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经济发展动能依靠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阶段,制度基础是否为新动能提供了有效激励?基于2009—2016年中国内地省际数据,采用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市场化、政府创新扶持、技术市场发育、金融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5个制度因素对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①市场和政府对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作用并不是非此即彼,加速市场化进程和加大政府创新扶持均会产生显著促进作用;②促进技术市场发育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③以贷款余额表示的金融发展并未对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性影响,表明存在金融错配,金融资本并未有效进入创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清海 《当代经济科学》1995,17(1):73-77,67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调整蒋清海一、非正常趋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中的主要弊端以寻求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形成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以中央向地方和企业放权让利、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灶吃饭”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地方政府作为区域调控主体...  相似文献   

3.
运用价值链、产业链理论思想,提出论证了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三条路径:基于技术轨道、基于市场轨道、全产业链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并比较不同路径间的差异性及适用条件,为我国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创新赶超,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因而理论界也较多地聚焦于研究和批评产业结构趋同的负面效应,然而产业结构趋同在一定限度内是合理的、必然的.本文研究了产业结构趋同的合理性,界定了合理性产业结构趋同的概念,提出了判断产业结构趋同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理论层面上,引入了冰山运输成本,探究运输成本是否影响产业结构趋同的发展;从实证层面上,更新了2005-2013年全国省份(直辖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对比情况,判断了近几年来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并基于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产要素能够在同一市场中自由流通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行政地区垄断无疑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地区垄断总是与地方政府的利益联系着,产业结构趋同迫使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最大化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趋同能够催生出行政地区垄断。同时由于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对行政地区垄断的打击力度相对不足,在客观上纵容了行政地区垄断。解决产业结构趋同背景下的行政地区垄断之道是创新法律制度,即建立诱导地方政府发展地方优势产业的克拉克机制和加强打击行政地区垄断的省际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举  范合君 《当代财经》2008,(1):85-89,101
历史上我国各个省份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传统产业结构出现了趋同.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结构趋同现象.但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不同.本文从政治晋升的角度,用博弈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地区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经济机理分析,指出在政治晋升的驱动下,传统产业在地区间的分工协调会出现失灵,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很难纠正;新兴产业由于存在模仿的后发优势,各地会一哄而上,导致新兴产业的趋同.但是产业结构趋同也并不是没有好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碳排放驱动因素作用力强度进行动态分解,结果发现,时间维度上,经济效应、能源规模效应、人口效应和技术效应呈现不规则交替状态,驱动碳排放作用力排序和当年我国经济驱动产业趋同;在空间维度上,经济重心向西部方向转移过程中伴随碳排放同方向的移动,经济效应驱动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人口因素并没有向西转移的痕迹,尽管国家支持西部能源产业技术的提高,但技术因素对减排的作用依然在东部地区。最后,针对文中碳排放驱动因素主要是经济效应和能源规模效应的结论,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可实现经济增长和碳减排双赢目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尚属空白。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既具有和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同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独特属性。本文首先介绍了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特点,然后提出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两个独特属性:行动的自主性和责任的自觉性,结构的重构性和责任的系统性。在对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社会责任对驱动市场型企业创新的驱动机制,并提出把道德嵌入驱动市场型企业的创新决策。  相似文献   

9.
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本文旨在考察地区政府保护对地方产业结构的作用,对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提出理论模型,在一个厂商投资行为模型中,从改变地区间贸易成本和政府直接投资两个方面引入地方政府行为变量,讨论政府行为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贸易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而政府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确定,在一定情况下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化。这些结论在随后进行的对中国近年地区和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趋势分析发现样本年间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全国平均水平在逐年增大。而以地区为着眼点的计量回归分析则发现,在控制了运输条件、地区资源差异和产业结构等历史因素之后,政府变量对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变化有显著影响。政府设置贸易壁垒增加地区间贸易成本,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政府的投资行为则在整体上促进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化。  相似文献   

