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资产监督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是保证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国有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和开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肩负更加重要的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监管主体的职责不清、机构部门的“不专业”“不管事”等问题。本文围绕监管主体的变迁过程,回溯近三十年来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监管的发展历程,总结国有资产监督工作的实践成果和面临的问题挑战,探析完善国有资产监督制度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2.
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掀开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赋予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管资产与管人、管事三结合的职能。实行这一重大变革 ,是因为现阶段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国有资本的数量质量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 ,保持国有资产在关键领域的合理的比重 ,调整企业的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 ,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控制力 ,将是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面临和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出台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之后,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条例》,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各项改革,其中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建立起适应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要求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谈内蒙古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改革王国平(内蒙古计划干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深层次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的贯彻、企业自主权的落实、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中,都不可避免地触及到这一问题。事实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出台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之后,明确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条例》,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各项改革,其中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建立起适应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要求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国资委成立后,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一方面建立健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在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国有资产中介经营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陈伟,郭天龙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根据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资产与产权》2003,(5):4-5
霍州市是我省的一个县级市,国有资产存量大,国有企业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任务重,但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被撤并,使工作任务与机构设置发生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霍州市市委和市政府不等不靠,从当地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出发,设立了“霍州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落实了党的十六大关于“要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中设立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尽管这个机构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他们敢干创新、敢干探索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同时,他们还提出了在国有资产存量大的市(县)建立市(地)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这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好建议,希望我省广大国有资产管理战线上的同志们向他们学习,努力研究、探索、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法,为建立高效、科学的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产权导刊》2005,(11):61-61
《国有资产管理》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一份全面反映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国家级刊物,由财政部主管、国务院国资委进行业务指导,属中文核心期刊。杂志旨在宣传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研究国资管理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展现全国各地国资改革动向,探哥经营性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交流国有企业改革改组的经验,为决策层、管理层、实务界搭建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资产与产权》2003,(4):59-62
第一条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体制框架,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根据十六大精神和中央有关要求,中共上海市委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列为市委今年要抓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为此,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将"三个代表"的学习贯彻与推进上海的国资改革、国企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信心,进一步明确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责任,不断研究新情况,拿出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方芳 《产权导刊》2007,(9):38-39
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是实现我国国有资本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但是,一些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等诸多原因,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如何有效预防国有资产流失,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乔蛟 《产权导刊》2005,(12):17-18
一、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与产权交易五项原则 2005年9月9日,李荣融主任在厦门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与产权交易高峰论坛上提出了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与产权交易五项原则: 一是主体要到位.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持有国有资本的企业,是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主体,必须由出资人主导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交易.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从山东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1年山东省省、市两级围资监管机构监管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570亿元.利润总额68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15613亿元。今年山东省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按照《山东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要求提升国资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的过程当中,要如何合理地促进国有资本的流动,并让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和增值,充分发挥社会审计、政府审计以及内部审计的作用,这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必须研究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内部审计如何参与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财务监督与管理机制的一种创新,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6月发布《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来,国有企业按条例要求进行国有资产管  相似文献   

17.
王新华 《开放潮》2003,(6):40-40
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经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于6月4日公布之日起施行。《暂行条例》共8章47条,包括总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企业负责人管理、企业重大事项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表示,《暂行条例》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以及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暂行条例》规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金融机构中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不适用本条例。由于条例的名称是“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招标》2012,(9):8-11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现行招投标管理体制下如何监管国有企业招投标活动,是研究招投标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机构,安徽省国资委展开了专门的课题研究。文章围绕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等几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雷英 《中国经贸》2013,(18):118-118
在现有的政府管理体制下,国资委是实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通过各级国资委的妥善安排和协调运作,当前国家企业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满足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但是由于国有资产总体规模较庞大,要想实现全面有效的管理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为了满足国有资产管理要求,应积极开展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实效性,达到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收益。为此,我们应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要点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魏彦珩 《发展》2008,(12):45-46
2003年国务院制定并发布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确定了管人、管资产、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管方针。在“三结合”的监管方针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资产”是目标,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通过企业经营活动实现,这就是“事”,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委托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实施的,所以“管人”和“管事”是实现“管资产”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