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外贸依存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口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2008年以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持续升高,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随着今年伊始发达国家经济的衰退,我国的外贸依存度2008年可能降低。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构建科学合理的外贸体系。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认识外贸依存度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因此,如何客观的对我国外贸依存度进行国际比较,把握我国外贸依存度适度水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贸依存度是衡量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基本指标,外贸依存度的上升取决于对外贸易增长速度、GDP增长状况和汇率三大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外贸依存度偏高加大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通过对我国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的趋势及基本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应该正确看待我国外贸依存度,应该通过加快贸易工业的转型和技术升级等策略降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相似文献   

4.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一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也是我国考察国家经济安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调整贸易政策的重要指标。从1980年到2001年,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体稳定在14%。20%的范围内。而同一时期,由于中国外贸总额却连创新高,外贸依存度从15%一路蹿升,2003年上升为60.2%,2004年更高达70%,远远高于上述发达大国和发展中大国的水平。近年来江苏外贸依存度上升也很快,2000年为44%,2004年上升到91%,年均提高11.8个百分点。尤其是苏南五市(苏、锡、常、镇、宁)2004年的外贸依存度已高达134.5470%,无论是出口依存度还是进口依存度都高于全国水平。我省外贸依存度的迅速增长,一方面表明江苏经济积极参与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当代国际分工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外贸依存度的超常规上涨所带来的外贸成本上升和贸易摩擦加剧逐步增大了苏南对外贸易的风险。近来许多学者对于“新苏南模式”产生了质疑,认为苏南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过高,有的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再搞招商引资了,所以有必要苏南对外贸依存度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全球化步伐迅速加快,进出口总额高速增长,外贸逐渐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强劲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不断提高.外贸依存度的提高有着各种原因,它的提高在说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深入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风险,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有力对策和措施减少并消除高外贸依存度给我国经济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高外贸依存度下中国经济的调整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玲 《商业时代》2006,(22):35-37
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快速上升,高外贸依存度加大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导致贸易摩擦频发。本文认为,应该努力营造公平贸易环境,重视国内市场,加快贸易工业的转型和技术升级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分析了近年外贸依存度的发展情况,阐述外贸依存度对经济的影响,着重从外贸依存度对经济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外贸依存度进行了国际比较并对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经济发展阶段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目前外贸依存度的高低进行了判断并对其长期趋势进行了预测。结论表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实际上并不过高,而且在未来5-10年内仍将呈上升趋势,但是10年以后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的上升势头将会趋缓,达到顶点以后将会缓慢下降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待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到60%,但经过广泛的国际比较,尚不能简单地得出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或过低的结论。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相吻合的,是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成果;同时也揭示出我国潜存的能源安全、出口对某些市场依赖程度过高等风险和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及时完善对外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明显提高,对此进行原因分析和风险分析,并提出构建战略性外贸依存度的对策。一、我国外贸依存度偏高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15%左右的外贸依存度一路窜升。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51%,2003年为60.2%,2004年外贸依存度达到了近80%。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依各国的国情不同存有差异。一般而言有三种类型:一是缺乏资源的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基本上是贸易立国,外贸依存度非常高,荷兰,外…  相似文献   

11.
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战略、汇率水平以及GDP和GNP的差异是影响外贸依存度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外贸依存度也在逐年升高。本文在分析我国外贸依存度持续走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如何应对外贸依存度持续增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一个关键角色,外商直接投资(FDI)得到专家学者的更多关注和研究。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内,我国FDI保持着9.6%的增长速度;并且连续十三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收FDI最多的国家。同时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在改革开放后,总体上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并且近些年来已经达到了近70%的高水平。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所处的阶段,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是弊大于利的,对于我国目前外贸依存度过高的解释,有很多种说法,但进入我国的FDI绝对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我国FDI结构是导致外贸依存度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谢辉 《北方经贸》2005,(12):29-30
文章通过对我国外贸依存度快速提升的趋势及基本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外贸依存度存在着高估的因素。笔者认为应该正确看待我国外贸依存度,在确定适度外贸依存度水平时,应注意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我国的外贸依存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正确认识外贸依存度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调整。国际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即使今后我国外贸的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我国外贸依存度也未必高于国际水平,因此,在调整对外开放战略时,不必拘泥于外贸依存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走高。1978年为9%,1990年上升到30%,2000年达到.44%。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外贸依存度迅速攀升,2003年超过60%,2004年达到70%。对此,一些专家认为,外贸依存度过高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引发了大量的贸易摩擦,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使其降低,否则“恐怕就要由剧烈的经济震荡来纠正了”。也有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16.
解读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贸依存度反映的是一国经济对他国经济或对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本文在准确把握外贸依存度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外贸依存度的现状和特征,进而分析了外贸依存度被高估的因素,最后提出我国今后为降低外贸依存度应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在2011年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的贸易国家,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致使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提升,较高的外贸依存度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外贸依存度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文中将对外贸依存度和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进行简单的介绍,并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给出高外贸依存度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罗进强 《北方经贸》2005,(11):49-51
2004年我国的名义外贸依存度达到了70.01%。考虑到汇率、加工贸易等系列因素的影响,笔者在此介绍了几种修正外贸依存度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最后得出了我国实际外贸依存度并不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分析了近年外贸依存度的发展情况,阐述外贸依存度对经济的影响,着重从外贸依存度对经济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外贸依存度又称外贸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国际贸易中通常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及该国加入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在上升,1978年为10%,80年代约20%,90年代为40%左右,2001年为43.3%,2005年为62%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太高,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一些新兴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外贸依存度也在不断上升。如何认识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提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