10.
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内在机理及其治理对策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不同于经济资源性产业结构趋同,它是由于现行制度缺陷原因而非经济资源禀赋因素造成的.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行政绩效考核机制与金字塔式政治晋升模式、市场机制、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等制度性因素及其对区域产业分工的影响,得出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产生的内在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转变政治晋升观念,加强区域地方政府合作、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区域产业分工、产业协同推进”的产业定位,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化产业分工体系等对策路径来有效规避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转换长期受学术界关注,在产业结构转换的现实表现及其理论解释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依然存在着争论和分歧。本文首先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维度归纳了驱动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需求侧驱动强调消费结构变化、需求收入弹性和消费外部性等引致的收入效应会驱动产业结构转换,供给侧驱动强调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引发的替代效应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转换。进一步地,本文系统考察了产业结构转换的动态过程和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转换的国际关联与国际差异,并归纳了产业结构转换的测度方法。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评价产业结构转换研究的关键问题、寻求理论模型拓展的未来方向、探讨产业结构转换的多重驱动机制、深化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等提供了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各区域产业结构活动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内构成该体系的各子系(即各部门)的构成形式、比例以及各子系间所处地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趋于相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有特指,主要是指各地区工业结构变化中存在的趋同现象。并非指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趋同,也不是指地区工农结构或轻重工业结构的趋同。本文探讨的主要是由于地方利益、宏观调控不力等非市场原因形成的、抵消了宏观效益的产业结构趋  相似文献   

13.
当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产能过剩和供需错配、产业结构调整中创新驱动不足及产业结构调整软环境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在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方面发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特大都市圈产业结构趋同的FUZZY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产业结构是某地区各产业生产能力的配置构成的方式。以往采用不同指标对产业结构趋同化加以分析,做出的判断有较大差异。而比较优势原理和分工理论才是判断地区产业结构是否趋同的根本依据。分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必须首先分析资源状况,在判断资源状况是否相似的基础上再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趋同。文章通过引进模糊数学的聚类分析方法,对东部三大都市圈的资源状况和产业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用科学而直观的方法得出了中国东部特大都市圈产业结构趋同的结论,并分析了产业结构趋同的形成原因,同时指出只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性,才能使地区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胡冰 《当代经济》2018,(12):89-91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探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采用199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结合河南创新驱动发展及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问题,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讨论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以科技创新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在梯度转移中调整产业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不合理自80年代初就引起经济学界、实业界和政府的重视,政府也多次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但实际收效不明显。地方政府和企业都从自身的近期利益出发,难以看到结构问题的严重性,致使我国目前各地区重复建设难以遏制,产业结构老化、高新技术所占比重偏低、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近年来,随着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供大于  相似文献   

17.
赵昕  郭晶 《海洋经济》2011,(2):32-38
基于科技发展水平是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核心要素的客观现实。首先对科技水平驱动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进行分析,进而利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的科技驱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科技水平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演进在长期和短期均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驱动效...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31个省份为例,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剖析龙头企业、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和城镇化6个影响因素通过交互作用对数字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归纳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模式,并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替代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单一因素不能构成数字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数字经济发展驱动模式可概括为龙头企业引领型、政府主导型、产业推动型、龙头企业引领下的产业推动型、政府主导下的龙头企业引领型、政府主导与龙头企业引领下的产业推动型6种驱动模式;在一定情形下,“经济基础”与“城镇化+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城镇化”“经济基础”与“产业结构+城镇化+人力资本”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研究结果为揭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模式和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姜睿 《经济师》2006,(9):97-97,9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拉动力则越来越大。东道国的产业结构政策作为一种制度因素,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绩效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将国际上存在的产业结构政策概括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性以及计划型三种模式,分别探讨了东道国的三种产业结构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7,(8):33-48
本文在理论阐述政府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依赖条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产业政策对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程度及机制。本文创新地利用产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对产业政策予以定量识别,结合省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中的驱动作用,并考察产业政策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协同互补效应以及政府能力在产业政策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显著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进作用高度依赖于地方市场化程度;产业政策对结构优化升级的推进作用还取决于地方政府能力。上述发现表明,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中国的各级政府能够发挥发展型政府角色,在顺应市场深化和机制完善的基础上,借助政府能力与政策工具,合理制定和推行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