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现实农村社会经济条件下。农民确实有很多的非理性行为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当我们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非理性行为,就会发现农民的“非理性”正是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理性。  相似文献   

2.
一场“菜贱伤农”的风波正在蔓延。 商务部日前紧急下发通知,要求拓宽流通渠道降低成本,缓解蔬菜“卖难”问题。农业部也紧急部署,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帮助菜农寻找市场销路,稳定蔬菜生产发展。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些地方推出的蔬菜价格保险并没有得到业内人士的首肯,而如何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提升农业保险对农民的保障能力,无疑是对金融业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传统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的生存理性。这种生存理性表现为“维持生存”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和避祸求安的心态。但是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现实的力量;中击着中国农民的传统观念,寻求发展的愿望打破了老一辈“安贫乐道”的心态,风险意识已成为当代中国农民的经济伦理品质。  相似文献   

4.
五华县红山养殖协会成立于2004年1月,共发展会员80户。协会成立以来,特别是被省农业厅定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单位以来,在省、市、县农业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农民为主体、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增收为目的,坚持“四抓四促”,推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推进“以工促农、以工投农”是落实“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具体实践和重要抓手。通过工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带农、投农、办农,既可以把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首要任务落到实处,又可以为工业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工农互动,实现工农生产要素的相互渗透,把工业的理念传递给农民,在工农互动中培育新型农民。推进“以工促农、以工投农”,  相似文献   

6.
让农民租地长期耕种的办法好──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尝试王松山李乐忠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必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在中央农业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竞争中,公司的成败兴衰往往相伴发生,社会资源的闲置与不足同时并存,优胜劣汰的机制迫使经营困难的公司将其闲置生产要素转移给那些发展迅速、急需扩大生产规模的公司,而完成这一转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兼并和收购。虽然我国深沪两市近年来发生了大量的并购事件,自1993年“宝延风波”以来,公司并购行为也从数量型发展趋向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盲”现象探析□廖巨农搞好农业,最终要依靠广大的农民,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掌握一定科技知识的高素质的农民。当前,必须下力气解决部分农民素质低下,特别是“农盲”问题。所谓“农盲”,是指不懂农技,不通农事的农民。据调查,我国18~45岁的中青年农民中,...  相似文献   

9.
影响农户对农机消费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曾论断:“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小农经济主体,其经济行为也是理性的。”我国农民理性地选择了农机作为致富的工具,因为农机化会给农民带来切实可观的经济效益。农业械机化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动力。本文将对影响农户对农机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在即,将会有不少胸怀兴村富民的抱负与理想,欲在“村官”位置上一显身手的优秀青年参选。那么,农民群众会选什么样人做他们的“村官”呢?笔以为,以下五种“村官”最受百姓欢迎。  相似文献   

11.
时下,一些大中城市的“窗口”行业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承诺服务”活动,促进了“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广大农民地处乡村,是社会上一支巨大的消费群体,迫切希望与他们直接打交道的有关农资、农技部门,能够就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向他们作出相应的“承诺服务”。近年来,假药、假种子、假化肥等坑农事件屡屡发生,害得农民兄弟好苦。农民希望农资供销部门向他们作出质量的承诺,能买上“放心农资”;一些涉农部门借“支农”之名,向农民吃拿卡要,农民希望涉农部门向他们作出服务上的承诺;农技部门在茬口调整、种子确…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农”字当头的农村寿险业.已经和农业、农村、农民休戚与共,唇齿相依。寿险业如何找准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定位,充分把握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不断加快自身发展.更好地为“农”服务、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服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焦点访谈》报道了一桩“怪事”——宁夏固原市固原区政府为建“万亩蔬菜示范区”,逼农民大面积种植指定蔬菜品种,最后导致大量农民巨额损失。此事虽“怪”,却有相当的代表性,因为类似的荒唐之事经常在不少地区以不同形式上演,且结果大同小异——政府“引导”演变为官员强制和误导;“帮农”政策竟“害农”、“坑农”。某些基层官员法律意识太差显然是事件发生的重要背景。这些官员要么根本就不懂法,要么懂法而不守法。实际上,某些政府官员过于自负,对经济运行过程缺乏必要的敬畏,是类似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经济中有太多的…  相似文献   

14.
河南鄢陵县大马乡靳庄村农民石发亮夫妇,不但在邻村租地搞花卉种植,而且从2002年开始在山东龙口市承包200亩地,从事花卉种植。凭着娴熟的种植技艺和独到的市场眼光,他们3年时间赚回了120多万元。在享有“花都”美誉的鄢陵县,像石发亮这样靠跨村甚至跨省租地种花的农民已有2600余户。  相似文献   

15.
时下,一些大中城市的“窗口”行业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承诺服务”活动,促进了“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广大农民地处乡村,是社会上一支巨大的消费群体,迫切希望与他们直接打交道的有关农资、农技部门,能够就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向他们作出相应的“承诺服务”。近年来,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等坑农事件屡屡发车,害得农民兄弟好苦。农民希望农资供销部门向他们作出质量上的承诺,能买上“放心农资”Z一些涉农部门借“支农”之名,向农民吃拿卡要,农民希望涉农部门向他们作出服务上的承诺;农技部门在以往的茬口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CGL公司、HS公司为例,对工商企业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方式的契约选择进行了案例分析和制度经济解释。研究发现,工商企业是否租地进入种植环节是基于节约成本的理性选择;在资产专用性强的农产品生产领域,工商企业租地经营具有合理性,农户契约履约率高低会导致企业租地经营边界的动态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中介作用能够影响企业的租地决策;同一企业同时采用订单基地和自建基地方式获得原料是现实有效的选择。因此,本文认为要客观对待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建设原料基地;把案例培训作为加强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监管的重要内容;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努力改善农产品契约有效履行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何倒奶     
前不久,黑龙江肇东市一位奶农一怒之下把9吨鲜奶倒进了壕沟。这一事件如石击水,掀起层层舆论涟漪。以前,教科书在描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垂死性之时,常常要举“牛奶倒入大海”的事例,今天却怎么屡屡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现实?这其中有何区别?“倒奶卖牛”事件在奶农利益受损的表象之下折射出什么样的深层次问题?是真的源于牛奶生产过剩?还是奶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垄断危机、经营模式危机、政府管理危机等在做怪?又如何通过多方面的建设和完善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江苏省大丰市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在抓好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增收潜力的基础上,把眼光放在“农”外,把功夫花在流通、加工、对外劳务输出等领域,扩大增收空间,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2001年,全市来自二、三产业及其他行业的“农”外总收入达8.6亿元,人平1690元,占农村人平纯收入4050元的42%,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农民有近一半的收入来自非农行业。“农”外活了,农民也富了。(一)搞活市场,让农民在流通环节中增效。一是引导农民进场经营。近几年来,大丰市通…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最近,贵州省余庆县白泥镇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引导部分农民“弃”农转岗,从常规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抓收入。今年初,该镇对全镇农村劳动力和耕地作了合理调整,有序输出 1 2万人外出打工,调整出 7100人从事经济作物栽培,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 79%。目前该镇已有万余农民从常规农业中转移到新的岗位,奏响了一曲“钱粮双收”的乐章。 白泥万余富余劳动力“弃”农转岗@郭飞$余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在我国市场上便发生了多起具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危机事件,如森马广告风波、中石油的社会责任风波、LG翻新事件、摩托罗拉手机爆炸事件等等。不管是逐渐走向成熟的国内企业还是身经百战的跨国大企业,危机事件的发生无处不在。一旦危机爆发,企业如果不及时加以应对,那么负面影响将会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