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国园区经济为考察对象,总结制度创新和改革的园区经验,前瞻其未来探索和改善的可能方向,观照"创新驱动"的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2.
县城园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制度创新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应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中国的改革已进入以宏观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的新时期,因而,当前县域园区经济应着力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县域园区经济是县域经济模式的创新,县域园区经济发展,有待于县域园区经济制度的创新。本文就构建区域化的园区规划机制、聚集化的产业发展机制、带动化的项目建设机制、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社会化的园区管理体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县域园区经济是县域经济模式的创新,县域园区经济发展,有待于县域园区经济制度的创新.本文就构建区域化的园区规划机制、聚集化的产业发展机制、带动化的项目建设机制、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社会化的园区管理体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县域园区经济是县域经济模式的创新,县域园区经济发展,有待于县域园区经济制度的创新。本文就构建区域化的园区规划机制、聚集化的产业发展机制.带动化的项目建设机制、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社会化的园区管理体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徐维祥  方亮 《经济地理》2015,35(2):30-36
通过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华东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创新驱动和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高新技术园区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影响变量,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是,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又与创新要素集聚状况、组织学习状况以及区域的经济环境状况等区域条件有关,创新要素集聚度较高、学习水平较高、经济环境较好的区域或园区更有利于发挥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新区作为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类政策工具,受到决策者青睐。国家高新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乃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已获得各界共识,但关于其对企业创新发展绩效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以上海张江示范区为例,按照园区注册企业是否在园区内经营进行分类,从企业和园区两个层面选取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张江示范区发展存在着只有"高新"而没有"园区"的情况,是否在园区内经营对企业创新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园区经营企业甚至在新产品方面表现更逊,企业创新显著受到园区创新政策的影响。国家高新区在发挥优惠政策激励的同时,更需要聚焦于科技成果转化,不断优化创业孵化链条、提升研究机构对区域创新的贡献度、加强园区产学研合作紧密度、建立科学的高新区考评机制,以引导园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准确把握创新型园区创建的进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对策和建议。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创新型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依据科技部提出的《创新型园区建设指南》建立了包括创新体系、创新要素聚集、创新效益、创新效率、园区总量指标在内的5个方面35个创新型园区的评价指标,并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文章最后建议,为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应该加强三方面工作即:吸引科学领军型人才加速园区创新实践有重大突破、激发园区创新活力、建立跨区域知识创新平台加速知识共享和知识资本增值。  相似文献   

9.
陈敏 《经济师》2012,(8):195-196
太原高新区作为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创新人才问题已成为园区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对园区人才的基本状况分析,提出了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和加强员工培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人才建设,实现企业和园区"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是发展中国实体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之一,而促进制造业创新则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手段。本文整合了2005—2016年“地级市—行业”面板数据,以工业机器人产业园设立为拟自然实验,探究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这一关键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产业园的建立带动了制造业创新规模和创新质量的提升,自动化程度较高和技术复杂度较高的行业享受了较多政策红利。机制探讨表明,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发挥创新驱动效应的关键在于园区扮演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角色,激发了园区内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有助于科研成果与实体产业的有机融合。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厚的金融服务和人才引进政策有利于政策的创新驱动效应发挥。本文的发现总结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中国经验,为中国通过实施区位导向型产业政策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提供了学理依据和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园区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并解读了"区域创新集群"概念,将其创新体系分为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和社会创新3个层次。其中,企业创新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创新;产业创新的本质是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而社会创新则是融合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和创新设施的宏观生活方式,在这种创新创业型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集群创新效率得以最大化。协同和共享是区域创新集群的重要特征。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区域创新集群因其高创新效率而具有应对外界冲击的自我修复性。论证了区域创新集群的可复制性,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实践,对区域创新集群的体系重构和推广提出了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新区的园区文化是处于中观层面的产业文化形态,既区别又包含于宏观经济社会文化总体,又不同并涵盖了微观企业文化个体。其核心是体现一种基于制度创新导向和"政府+市场"模式下有效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创新紧密结合的精神特质和文化表征,以及满足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硬件文化与软件文化、产业多元性文化与企业个性文化的一致性表达和整体传播。在对国内典型高新区园区文化特征进行比较与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完整的中国高新区园区文化体系建设框架,其内涵包括园区制度文化、园区精神文化、园区形象文化、园区展示文化、园区行为文化、园区创新文化、园区产业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3.
