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与企业》2006,(5):67-6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乡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农村的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贫困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遇,前景广阔。目前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与前阶段的“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相比,又有了新进展。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之生态环境和历史等原因,一些固有的和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更直接影响到广大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可以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将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戚娇娥 《活力》2011,(7):238-239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农村的和谐稳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前.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国实际出发,并结合发达国家农村发展的有益经验提出的一个战略性决策。  相似文献   

6.
汪洋 《乡镇论坛》2009,(11):25-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新农村建设亟须破解的难题之一就是人才短缺的问题。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转型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举措。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监督部门,保障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安全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实,是审计监督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又快又好地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决策。从基层的实际情况来看,建设新农村,农民有三盼,盼收入增加、盼环境改善、盼管理民主。同时也有三怕,怕借机收钱、怕强迫命令、怕“瞎折腾”。实现“三盼”,杜绝“三怕”,“又快又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这是党中央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角度出发,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建立和谐的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考虑,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了将党中央制定的宏伟蓝图付诸实践,都在厉兵秣马,制定规划,努力使亿万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经济成果。如何把这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做好,让中央放心,让群众满意,确实是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以下十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据估计,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大概需要国家和全社会投入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庞大的资金,既需要比较“刚性”的财政支持,更需要弹性较大的农村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06,(5):23-24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焦点、热门话题。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则是代表、委员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代表、委员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它们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此,新农村视野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问题的分析,探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有效措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新文 《活力》2006,(5):11-11,23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尚属贫困县份的明水县而言,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统筹,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全面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确保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失地农民增收的长效保障机制,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本市于2005年6月22日以市政府名义批转了《关于本市实施农村集体征地留用地制度的暂行意见》。这是本市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体现,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行动,也是正确处理好“取”与“予”的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对完善本市“征地留用地”制度谈一些看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伟大战略目标。浏阳市洞阳镇发挥地处工业新城核心主战场、长沙东线经济走廊腹地的优势,探索走出一条“统筹发展、分类指导、政府助推、农民主体、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的路子。2007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927万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地方收入630万元,比上年增长21%,为2002年的2.5倍,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洞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00元,比上年增加1116元。一举摘取“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桂冠,所辖龙洞村跻身“全国文明村”、“湖南省小康建设示范村”行列。  相似文献   

16.
《审计文汇》2006,(9):3-19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村级债务问题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也是广大农民最为关注的焦点。村级债务既弱化村组织职能,阻碍农村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又危害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如何积极有效地化解村级债务,是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而又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积极统筹城乡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科学规划及时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调整,必将有力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9.
《新疆财会》2007,(6):16-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新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它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辽宁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