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等问题,建立了能源效率影响因素更精确的模型,分析了影响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因素,对新疆地区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发展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足够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52~2004年中国能源强度值在经历了长期而波动的高值状态后,从1977年开始逐年下降,能源强度值在1991年降至0.30tce/103yuan水平以下,到2004年仅为0.16tce/103yuan。作者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强度值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各产业能源强度、中外能源强度、中外能源消费结构、中外产业结构对比,揭示了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过高及其过半的产业比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中国能源强度值过高的根本原因。但是通过对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度要强于第三产业。因此,作者指出,在以经济目标为首要任务的现阶段,解决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的降低,以及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适当转移。  相似文献   

4.
足够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52~2004年中国能源强度值在经历了长期而波动的高值状态后,从1977年开始逐年下降,能源强度值在1991年降至0.30tce/103yuan水平以下,到2004年仅为0.16tce/103yuan.作者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强度值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各产业能源强度、中外能源强度、中外能源消费结构、中外产业结构对比,揭示了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过高及其过半的产业比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都是中国能源强度值过高的根本原因.但是通过对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发现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强度要强于第三产业.因此,作者指出,在以经济目标为首要任务的现阶段,解决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第二产业能源强度值的降低,以及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适当转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相关的文献的最新研究进行梳理,从能源经济区域范围共同发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影响能源经济发展的全要素分析、能源发展关联关系与替代关系分析与能源、经济增长的波动效应建模分析这五方面进行研究综述,认为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个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必须综合研究这三者的动态机理.  相似文献   

6.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的作用日益凸显.2014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的22.4%.云南由于地处西南边陲,能源消费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影响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能源消费量也逐年增加.运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三次产业及工业内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能源密集型产品与能源消费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2003-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2006年虽有所回落,但仍高达0.87,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单位产值能耗在逐渐降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能源消费特点,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费者.其中高耗能行业又是耗能大户;能源密集型产品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基于以上分析,主要从工业方面提出了节能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DEA方法在分析社会经济问题时只适合特定时刻各个决策单元的静态分析,而多个时间段内的分析相对较少,现有的两种方法也只是在纯方法层面上的改进,没有考虑到各个决策单元在不同时间内的经济连续性,鉴于此,本文通过考察DEA方法的推导过程,运用反向思维,进行只求解经过Charnes-Cooper变化后形成的线性规划,而不是对偶后的方程式,然后反推求出DEA方法最原始模型中的各输入与输出指标的权值或比例关系,并以此固定权为基础,进行其他评价单元的效值,从而得出统一标准下的评价值,并选取了中国2001-2010年间煤炭、油气和清洁能源三类能源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传统的方法通常会高估我国的能源效率,而且不能展现我国的能源效率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的分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把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动分解为钢铁行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和钢铁行业能源强度效应。计算结果显示:1978-2007年间钢铁行业能耗强度年均下降率为4.87%,钢铁行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6,钢铁行业经济增长和与能源消耗总量实现相对脱钩;如果钢铁产业在2020达到产能峰值,产能为9亿吨钢铁;只要保持钢铁能耗年均下降幅度在4.8%的水平上,可以实现将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零增长,将钢铁行业能耗总量保持在2007年的水平上。钢铁行业能耗强度的下降将主要依赖于各经济区先进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产能结构在各经济区之间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在对中国生产部门能源消费强度分解的基础上,利用Fran觭ois Lescaroux(2008)的方法、matlab数据处理软件对2001—2010年8个生产部门能源消费数据集中研究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等要素分解模型。通过因素分解,重点分析可再生能源逐渐替代耗竭能源过程中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可再生能源迅速增长减缓了能源强度的下降,而主要支持能源强度下降的还通过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而产业结构变动在一些时期是能源强度下降的因素,在有些时期为能源强度减缓下降或上升做出贡献,其影响并不固定。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降低中国生产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能源消耗的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能源的总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而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粗放型为主,效率低下.利用DEA方法,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对能源消耗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认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采用先进技术开发新能源并提高能源消费的利用率,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玲 《生产力研究》2007,(13):8-9,16
文章首先分析了制约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计量经济模型,然后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启动城乡消费市场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   总被引:137,自引:0,他引:137  
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能源消费减缓的原因。与国内外一些学者观点不同的是 ,本文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是非常显著的。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是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2 0世纪 90年中期以后 ,除产业结构外 ,这些因素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作用有所增强 ,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产业结构变动的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乡是我国基本的社会二元结构 ,研究和关注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不仅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的问题 ,而且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缩小城乡差别 ,普遍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水平之需要。为此 ,我们就参与《消费需求与消费者行为》课题研究中的所思所想撰为此文 ,以探索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5.
过去50年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显著的50年,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担负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任。文章采用表观能耗估算法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历史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优先的发展模式导致了我国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每年递增,但是单位GDP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却比较低,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相对发达国家也较低。文章研究结论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影响能源使用效率的因素归结为技术因素、稀缺性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三个方面,为分析能源消费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我国经济数据为基础,在将上述三个因素量化之后,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确定了它们与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能源使用效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上述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依据计量分析的结论,为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的使用效率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影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消费信贷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笔消费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而目前,消费信贷受消费个人、社会保障机制、消费信贷市场及银行方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缓慢。要使我国消费信贷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突破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传统区域划分方式多从地理区位的角度出发,缺乏对拟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条件、发展状况以及能源效率水平差异悬殊,对各地区进行更为科学的聚类分组将有利于节能潜力的合理挖掘,同时可为针对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针对能源效率问题对中国30个省级地区进行聚类分析,并对新分组后各组内地区能源强度变异系数的收敛性进行检验.根据选取的指标,将30个地区分为6组,重新分组后,各组均具有明显的特征;能源强度表现出了显著的收敛性;能源强度变异系数曲线总体上呈倒U型变化规律,说明在组内能效差异水平到达峰值后,组内各地区的能源强度开始进入收敛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减贫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 《生产力研究》2008,(21):26-27
文章系统回顾了小额信贷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结合我国有关统计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和协整分析方法,重点就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减贫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认为,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有助降低农村贫困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联系我国小额信贷业务开展实际,就相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