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农业贷款作为国家支农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投向是否合理,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直接产生重大影响。为求今后农业贷款投向更准确,使用更合理,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效应,现对“七五”期间农贷投入作简要分析,进而对“八五”时期的贷款投向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2.
自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本年八月三十一日发布了‘关于发放农业贷款的指示’以后,各地人民银行为了贯彻执行这个指示,使农业贷款发挥更大的作用,多已组织农村金融工作同志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学习。经过这次学习,一般农村金融工作同志在政策业务水平和工作方法上都有显著的提高。据广大读者向本刊的报道,农村金融工作同志们在这次学习中的主要收  相似文献   

3.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於九月二日发布了,‘关於发放农业贷款的指示’。这个指示是根据我国小农经济的现状和特点,为了纠正过去农贷中的主观主义而提出的适合当前情况的方针和政策。人民银行今后在发放与收回农贷时,只有切实贯彻这个指示中的各项原则,才能达到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和高利贷者进行经济斗争,巩固工农联盟的目的。全国各地小麦收割早稻登场后,人民银行在农村中先后进行了夏季收贷工作,目前大部份地区业已结束。除了在灾区应结合生产救灾继续大力支持灾民生产,在一般地区帮助农民解决秋季种籽、肥料、  相似文献   

4.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去年八月发布的「关于发放农业贷款的指示」中提出:「对一个合作社、一个互助组的贷款,对一户农民的贷款,也应根据地区的贫富,农民收入的多寡及贷款用途的不同,在数额上加以限制,原则上以不超过其一年总收入的百分之十或二十为宜,需要分年偿还者,每年偿还的数目也不得超过其一年总收入的百分之十或二十。」在农贷工作上,这是一项重要的规定,只有认真贯彻执行,才能使农业贷款真正对农民和对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ECM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中国通过金融体系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贷款投资。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8年度的农业贷款和农民人均收入数据,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贷款投入量有着必然的联系。长期内: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贷款投入量两变量存在正相关的协整关系;农业贷款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短期内:由于误差修正系数为负数,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使得短期的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并无明显影响。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改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业贷款长期稳定投放,进一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6.
今年国家发放的农业贷款,包括过去几年积累数字在内,共计近十万亿元,远远超过了历年发放的数量。为了很好地运用这笔资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於发放农业贷款的指示”,提出了适合当前情况的方针和政策。我们必须贯彻执行政务院的指示,以便使农业贷款发挥更大  相似文献   

7.
王晶 《中国金融》1999,(10):39-39
近年来,在国家关于增加农业投入的政策指引下,农业出现了持续升温的良好态势,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的经济收益显著增加,农村贷款投放的对象、用途、结构也随之呈现出新特点,作为扎根农村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改进信贷服务,合理运用信贷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农业贷款投放新特点(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呈上升趋势。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有16个年头,前期由于政府和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较少,致使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老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  相似文献   

8.
农民贷款权利是保障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之一。文章分析了实现农民贷款权利的主要障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足;农业贷款担保难;农业贷款风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应适度干预农村信贷市场,进一步完善农业贷款相关法律制度,最大限度保障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群体的贷款权利。  相似文献   

9.
农业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生产资金的50%左右靠银行贷款,有些地方所占比例更大。近几年,虽然农业连年丰收,农民自有资金有所增加,可是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全面发展生产力,由单一经营到农工商综合经营,没有大量的借入资金是很难扩大再生产的。当前,在国家财政无力拿出更多资金支援农业的条件下,农业贷款投放多少,直接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因而也就直接关联农业生产的商品率;关联社会上的农副产品供应和工业原料;关联整个国民经济。因此,我们认为,在制定农业贷款的投放决策时,应从宏观上考虑这些因素。紧缩银根不宜过多地紧缩农业贷款;控制贷款规模不应大幅度地减少农业贷款比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建立了云南省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以及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间的长短期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财政支农资金以及乡镇企业贷款的增加都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农业贷款的增加反而减少了农民的收入。财政支农资金以及乡镇企业贷款的增加都是农民收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贷款的增加不是农民收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1.
公慧 《黑龙江金融》2006,(11):53-53
(一)强化农贷的监督管理,确保科学合理投放。一是加强对农贷监控,防止投向热点行业。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贷款的监控,做好对贷款投向的监控,防止贷款投向热点行业,确保农业贷款发挥应有的效用。二是金融部门要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农业生产资金需求情况,合理投放农业贷款,防止盲目扩大贷款规模。三是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发挥“窗口”指导作用,积极指导农村信用社牢固树立规模经营、效益经营、安全经营的全新的经营理念,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引导农村信用社将贷款面向全体农民,支持农民从事种养业和消费信贷,鼓励因地制宜搞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扩大销售渠道,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延伸,尽量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贷服务。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决定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三农”贷款需求。但综观我国农业贷款现状,虽然国家信贷政策不断向农业倾斜,但农业贷款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农业贷款风险补偿体系仍然存在不少缺陷。  相似文献   

13.
一年来我行农贷共发放四二九·七亿元,对发展农业生产与打击高利贷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我们平日缺乏政策学习,没有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致不少贷款带有很大盲目性,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政务院‘关于发放农业贷款的指示’发布以后,我行组织了有关干部进行了学习,将农贷工作作了检查,过去工作上的缺点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信贷工作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和农村贷款的现状去年末 ,农行农业贷款占全行贷款的 18%。从全国看 ,农业贷款客户群体分为三类 :国有农业、一般农业和农户。国有农业包括国营农场和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水产等部门办的工商企业 ,国有农业贷款占农业贷款的 37% ;一般农业贷款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非国有农村经济组织贷款等 ,贷款余额占农业贷款的 4 5% ;农户贷款余额占农业贷款的 18%。近年来 ,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农业产业化、个体私营经济等新的生产形式不断涌现出来 ,农业信贷需求日益扩大 ,更趋多样化和复杂化。适应新的形势 ,我行农业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民申请贷款满足率普遍很低,农民贷款愈加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易发生生产风险,属于弱质产业。另一方面,农村抵押物少,担保范围有限,农民信用等级较低。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贷款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在欠发达地区农业依然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产业,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还没有彻底改变,农业生产资金需求还完全依赖于信用社贷款,一旦遇到自然灾害,会造成农业减产、农民减收、还款能力下降、农业贷款沉淀、备春耕资金紧张、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认识,认为农业银行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与实行商业化经营是一个难以协调好的矛盾,农业生产风险大,成本高,资金收益率低,决定了农业贷款损失率高,历史上农业贷款豁免了许多,就是佐证。因此就提出了农业银行要向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农业增产的高潮到来,农民对于生产资料的要求日益扩大,而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可能一时跟不上去,所以,发放农业贷款必须注意和生产资料的供应相结合,必须注意利用农民群众自有的人力和物力。许多地方这样做了,如河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商洛银监分局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信贷投放上,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以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态建设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表现为:一是农业贷款增速加快。近3年来,农业贷款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0.12%,27.15%和37.57%,尤其是去年,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是当前中国农村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涉农金融机构一起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本文描述了1978-2008年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变化特征,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益与中国农民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测度。结论表明:中国农村信用社存贷款规模的扩大对提高农业生产总值有积极的影响;中国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中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小于总存贷款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中国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对农业生产总值也有正的影响。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属于典型的供给主导型金融发展模式。为适应农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中国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扩大金融规模;在稳定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的基础上,扩大乡镇企业贷款比例;加强存款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贷款比例,使农民存款足额用于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