王宇婷  易加斌 《技术经济》2023,42(10):81-93
以社会网络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研究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企业网络嵌入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嵌入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企业开放式创新。机制分析表明,网络嵌入通过影响数字化能力进而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企业开放式创新水平。进一步讨论发现,网络嵌入的子维度关系性网络嵌入对数字化能力的三个子维度数字感知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嵌入的子维度结构性网络嵌入对数字化能力的子维度数字感知能力和数字化运营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数字资源整合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对于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构建协同共生网络生态,提高园区企业网络嵌入程度,进而培育和构建数字化能力,提高区域开放式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经济地理》2021,41(3):16-27
城市创新地理主要研究城市创新的发生以及发展的机制与空间规律。近年来,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研究取得多方面的进展:(1)在西方创业城市化、高科技城市化等概念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创新空间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城市现代发展与景观更具解释力的基于创新的城市化(innovation-based urbanization)等概念;(2)研究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的空间规律,对不同尺度的城市创新空间如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城区等的创新生态以及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独特性进行分析;(3)对传统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空间重构进行分析,发现并证实中央智力区、创新城区已在中国城市中出现,并指出"创新流"对城市空间可能产生的影响;(4)揭示中国城市创新体系的时空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城市创新的联系特征;(5)结合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创意职能,对中国城市创新职能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然而,当今世界复杂多变,且中国各城市创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创新地理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如城市创新形成的机理、城市创新创业的个性特征、中央智力区的形成机制、城市创新联系与职能的研究方法等。因此,未来中国城市创新地理亟需探索多尺度的中国城市创新机理和中国城市创新生态的理论及独特性;进一步研究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空间结构及重构规律;城市创新创意职能理论及与城市规划关系,以及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等,以建立完善的中国城市创新地理理论体系,推动中国城市创新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超越边界:硅谷园区开放式发展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园区的发展受到空间边界、人才边界、创新系统边界乃至职能边界的多重制约。硅谷的"外引型"人才战略、"开放式创新"实践以及"多样化社区"发展趋势,则体现出对园区"边界"的成功超越,同时,也为我国园区克服"边界"困境,实现跨边界发展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广东经济转型与高新区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高新区还必须在创新环境的综合性上进一步全面发展,嬗变为一个功能齐全的新一代复合型园区,从而引导形成创新经济产生和运转的长效机制,逐步促进自主性的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壮大,以自主创新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广东经济的转型起到先锋和示范的作用,最终引领广东经济从广东制造迈向广东创造。  相似文献   

17.
产业园区是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主战场”,结合企业需求和产业特点,优化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可助力园区企业实现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度持续提升。本文结合产业园区的特点,对科技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做出简单概括,同时明确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望为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指导,打造现代化高质量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8.
在创新驱动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街区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体系中创新功能的重要载体。在对创新街区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将我国创新街区总结为中心市区桥梁纽带型、水岸"工业锈带"改造型和远郊高教园区城市化覆盖型3种模式,并结合3个典型案例解析创新街区构建模式。最后,提出创新街区建设要重视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创新人才吸引渠道应多样化并发挥支柱核心性创新机构引领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延荣 《技术经济》2004,23(10):24-26
<正>一、高新技术园区的文化创新战略的基本内涵 1、文化创新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我国高新技术园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以创新为主旋律的 创新文化,但从世界高新技术园区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创建具有我国高技术园区特色的创新文化和创业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是近年来理论与实践界亟待解决的难题,前不久在武汉市举行的"创新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学术研讨会在如下方面取得了共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创新的理论与创新的实践;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从不同角度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