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海霞  刘畅 《城市问题》2022,(12):42-54
在相关概念阐释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与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的逻辑关系,确立由“本底评价—保护规划编制—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建设规划设计”组成的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基本流程。构建陕西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了陕西大遗址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运用目标规划思想,构建大遗址特色文化空间目标体系和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空间规划模式的目标决策分析模型,并以杜陵遗址为例,分析了其基本概况与保护利用情况,对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问题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基于“三生”空间的规划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受遗产资源保护的土地用途限制,城郊区大遗址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大遗址区内外的经济分化以遗址保护区区划界限为壑,形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城乡交错区的大遗址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等建设用地需求增长迅速,大遗址保护用地流转为非农用地的趋势明显.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区的土地制度、政府规制和组织管理体制的分析,剖析了城郊区大遗址区保护用地流转存在的制度因素,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大遗址区治理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大遗址保护规划在大遗址保护整体工作中属关键性环节。针对当下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和大遗址本体研究缺乏联系,大遗址保护规划标准体系与专项规范难于建立的现实,基于大遗址的特性分析,对大遗址保护及其规划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遗址保护研究中民生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居民和遗址的关系切入,将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的民生问题研究划分为"居民与大遗址彼此制约"和"居民与大遗址相互协同"两个阶段。从居民破坏、居民贫困、居民搬迁安置、居民发展、居民参与等方面,对我国大遗址保护与利用中的民生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专项综述与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从研究的理论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和提升空间,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大遗址是指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城乡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博弈。通过对大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协同的研究现状梳理和凤翔县城乡发展对雍城遗址保护的影响分析,揭示了从城市总体规划层面进行"遗址关怀"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宝鸡市凤翔县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实践,介绍了城市总体规划在雍城遗址保护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国从1996年至2014年间大遗址旅游方面的论文,认为研究方法以概念性、描述性方法为主研究区域以豫、陕、川地区为重点。并从大遗址旅游资源及开发、大遗址旅游规划及产品研究、大遗址旅游影响研究、大遗址旅游管理等方面对大遗址旅游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我国大遗址旅游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前提,更是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支撑.然而在一些大道址区域,考古工作及其研究成果揭示的渐进性与长期性决定了大遗址保护内容的不确定性与动态性,进而也严重影响着传统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据此,本研究在分析雍城遗址考古工作现状与不足及其对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针对雍城遗址现有遗址信息不确定,保护对象动态变化的窘况,基于弹性规划思路,从保护区划、遗址展示规划、考古工作规划等专项提出了遗址保护规划的弹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首先简要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城市大遗址可持续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及城市大遗址土地利用规划的双目标性,然后着重论述从城市大遗址区土地目标规划、保护区划与功能规划、结构规划三步构建城市大遗址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最后,认为通过对大遗址土地持续利用管理的五点要求以及城市大遗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本目标相整合,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城市大遗址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潮商》2015,(1):90-90
在揭阳,大脊岭抗日战场曾作为长达三年的抗日战争阵地战,超过2200名将士扼守国土阵亡埋葬在当地。2013年12月揭阳关爱抗战老兵志愿队联合潮汕梅四市志愿者来到大脊岭,为2200位抗日将士墓修整墓地、拜祭烈士,之后受到媒体关注,民政部长亲临大脊岭视察,现在大脊岭抗战遗址得到较好的修缮保护。  相似文献   

10.
名城城郊型大遗址是指与名城建成区有一定距离的大遗址.这些大遗址的内涵是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的名城保护规划,因为大遗址位于城区保护范围之外,一般是将大遗址单独列出,作为一个点进行保护,对其与城市的相关关系研究与复杂程度重视不够.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区不断扩大的时期,大遗址的保护与城市的发展往往形成相当的矛盾,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通过成阳西汉帝陵群保护的实例,探讨这一类型保护规划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军民  刘慧慧  薛立尧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3):中插1-中插5
大遗址空间是遗存本体、周边环境以及在此世代生活的人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人文复合系统.加强大遗址空间管控是落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关键内容,也是坚定文化自信、保障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多规合一"已成必然趋势的时代背景中,大遗址空间管控"交叉重叠冲突"的既定现实与国土空间规划"不交...  相似文献   

