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5,(5):B025-B027
提到去年春节后的那场“公司动乱”,河北辛集新时代商贸赵翔经理依然记忆犹新,原以为,只是正常的几个业务人员离职,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没想到,形势正好的一个市场却因此夭折。原来在这几个离职的业务员中有人竟然为了拿到高提成,给经销商“超量”压货,还随口许诺很多公司的支持。在其离职之后,公司才发现此类问题,但为时已晚。经销商们见公司支持不到位,就纷纷抛货砸价,市场也因此大乱。  相似文献   

2.
《市场周刊》2004,(28):32-32
自新汽车产业政策出台以来,关于“品牌经营”的议论便风生水起,莫衷一是。新汽车产业政策不啻将全市登记在册的800余家没有品牌代理权的汽车销售企业推到了飓风之眼。  相似文献   

3.
经纬 《糖烟酒周刊》2005,(11):B032-B034
招商合同的签订虽是招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合同签订以后,厂家的后续跟进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在厂方跟进的过程中,除了有审慎、细致的态度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创建新型的销售模式。营销专家崔自三先生针对市场现状提出了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5,(7):B037-B039
最近,江西的日洒经销商王经理致电本刊,讲述了自已的烦恼:我做白酒销信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随着公司业鲁不断扩大,业务员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平时,我对业务员实行宽松管理,总想给他们更大的发展空间,以便亮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刚开始的时候,业务员坯都比较守规矩,但过不了一年半载,等他们熟悉了所在的环境,就开始偷懒,做一些欺上瞒下的事情,甚至为了夸大自己的业绩,采取虚报、瞒报的手段,严重彩响了公司的世展决策,更有甚者,些业务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中包私囊,在运作市场过程中,侵吞公司财产,让人防不胜防,请问,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哪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业务员“兴风作浪”呢?  相似文献   

5.
1997年我在南京某酒业公司任销售经理,同年6月,公司开始与湖北某白酒厂A品牌洽谈品牌代理,至同年10月.签下了南京市场的代理协议,于是公司开始着手产品上市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经销商来信】 我是一家经营快速消费品的经销商,做了6年的日化和保健品,自有资金1000万元左右,整个公司实力不是很大。从2003年开始,公司扩大经营范围,我投入50万元,引进了一款大品牌果冻产品。代理这个产品一年之后,我就开始后悔了,并且时间越长,我的心越乱,问题是这样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张小虎 《糖烟酒周刊》2005,(21):B038-B039
恒信是湖北一家代理商公司,代理着同行的A和B两大品牌。去年,实现了A品牌销售4000万元.B品牌销售额也有700万元。新一年,A品牌制定出8%的返利政策,即若打款,A则会奖励经销商8个点的返利。相比之下,B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只给出经销商3个点的返利。权衡之后,恒信终于经受不住A优惠政策的诱惑,即给A投出高达一个亿的款项。这对于同是行业领头者的B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8.
耿永芝  张俊娟 《糖烟酒周刊》2005,(20):B003-B005
王经理是河北石家庄某郊县的一个代理商,经销着几种名字听起来十分陌生的白酒和啤酒,有两辆微型的送货车。每天不到6点起床,开提货单,清点货物,然后装车、上路,沿着几条固定的路线,下乡送货到零售店。下线的零售店多数是夫妻店,店面杂乱地堆放着货物,每到一处,王经理都会像伙计一样的帮着给店老板卸货,然后向老板简单询问一下销货情况,记到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继续向下一个零售店赶路,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王经理的年销售额在50万左右波动,公司有两个业务员,同时兼职做司机,除去人员工资和汽车的养护费、过路费、油费等开销,王经理的净收入在几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