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禹森 《现代日本经济》1997,(4):37-40,48
以克拉克法则为代表的产业结构传统理论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一个社会 的产业结构无论从劳动人口比重,还是从国民收入比率来看,均有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进而向第三次产业推移之势,而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国自两汉时期始就已拥有了相当繁荣的农业文化,经济发展在工业革命之前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如此发达的农业经济,积数千年,何以迟迟不能转向工业化?相比之下,日本农业社会的繁荣程度远逊中国,但日本却从农业社会迅速转向了工业化,并实现了跳跃性发展,在此,我们力图通过对中日两国农业社会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的比较,来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的发展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高速发展.形成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经济发展浪潮,90年代,浦东开发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迅速发展,形成中国经济第二次发展浪潮。21世纪的头10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京津冀蒙鲁的整合和协作.将带动环首都地区的快速发展.从而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首都经济圈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之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演进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四次浪潮早在1980年未来学大师阿尔温·托夫勒在他著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明确提出,人类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即将到来。事实证明,托夫勒的预测是正确的。由于半导体技术的飞速进步,芯片的集成度和存储容量以每十八个月左右翻一番的速度发展,导致微处理器的运算能力不断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带动计算机、通信和软件技术的应用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1993年在《幸福》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一场“出乎意料”的“革命”,我们周围的变…  相似文献   

4.
“到2000年,到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将在何处?”“环渤海地区应该从现在起,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第三次浪潮,作好充分而坚实的准备。”这是本刊作者刘吉于1995年发表《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论文(见1995年第五期《环渤海经济盼望》杂志)中提出的。时间,正分分秒秒地向新世纪逼近,世界经济也在竞相发展。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地区是亚太地区,而中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领先3也位。在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80年代属珠江三角洲发展最快,90年代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发展最快,环渤海地区经济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有…  相似文献   

5.
一、湖南应尽早成为旅游强省 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认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他的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也是一种文化活动。高层次的旅游活动,能开拓人的视野,发展人的智力、体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提高消费质量”,“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发展旅游消费,正是为了…  相似文献   

6.
深圳人口发展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乐正 《特区经济》2007,216(1):13-1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仍然保持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持续高速的工业化已经引发世纪之交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浪潮,以至于中国的城市化被人称为是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大事件之一。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以每年1.4个百分点递增,已达到42.99%,已有1.5亿农民工在中国的城市中谋生,仅2005年由乡村流入城市的人口数就接近1800万人,而且这个数目正不断刷新。人口的大规模转移,使中国城市人口总量高达56212万人,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有人认为,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第四个阶段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正面临着一个大展鸿图的有利时机。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次浪潮出现在八十年代的珠江三角洲,第二次浪潮是在九十年代初的上海浦东开始的,那么,第三次浪潮将在世纪之交的环渤海地区掀起。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时代。如果说中国沿海第一、二次浪潮充分发挥了政策吸引的效应,那么环渤海第三次浪潮则应该充分发挥制度创新的效应。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科技人才最密集之地。尤其是京津两市汇集了全国第一流水平的科研与教学机构。依靠科技,依靠人才,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实…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畅销书<第三次浪潮>中曾预言,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文明浪潮和工业文明浪潮之后,即将迎来第三次文明浪潮.而今,第三次浪潮正在来临.那末,什么是第三次文明浪潮呢?过去,人们对此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人认为是后工业时代,有人说是电子时代,有人解释为信息时代,也有人说是数字时代、知识时代,等等.  相似文献   

9.
郑建辉 《新财经》2000,(6):32-34
70年代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了多种说法。1980年,未来学大师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人类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即将到来;后是奈斯比特。1984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再是英国的福莱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7年初,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年度报告的题目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第一次定义了这种新型经济。报告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个术语来自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充分了解。体现于人力资本和技术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经济》2011,(3):49-49
塘厦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地处广州一深圳一香港经济大走廊的黄金地段,全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下辖21个社区,户籍人口4.4万人,外来人口近5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塘厦镇深入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走出了一条以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迅速从农业镇发展成为广东省中心镇、中国千强镇(第5名)、中国现代制造业重镇和中国园林城镇。  相似文献   

11.
在势不可挡的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中,渝北区迎来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历史性机遇。抓住机遇,在加快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快确立和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是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长江上游空港强区奋斗目标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12.
冯道杰 《山东经济》2011,27(3):51-55
农业集体化时代,把农民组织起来,以集体经济取代个体经济,使中国农村步入社会主义发展轨道,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农村工业化以及中国工业化进程,并依靠集体力量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重构了农村社会基础,昭示了农村发展的正确方向。农业集体化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又极其珍贵的一段历史,对我们今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创新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第二次飞跃”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誉为“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联产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是对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其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税费制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和农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所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已成为今后我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有6500万农业人口,“三农问题”更显重要。2002年我省在局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的农村税费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  相似文献   

14.
潘竞成  张敬瑞 《特区经济》2005,(11):297-298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安徽省拥有人口6152万,2000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598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86万。可以说安徽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工业化落后的省份。对于这样一个欠发达的省份,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从主题上看,我国二十年农村改革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段落,也可以说先后有三次浪潮。第一次是推行家庭承包制,在农业生产领域内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与土地的直接结合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短短几年就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次是创办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领域突破了“农民只务农”的旧格局,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农民与工商业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农村产业结构,而且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使广大农民温饱有余;第三次是发展小城镇,以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部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牵引力,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受食品消费升级、工业原料需求增长、人口持续增加、农村人口迁移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农业资源夏其农产品需求总量将呈长期刚性增长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走出去”战略的发展,在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所需农业自然资源前提下,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对外进行农业投资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占据其制高点,谁就能“主宰”世界,而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推进器”——风险投资则愈来愈重要。我国刚由第一次浪潮进入第二次浪潮,农业经济的“尾巴”还没有甩掉,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又与西方发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表现出它经历了三次道路选择,即:20世纪50年代选择的以“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80年代选择的以“改革开放”为基础的“外延型全面发展”道路;世纪之交选择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种历史性的选择,既是特定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工业化问题上已经成熟起来。但是,由于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人口大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换仍将是一个艰难的调整和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到来,标志着人类即将迈人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以智力资源(科技)为首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时代,世界各国纷纷采取筹建信息高速公路、加强教育力度等各种应对措施,各国际组织也将知识列为重要保护对象。然而,对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知识经济将对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中国,刚刚由第一次经济浪潮转人第二次浪潮,农业经济的影子还没有甩掉,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几十年的差距。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中国而言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知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中共湖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以加快发展为主体,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的决定。这是新世纪初湖南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本刊为此特别策划一组专稿,以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推动我省工业化进程。———编者关注湖南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