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改清 《山西农经》2014,(1):106-107
沁县是山西省谷子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之一,是"中国小米之乡",2012年我县成功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目前已有四万亩有机基地获得国家认证,这标志着有机产业已步入快车道。沁州黄谷子种植作为我县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有机标准化种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原名山西省沁县沁州黄小米开发服务中心),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为集团的核心公司,下设5个控股子公司和2个联合公司,是以沁州黄小米为主导产品,集良种繁育、科研示范、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3.
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话:“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里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沁州黄不仅形体金黄,味道香美,而且营养丰富,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它所含的脂肪量、蛋白质、可溶性糖类的含量,都高于普通小米。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经济》2017,(10):55-56
正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沁州黄小米为基础产业,以小米深加工产品为主导方向,集良种繁育、基地种植、科研开发、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山西省优势农产品谷子基地示范企业,全国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实施单位。集团下设5个控股子公司,主要产品有绿色、有机"沁州"牌沁州黄小米、谷之爱婴幼儿营养小米粉和三甄谷味杂粮三大系列产品。一、强化沁州黄种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沁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北部,现辖7个乡,6个镇,306个行政村,1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4万人。全县耕地面积50万亩,在农业生产中,沁县因地制宜,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规模化、标准化目标,抓重点、抓特色、壮基础、强龙头,逐步形成了玉米、沁州黄谷子、蔬菜、肉牛育肥、沁州鱼养殖等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  相似文献   

6.
章丘市利用通过国家级认定4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优势,实施4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项目。由章丘市农业局负责优质专用小麦供应种子、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宣传、培训与推广.章丘市粮食局负责组织有关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并做到优价,初步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4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格局。目前市粮食局已组织山东荣元粮油有限公司等多家粮食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上海农村经济》2010,(7):45-45
葡萄种植是巴城镇传统农业种植中的强项,已有30年的种植历史。围绕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要求,2006年10月,巴城镇在原有种植葡萄1500亩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万亩葡萄基地,计划建成十个葡萄特色基地,引进、培育百只品种,带动千家农户,建成万亩规模。基地以优质葡萄种植及休闲观光农业为主,进行集约化、设施化生产,采取“龙头组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是打好“基地”牌。今年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集中各种农业资金与龙头企业联合,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覆盖畜牧、渔业、粮食、林果等领域面积达23万亩的农业产业化基地26个。二是打好“超市”牌。瞄准城市居民生活需求,以“绿色食品进城”为突破口,加大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目前已有宁富系列小包装等16个优质农产品投放超市销售。三是打好“窗口”牌。发挥良好区位、环境优势,构建农产品“绿色通道”,开通4个县级信息网站和3个乡镇信息网站广泛发布农产品信息,在外地设立20个直销窗口,发展民间流通组织36个。  相似文献   

9.
罗平县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是云南的东大门。全县总人口5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6万人,占92%。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几年来,县委政府进一步确立了“农业抓产业,产业抓龙头,龙头带农户”的发展思路,先后引进培育了罗平活畜批发调运公司、鑫鑫肉联分割厂、标准化生猪示范基地、金龙肉牛养殖场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一个“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公司+基地+农户”的畜牧产业链。2004年畜牧业产值实现45037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玛咖种植业和高原特色牧业,并创建了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据介绍,目前丽江市已种植玛咖2万多亩,亩产值达6000多元:优质羊年出栏达到60万只以上。  相似文献   

11.
《粮食问题研究》2006,(2):F0002-F0002
四川省和久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农(牧)业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科研、贸易于一体的科技型民营企业,总资产9000万元,员工215人,是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采取公司+农户+协会模式,在宜宾农村建有25万亩优质专用粮食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个优质稻和无公害畜牧生产科技园,带动和联结4万农户,每年助农增收16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2.
一是打好“基地”牌。今年来,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集中各种农业资金与龙头企业联合,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覆盖畜牧、渔业、粮食、林果等领域面积达23万亩的农业产业化基地26个。二是打好“超市”牌。瞄准城市居民生活需求,以“绿色食品进城”为突破口,加大特色农  相似文献   

13.
"金珠不换沁州黄,植物蛋白谷之爱"。农交会3号馆山西展区,长治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经理王蓉正向客商推介公司今年新开发出的婴幼儿营养小米粉"谷之爱"。"谷之爱"的成功问世,不仅填补了小米在我国婴童食品市场的空白,而且引领全国小米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实现了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省彭州市丽春镇建立总规模10000亩的种植和生产基地的四川一胜肴食品有限公司,现已完成5186亩的生态辣椒种植基地(其中186亩为辣椒种植科技核心示范区)和占地50亩的产品加工基地。该公司实行“公司+基地+科研+农户+合作社+市场”的现代农业发展经营模式,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淳安县许源林场通过“建好一个基地、打造一个品牌、联动一方农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带动全县新发展“长林系列”良种油茶基地5000余亩,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2万余亩,油茶亩均产量和产值都比5年前翻了一番,走出了一条山区油茶种植科学化、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市场化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6.
《齐鲁粮食》2009,(5):46-46
日前.山东荣成20万亩大花生基地顺利通过检查验收,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至此,威海市通过国家正式认定的花生标准化基地总面积已达到50.7万亩。占该市花生常年播种总面积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一、“吉阳大蒜协会”的发展概况吉阳大蒜是湖北省广水市的一项传统外向型创汇农业项目,产品享誉海内外。近年来,该地区以太平乡、应山办事处、十里乡、广水镇等乡镇、办事处为中心,已经建立起优质吉阳大蒜生产基地6万多亩,围绕大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提到吉阳大蒜,就不得不提“吉阳大蒜协会”,当地正是以“吉阳大蒜协会”为纽带,按照“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把大蒜产业化搞得有声有色。“吉阳大蒜协会”是由当地农民自主参与形成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由民主选举的乡干部任会长、经纪人,由种植和销售大蒜的…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建湖县九龙口园艺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在董事长叶依斌的带领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强化科技创新,不断做大生产基地,做强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在建湖大地上催生一个花卉苗木产业.目前,项目区已开发种植面积9000多亩,培育种植各类常绿、落叶、彩色和耐盐碱树种60多个,拥有以竹柳、美国红枫、日本樱花、红叶石楠、加拿大紫荆、黄山栾树等为主导产品的苗木8000多万株。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济南市平阴县抓住国家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良好机遇,以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监测认证和品牌申报为重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方向,培植壮大优势传统产业,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基地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走出了一条以标准化带动市场化、以市场化带动产业化的农业发展新路子。截止目前,全县制定19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技术规程和2项企业标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到38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0.8万亩.  相似文献   

20.
《江苏农村经济》2007,(11):78-78
吴江万顷太湖蟹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养殖、加工、出口于一体的综合性外向型龙头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壮大。公司拥有总资产1270万元,太湖养殖基地3200亩,扣蟹培育基地100亩。通过“公司+基地+渔户”的运作模式,公司直接连结湖区渔户1000户,间接带动湖区渔户500户,水面面积达到8500亩,年销“万顷”牌太湖蟹320吨,可供出口150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