12.
王青岚  安磊 《城市发展研究》2022,(7):117-127+2+37
城市叠压型大遗址的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点与难题,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统筹协调难度大,如何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是制定有效保护策略的关键。以郑韩故城保护规划修编为例,从城市发展与空间演变的脉络入手,解析郑韩故城与新郑市相互冲突、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引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创新性的使用量化分析的方法深刻剖析两者的矛盾关键点,进而重新认知两者的关系,科学指导保护策略的制定。本研究中提出的数据量化分析方法,以及为保护规划创建的智能分析平台,对我国其他叠压型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提升遗址保护规划的科学化、智能化与专业化水平,对遗址保护融入国土空间规划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保护与遗址地居民发展之间存在明显博弈.以“居民问题较为突出的汉长安城遗址”为例,结合近期现场观察和居民问卷调查,对居民融入汉长安城遗址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差异问题进行了探析,结果揭示居民难于融入遗址的原因不仅包括两者间彼此的排斥力,也缘于城市发展对两者相互作用的外部引力.在此基础上,突破过往汉长安城民生研究局限于关注居民与遗址二元关系的束缚,从城市、遗址、居民三个维度展开居民融入汉长安城遗址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4.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作为中国大遗址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长年来一直存在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双输局面;其保护规划更缘于文物部门与地方政府在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居民搬迁等区域利益上的分歧而面临"编制难、审批难、实施更难"的窘况。在此背景下,新近编制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为指针,在规划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内容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与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明显博弈.作为中国大遗址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长年来一直存在着“保护限制发展,发展破坏保护”的双输局面;其保护规划更缘于文物部门与地方政府在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居民搬迁等区域利益上的分歧而面临“编制难、审批难、实施更难”的窘况.在此背景下,新近编制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为指针,在规划技术路线、规划目标与原则、规划内容上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大遗址所在区域往往人居环境脏乱,通过城市更新生产新的空间,既要关注其物质环境的改善效果,更要分析其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化现象、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以及空间生产中社会关系的重建等问题。大明宫遗址区域城市更新是在政府、资本与文化的共同推动下完成的,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调整了地方政府之间以及遗址区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空间正义以优化空间生产。  相似文献   

17.
徐皎皎 《企业导报》2011,(18):230-231
本文对扬州革命遗址现状作了系统的分析总结,针对扬州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的疏漏和不足,提出解决对策,从而在今后古城扬州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能将经济建设和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有机结合,使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不单局限于单纯的社会文化意义层面之上,而是融合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之中,使扬州的革命遗址以其独特的方式和自身的文化优势在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可为其他城市的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提供一些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遗址类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类型,在文化宣传、文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调研山西省遗址类博物馆在旅游营销策略运用中的现状,从产品、价格、渠道、传播策略4个方面提出遗址类博物馆营销策略的创新路径,构建山西遗址类博物馆的旅游营销策略,为山西遗址类博物馆营销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意见,以实现遗址类博物馆的良好运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曹操墓的挖掘,曹操墓的旅游开发就已经火热。笔者从遗址旅游的现状出发,通过对遗址旅游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曹操墓旅游开发的对策。使曹操墓的旅游开发不再沦为遗址旅游新的牺牲品,真正开发成为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和旅游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推动安阳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泽强  刘燕 《价值工程》2015,(20):45-47
对于我国现存的历史遗址而言,当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即是机遇也是挑战。遗址保护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对"一心两翼三圈六区"这一模式的进一步研究,认为必须将之前遗址保护与城市化发展相隔离的"圈地保护"做法,转变为将遗址保护成城市中的遗址,成为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历史遗址。主要方法为根据遗址区的特点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建立核心保护区、商业区、安置区等分区,使遗址成为城市的一个功能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