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房地产开发的建管不分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谢家瑾会长也明确指出:"加快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大力推进物业管理与房地产开发的建管分离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但实际上,推行建管分离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阻力。笔者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国家提倡建设单位按照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离的原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还规定从2003年9月1日起,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包括商住楼,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施行物业管理,国家推行“建管分离”无疑会对进一步化解房地产前期遗留问题、促进物业管理市场化产生巨大影响,时至今日,“建管分离”原则在实践中的实施效果究竟怎样?本期专题特邀部分物业管理企业、政府主管部门、业内学者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推进“建管分离”促进物业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建管不分"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责任不清,而建管分离并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物业管理公司,最大的好处就是明确了责任,理顺了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三者之间的责权利。  相似文献   

4.
<正>建管分离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国有开发商下属的物业管理企业如何顺利改制,走向市场,一直是许多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管理者颇为关心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深圳市长城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物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形成了成熟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和《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都提出了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建管分离"、"分业经营"的原则,但在实际推行中却遭遇了重  相似文献   

6.
<正>国务院2003年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提出了推行物业管理与房地产开发“建管分离”、“分业经营”的模式。实践几年来,“建管分离”模式在一些地区、在一定程度上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为此笔者就存在问题及对策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3年颁布的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住宅物业必须实行“建管分离”,而刚通过的《物权法》第81条,则进一步把“建管分离”的范围扩大到任何物业.凡属“建设单位聘请的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业主均“有权依法更换”。这彰显了国家将从立法的角度大力推动”建管分离”的决心,从而根治“自建自管”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加快物业管理行业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正>在物业管理行业,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因接管的项目往往是一些老旧小区和经济适用房,企业日子不好过。随着"建管分离"在行业的推行,这些企业纷纷寻求企业改革发展的途径。南京安居物业  相似文献   

9.
<正>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和《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都提出了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建管分离"、"分业经营"的原则,但在实际推行中却遭遇了重重困难。不过,笔者以为,《物权法》的逐步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具备了成为一个独立产业的发展基础。但是,由于建管不分等多方面的原因,物业管理作为一个产业的独立形态和行业地位始终得不到完全的确立和显现,物业管理企业在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上也受到很大束缚,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受到制约。为摆脱束缚,越来越多的物业管理企业已经走上建管分离的分业经营  相似文献   

11.
就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机遇而言,民营物业管理企业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佳的外部环境.民营物业管理企业要找准市场定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企业运行机制,树立"品牌"意识,必将把握住最佳的发展机遇.而民营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有助于打破自建自管、建管不分的市场垄断局面,从而形成开放的物业管理市场,真正做到"建管分离".同时,也有助于促使物业管理行业形成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2.
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指出:建管分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民营化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国有物业管理企业进行体制改革,与开发商完全脱离关系,既能实现建管分离,又能完成身份的改变,转制为民营企业,为企业发展持续地提供动力。目前,行业内已经有一批原国有开发商下属的物业管理企业成功地完成了体制改革,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业绩,切身地感受到了改制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为推动国有物业管理企业的改制步伐,加快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本刊特设专题.针对“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制”这一话题进行组稿,以交流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改制的成功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房地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过去长期奉行“谁开发、谁管理”的模式,所以大多数物业管理公司由房地产开发企业直接派生出来。这种建管不分的父子关系,决定了物业管理必然依附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能对业主负责。《物业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了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  相似文献   

14.
谢家瑾 《中国物业管理》2007,(5):I0001-I0001
<正>我在3月28日召开的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会上“对构建和谐物业管理的思考”中谈到开发建设遗留问题对产生物业管理矛盾纠纷的影响,包括开发商擅自更改规划、不按标准建设配套设施、质量不合格、销售面积缩水等,待业主入住后逐步暴露出来并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业主和使用人迁怒于物业管理,由此引起的纠纷平均占物业管理纠纷总数的50%以上。《中国物业管理》杂志从上期开始组稿就建管分离的问题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物业管理》2011,(9):I0161-I0162
重庆金恒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金恒物业),成立于2001年6月,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是由以我国物业管理资深专家、前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现中国物业管理协会高级顾问陈庆芳女士为首的一批从事物业管理10多年的行业专业人员,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走物业建管分离、分业经营之路,共同创办的国家一级资质专业物业管理企业。公司现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物业管理》2011,(9):26-27
<正>重庆金恒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金恒物业),成立于2001年6月,注册资金500万元人民币。是由以我国物业管理资深专家、前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现中国物业管理协会高级顾问陈庆芳女士为首的一批从事物业管理10多年的行业专业人员,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走物业建管分离、分业经营之路,共同创办的国家一级资质专业物业管理企业。公司现为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市物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  相似文献   

17.
<正>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谢家瑾指出:建管分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民营化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国有物业管理企业进行体制改革,与开发商完全脱离关系,既能实现建管分离,又能完成身份的改变,转制为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8.
<正>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在我国当前的物业管理市场上,由开发商自建自管的物业比例要占到70%以上,物业建管不分的问题非常突出。这一问题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物业管理企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建委要求,今后,居住物业要实行招投标,强制“建管分离”。也就是说,针对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对物业招标过程中,不可能让开发商作为发标方,自己也来参与投标,成为物业管理方。此规定,让房产项目的开发责任和物业责任全部划清。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房地产综合开发方式的确定和房屋管理模式的改革,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于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出现并逐渐推广普及。回顾近30年物业管理的发展历程,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从最初的以自建自管为主的形式逐渐向建管分离过渡,期间经历了较为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