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等海洋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位现象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同样适用于人类,以及教育系统。本文运用生态位理论分析了当前高等海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涉海高校的生态位内涵和属性,构建了涉海高校的环境适应度模型,以期在高等海洋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帮助涉海高校正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为高等海洋教育的发展定位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
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计算五莲山休闲旅游产品生态位的重叠度,用生态位宽度概念分析休闲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宽度和五莲山休闲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建议优化休闲旅游产品结构,扩宽休闲旅游产品生态位宽度,关注休闲旅游产品生态位变动,错位开发休闲旅游产品,重视休闲旅游产品品牌化,满足游客新需求,应对产品生态位竞争。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于城郊游憩的需求也在快速发展,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运用生态位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环城游憩带的发展规划提供合理建议。[方法]生态位理论作为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为此,文章尝试利用生态位维度、生态位重叠等测度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对策。[结果](1)依据生态位维度和哈尔滨特殊的季节性旅游特点,可以将哈尔滨夏季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划分为近郊、远郊游憩带两大圈层,阿城、宾县、尚志、五常四大旅游带;冬季环城游憩带空间划分为市区、近郊、远郊三大滑雪游憩带。(2)对选取的景区进行生态位测定,依据测定结果和相关公式计算各景区间生态位重叠。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区夏季景区空间布局在近郊圈层阿城区、宾县两大近郊区域内景区密度较大,景区间竞争关系激烈;冬季景区圈层内部竞争较为激烈,尤其以远郊最为显著。(3)针对分析结果,该文从生态位分离、降低生态位重叠度和增加生态位宽度3个角度提出了环城游憩带建设的优化建议。[结论]研究结果和现实吻合,说明哈尔滨环城游憩带内各景区竞争激烈,应进一步优化。通过分析过程和结果说明了生态位理论对旅游区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指导环城游憩带空间布局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农业产业链优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当农业信息生态处于失衡状态时,农业产业的价值增值效率就会受损,文章应用信息生态理论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整合与提升,由此探索现代农业产业链的优化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该文以点、线、面的逻辑递进思路,从信息生态位视角研究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的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从信息生态链视角分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流转映射出的物和资金的运转问题;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剖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资源、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3个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1)农业产业链的横向与纵向延伸是实现其优化的基本路径,合理布局和增加其中的信息生态位,可有效提升产业链的优化效率;(2)农业产业链中各环节的有机整合是提升其价值增值的关键举措,而基于信息生态链监控下的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协同则成为必然选择;(3)实现农业产业链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其优化的终极目标,从信息生态系统的高度统筹规划产业链发展是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结论]对柑橘产业链的实证研究表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为运用信息生态理论优化农业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构建相应的产业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对提升产业竞争协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无论在宏观政策制订和微观产业指导中都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林业生态效益评估对于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能充分反映林业生态建设的潜在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完善;二是能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的社会经济发展观,推动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三是能推动林业生态效益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实现林业产业化发展。由王照平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区域林业生态效益评估理论与实践》一书,结合林业资产核算原理,系统梳理中国林业生态效益评估体系发展历程,并且基于发展现状,提出科学的优化措施,为林业生态效益量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会计学原理》课程属于会计类、经管类等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但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普通本科高校与应用型本科在对此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学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几乎没有区别。故此本文将对应用型本科"会计学原理"课程建设思路进行探析。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思路及具体的操作实施做了详尽阐述,以期对其他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霖等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2):102-103
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沙盘模拟课程教学应用情况,将沙盘模拟课程推广应用到优化大学生创业能力上,实现大学生所学理论到技能的转化,培养他们运用知识能力、管理能力、协作与沟通能力及永不放弃的精神,提升学生融入社会、面对竞争压力的信心,从而提高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把握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不仅是促进区域农产品富有竞争力的积极方法,也是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做法。[方法]文章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了以区域为评价主体的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从两个层面对浙江省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进行研究。在纵向层面上,测算了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宽度,对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状态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在横向层面上,测算了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对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合作程度进行了评价与区分。最后整合运用生态位协同、生态位扩充等理论,提出浙江省各地级市提升农产品质量竞争力发展策略。[结果]通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宽度研究发现,杭州和宁波的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较强,其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103 6和0.103 2,而丽水和舟山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相对居后,其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079 0和0.075 6;通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研究发现,可将全省划分为西北平原区域、东南部沿海区域和西南部山地区域等3个区域,各区域内部地级市可通过协同合作提升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结论]根据各地级市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差异,应采取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协同、生态位分离的策略,从而因地制宜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给高校教学带来了深刻影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更加多样,教师的教学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对目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缺乏"充电"、实践教学薄弱、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从转变课程建设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水电站生态经济运行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经济准则和生态准则相结合的水电站经济运行理论,即生态经济运行理论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该理论是针对已建成运行的水电站在保障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实现水电站运行经济效益最优化的理论及方法。分析了水电开发给河流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的重要影响;给出河流不同类型河段生态需水量的确定方法,以及作为约束条件的控制断面年内各时段生态需水流量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满足水电站下游河段控制断面生态需水流量、水库安全与可靠性等约束条件的水电站生态经济优化运行模式,采用数学规划方法求解可获得全年发电效益期望值最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变化是土地利用类型从低生态位层次向高生态位转变的自组织行为。对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生态位进行控制与协调,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态位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的强度。通过对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相关分析,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良 《农村经济》2007,(9):104-106
本文论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生态经济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以及区别与联系,并指出生态经济就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要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农业生物之间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的原理,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节约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同时,还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展望进行了论述,为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借鉴生态学中生物种群的生态位理论,提出了土地生态元和土地生态位的概念,阐述了土地生态位的特征及其演替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以测度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态势、方向和速度的数学模型--土地利用数量生态位(宽度)及其扩充压缩度模型.运用生态位数学测度模型,对九原区1985、1991、1996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缺乏多样性,主要类型为牧草地和耕地;牧草地与林地生态位差别很大,且扩充与压缩的速度越来越大,两者利用比例严重失调.同时,探讨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国土资源综合评价的几个基本理论作了探讨。提出国土资源综合评价的理论主要有:现代系统论、比较优势原理、区位论、生态经济理论。并对上述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阐述,以便为国土资源综合评价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为深化国土规划服务。  相似文献   

15.
探究式教学又称研究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课程原理及结论。本文采用实验法,研究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ERP模拟实训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将其应用到高校财会专业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和会计实际工作相衔接。本文侧重于探讨如何优化高校财会专业ERP实训课程,以及对进一步深化推进ERP实训教学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重要环节,因此课程教学应当理论和实践并重,加强实验环节建设,同时在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根据培养对象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全方位改革和设计,这样才能保障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到来,科学技术得到了飞快发展,有效推动了云计算和大数据优化和创新,同时也为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高校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通过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希望在"互联网+"框架下,更好地实现财务会计流程智能教育模式的改革,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及应用性较强的特点,以培养学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践能力为导向,分析该课程在课堂理论教学和专题案例教学以及课后综合性实践教学等环节中存在的现状问题,重点从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更新、专题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和具体操作以及课后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等方面,提出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合理建议,以期为教学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充分立足关系国家根本的重大行业领域,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发挥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前沿阵地优势等方面扮演着高等教育体系中创新型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角色。加快推进农林经济管理类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在把握课程思政建设聚焦高校育人的价值本源,寻求体现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必然性要求的基本思路,解构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剖析课程思政“主体逻辑、要素逻辑、方法逻辑”形成的三重逻辑体系,以此进一步有效探究农林经济管理类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