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苏省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改革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面对21世纪,我省正在全面推进科教兴省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主导方向,尤其是农业食品生物技术开发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2.
实施外向牵动战略是我省对外开放基本思路的核心,也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国际到国内,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充分的依据。世界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都是采取贸易立国的开放战略。我国广东、上海、福建和山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也都把外向型经济作为“牛鼻子”工程、“龙头”工程和大合唱的“领唱”地位,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这是被实践验证的成功经验。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所以这样快,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得益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大开放才能大发展,小开放只能迈小步,不开放没有出路。我省实施外向牵动战略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我们已经具备了实施外向牵动战略的条件。一是我省是沿海省份,是东北暨内蒙古地区的出海口,处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二是我省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物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外向型经济已具有雄厚的基础;四是我们已培养了一批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人才,积累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3.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我省工业迅速壮大崛起,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但由于产业结构失衡、层次偏低,工业存在能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等发展短板。如何提质增效,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亟待破解的制约性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加大科学发展力度,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为节能减排创造了重要条件。本文依据“十一五”时期以来我省工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现状,就新时期工业转型升级对节能减排产生的深远影响,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苏南 《江苏改革》2001,(6):21-22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朱Rong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五”期间要把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着保持我国农村社会长期稳定和农业基础地位稳固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5.
《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在党和国家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基本政策和主要措施规范化、法律化,标志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也使我区农牧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牧区经济振兴和农牧民致富达小康有了法律保障。农业“两法”颁布实施两年以来,各级人民政府结合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狠抓了“两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为促进粮食糖生产的持续增长,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乡镇企业的突飞猛进和农牧民收入的较快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障使用,使全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为维持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部开发中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国华 《特区经济》2005,(2):120-121
农业经济发展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地位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西部开发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从理论上来讲,一个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应遵循基本的发展规律:在工业化的初期,依靠农业养活地区人口,并为工业积累资金,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基础地位的表现形式也是不断变化的。西部开发也应该首先充分提高农业经济水平,以求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合作经济》2000,(1):10-12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正在实施向农业强省的跨跃。进入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山东省委、省政府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振兴山东经济的大局出发,适时提出了农业产业化战略,并提出“农业产业化 合作制”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山东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农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依托,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迅猛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河北经济研究》2005,(7):11-14
河北省是中国北方的农业大省,粮、棉、油、肉类、干鲜果品及蔬菜等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农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政府对农业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全面实施,农业对外开放摆上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近年来,为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二、三产业逐渐已成为浙江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无心经营土地、农业生产兼业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普通大田作物竞争力不断下降,而设施农业由于投资巨大,一般农户又无力经营。种种现状要求在政府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由业主增加对农业经营性的投资,实现以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和产加销一体化为特征、以效益为目标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大工业生产方式重组我省农业,全面提高我省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服务农业关于农业机械融资租赁的探讨●高丽峰王艺华高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将保障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增长,作为1997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省是农业比例比较低,农业...  相似文献   

12.
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进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工业生产基础持续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学技术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工业发展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彰显了蓬勃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回顾我省30年来工业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工业反哺农业”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仓廪实,民心聚;农业稳,天下稳”。目前,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加快农业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寿光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市。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尤以“蔬菜之乡”闻名全国。近几年来,我市以增强综合实力,建设经济强市为目标,在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同时,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走工业强市之路,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1...  相似文献   

15.
王庆功  杜传忠 《山东经济》1996,(4):46-48,52
我国农户农业投入行为分析王庆功,杜传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衣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国农业投资主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户成为农业重要投资主体。农户农业投资主体地位的确立,对于弥补国家农业投入不足,提高农业资金运营效率,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省农科院立足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强化自主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为全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贡献。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省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重要时期,山东省农科院作为全省惟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肩负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任,如何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能力成为新形势下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嘉善县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浙北粮仓”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嘉善县充分发挥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围绕上海“餐桌经济”,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目前嘉善已建成了大棚蔬菜、商品猪、优质家禽、稻田养殖、名特优水产品五大“万”字号农业生产基地,拥有番茄、茄子、地蒲、西甜瓜、春大豆、蘑菇、淡水鱼、青虾、河蟹、甲鱼十大农业特色拳头产品。每年供应上海各类农产品近30万吨,成功地实现了“浙北粮仓”到“上海菜园子”的转轨。  相似文献   

18.
“别让改革落在开放后面”这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全国政协主办的第二次“21世纪论坛”上提出的一个观点,令人深思。他认为要应对经济全球化(本次论坛的主题),关键是加快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我认为,他的观点对我省经济发展同样有针对性。 当前,我省上下都在进行“两思”教育。“致富思源”是“富而思进”的基础,“富而思进”是“致富思源”的目的。回顾我省20年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省的经济总量和在全国的位次不仅名列前茅,而且经济的外向度不断提升。去年全省出口总额达1…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业科技 促进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杜战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由于多种原因,仍很不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薄弱环节,甚至是限制因素。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保证我国农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权 《特区经济》2004,(7):75-77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工业水平已经处于中等工业化国家水平,在农业方面的发展则稍有滞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与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现代化。探索在以侨资(含港澳资本)为主的外资在广东农业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