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资本充足率水平是评价商业银行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但资本结构却经常被忽略。相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下,不同的资本结构体现了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资本工具的创新可以拓展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和空间,提升银行补充资本的能力,强化银行业的资本约束,增强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本文在阐述我国资本工具的应用及创新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二叉树模型,探讨了我国新型资本工具定价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层面梳理分析了商业银行合规资本工具设计原理,对巴塞尔协议Ⅲ及总风险损失吸收能力(Total Loss Absorbing Capacity)监管框架下的资本工具条款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国际主要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结构及新型资本工具发行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相关特点及规律;全面梳理了国内大型银行的资本结构及资本工具发行情况,深入分析国内大型银行资本工具发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可以发现银行系统在经济繁荣时存在顺周期性的行为,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则又存在逆周期性的行为。本文在弄清商业银行资本监管逆周期形成与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在巴塞尔协议III的资本监管框架下通过总结其他国家在逆周期资本监管的经验,探讨了如何加强商业银行资本逆周期监管,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状况提出实施逆周期资本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鹏  辛华 《中国金融》2013,(2):33-35
《指导意见》为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提供了政策依据,并拓宽了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2012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的配套性政策文件,《指导意见》提出了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合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年报数据分析了资本要求对银行监管资本增长、融资形式和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面临的资本监管压力是其进行对外融资的直接动因,当监管压力越大时,资本增长越迅速。在外部融资形式的选择方面,银行更多采用股权融资补充核心资本,只有当银行面临的监管压力并不太大时,才更多地使用债券融资补充附属资本。此外,结果还表明银行为避免监管机构惩罚而建立的缓冲资本的数量影响了银行的股权融资规模。  相似文献   

7.
1988年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Ⅰ)确立了银行资本监管的三个核心要素,即资本、风险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随着金融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巴塞尔Ⅰ过于简单、缺乏风险敏感性等缺陷逐渐暴露。为此,1998年巴塞尔委员会开始修订巴塞尔Ⅰ,并于2006年发布了新资本协议(简称巴塞尔Ⅱ)。巴塞尔Ⅱ的核心变化是引入了更具风险敏感性的风险加权资产方法,但仍沿用了巴塞尔Ⅰ的资本定义。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欧美大型银行过于复杂的资本工具严重弱化了银行实际损失吸收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全球金融危机重演,来自27个经济体的央行及监管机构负责人于2010年9月12日在瑞士达成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它代表着全球资本标准的根本性加强,在现有规约的基础之上,不仅上调了针对银行的资本充足比例要求,新增了资本缓冲要求,而且配合以流动性约束,给予充分的过渡时间。其目的在于确保银行经营的健全性,进而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主要对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及其六大亮点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该协议对全球经济及银行业的深远影响,最后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套利与资本有效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崎 《新金融》2006,(4):35-38
监管资本套利作为巴塞尔协议的一个未曾预料的结果,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非常迅速,它在为银行创造价值的同时,却可能破坏资本充足性要求作为一个审慎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本文使用银行资本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巴塞尔协议下监管资本套利产生的原因、主要形式及其影响,并就如何降低监管资本套利,提高资本监管的效率,以及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进行有效配置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是资本监管框架的基础。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快速产物,巴塞尔Ⅲ显著强化了资本工具质量和重新校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但基本沿用了巴塞尔Ⅱ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本研究表明,现行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存在计量方法本身的复杂性和计量结果的不可比性,且容易导致低估风险。2012年以来,巴塞尔委员会从计量规则、信用披露和持续监控等三个方面推动风险加权资产框架改革,力求实现简单性、风险敏感性与可比性的平衡。其中计量规则改革的基本逻辑可以概括为简化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的层次、提高标准法的风险敏感性、增强模型方法的稳健性以及确立标准法的主导地位等四个方面。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对风险加权资产框架改革虽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多目标之间的复杂权衡、改革的累积影响、中小银行的实施成本与收益等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监管改革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巴塞尔协议Ⅲ关于资本监管的核心内容及其分阶段实施安排进行归纳,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所反映出的资本监管新理念,并对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监管要求与我国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比较,最后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保证核心资本数量、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债务融资,创新债务资本工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随着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持续加强,资本补充愈发成为全球银行业的常态性工作,对于仍处较快  相似文献   

13.
监管工具改革对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管工具改革将对我国银行业扩展资本补充渠道、完善资本结构、提升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资本充足率水平是评价商业银行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但资本结构却经常被忽略。相同的资本充足  相似文献   

14.
混合型资本工具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银行通过资本结构的合理安排,不仅能有效覆盖风险,满足资本监管要求,还能同时提高财务效率。本文结合混合型资本工具的特点及各国监管规定,分析了商业银行的最佳资本结构选择,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黄姝 《时代金融》2012,(14):77-78
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针对银行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监管问题,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系统重要性银行额外资本等方式加强对银行机构的资本监管。巴塞尔协议Ⅲ的提出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对中国的商业银行甚至是银行系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分析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并以巴塞尔协议Ⅲ为基础对中国银行机构资本监管做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姝 《云南金融》2012,(5Z):77-78
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针对银行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监管问题,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系统重要性银行额外资本等方式加强对银行机构的资本监管。巴塞尔协议Ⅲ的提出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对中国的商业银行甚至是银行系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分析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并以巴塞尔协议Ⅲ为基础对中国银行机构资本监管做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对银行业的监管一直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监管的重点。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以及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银行业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在这种形势下,资本监管已经成为各国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本文首先介绍了巴塞尔协议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的演进,然后是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及其监管发展现状总结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志刚 《中国金融》2012,(20):51-53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出台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根据该协议,国际上有关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自的资本监管要求。同时,一些银行按照这一协议的要求,探索发行了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对该协议的推动和落实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核心资本工具、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的标准进行了明确,从而也为中国银行业资本管理的创新打开了空间。  相似文献   

19.
杨军  吴燕 《金融纵横》2013,(9):32-35
巴塞尔协议第三版发布后,对各国银行资本质量和数量均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强化了资本工具损失吸收能力。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虽然达标,但从资本结构来看,尚缺乏具有吸收损失性质的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本文通过研究国际银行资本补充操作实践,分析发现国外银行很多资本补充工具都带有夹层融资的性质,积极探索应用夹层融资工具是改善我国银行业资本现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商业银行靠计量、管理、对冲风险盈利。随着银行间竞争的日趋激烈,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日益受到重视。而资本作为风险"缓冲器",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银行的资本能够十分有效地抵御各类风险,吸收经营活动中产生的非预期损失,缓冲盈利波动性和资产价值减值,保护银行的正常运营,为银行避免破产提供缓冲的余地,对未保险的储户和贷款持有人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