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存生 《发展研究》2007,(6):102-10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瓶颈在于“三农”问题。建国后我国的“三农”问题大致经历了城乡自由流动时期、城乡隔离时期和城乡互动时期。尽管各个时期“三农”问题的表现不尽相同,但其背后都存在深刻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正是这一问题的长期历史累积使其成为“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拓展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边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因此,解决“三农”问题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 ,用科学发展观破解“三农”难题。坚持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让农民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实现城乡发展双赢 ;坚持可持续发展 ,建立农业保护与支持体系 ,保持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向协调 ,使资源和环境永续支撑农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农民、尊重农民 ,给其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使得"三农"问题愈发突出,对于一个农业大国而言,要想取得长久、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所起到的作用价值无可取代."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症结所在,只有彻底解决了"三农"问题,方可更加良好的促进广大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全面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实现现代化发展,并为广大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就如何破解"三农"问题以及发展农村经济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与发展问题的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过去的发展观存在着严重缺陷,以之为指导,我国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资源环境危机和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严重威胁着可持续发展。而科学发展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实现了发展观的一个飞跃,为破解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三农"出路:加快发展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缺位,制约了农村深层次矛盾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出路,关键在于加强发展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当务之急是必须下决心改革现行农村的经济,政治,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6.
《发展研究》2004,(7):1-1
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始终突出发展主题。抓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落实“五个统筹”,做到城市与农村、山区与沿海、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对内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而不  相似文献   

7.
综观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能否正确处理“耕者有其田”与“组织起来”的关系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
吴万运 《新经济》2021,(8):51-55
农业现代化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的目标,是路径和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是农业社会主义化、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农业社会主义化是制度保障,农业工业化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来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则通过塑造与...  相似文献   

9.
张伟力  张宁 《经济论坛》2005,(17):129-130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9亿多农民。当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问题非常突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开启“三农”问题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形成原因探讨——基于劳动力流动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而应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三农"问题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三农"问题症结在于要素性资源的单向流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后,农村流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渠道已荡然无存,生产和市场出现了严重断档,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受到了严重挑战。农民如何走向市场?市场如何对生产起主导作用?农村经济如何向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这是近些年来一直困扰农村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区域差异与"三农"问题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少龙 《经济经纬》2004,(2):110-113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因而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关键,重中之重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兵 《经济视角》2005,(2):47-49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五个具体要求”?第一,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把开发人类资源.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发展的首要因素和根本动力;把是否有利于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衡量发展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三农”问题已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突出、更加紧迫,现有的制度安排已无法使农业资源实现效用最大化,而且正是由于农业发展机制的缺失,使“三农”问题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现实表明,仅仅靠重视、支持和结构调整已不能解决事关长远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问题。而不能形成内在的发展机制,则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和提高就没有制度保障,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就会受阻。因此,切实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把制度创新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突破口才是根本之举。  相似文献   

15.
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三农”问题目前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分析“三农”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的思路。本文认为“三农”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在于城乡利益集团力量的悬殊,剖析了农民政治意识淡漠的历史原因瘃现实原因。指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先解决农民的组织化问题,增强他们对资源的控制能力、社会行动能力和利益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经验总结和升华的结果,是中国人民为自己确立的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它注定成为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思想“以人为本”应当成为人类未来生存发展的伦理尺度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城市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在理论上,可持续发展给城市发展理念带来革新意义,使其实现了从经济增长观向社会全面发展观的转变,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生产观、财富观向新生产观、新财富观的转变。在实践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西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态持续的原则、文化持续的原则和社会持续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从"三农"问题产生的背景、研究意义、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形成原因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三农"的现状。针对财政支农在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关于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经济》2005,(8):58-58
合作共赢本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所在,可是,当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困境时,“三外”(外贸、外企、外资)问题又步步逼近,渐渐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外源性困境。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三外”问题的不利影响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制度着手,改革已经不适应农村、农业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实行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